深度学习:提升基于学案的阅读教学品质

时间:2022-09-19 09:31:24

深度学习:提升基于学案的阅读教学品质

当下不少学校在推行“学案导学”的阅读教学模式,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前学案内容复杂,加重了学生的预习负担;二是学案问题设计照搬教参,学生预习时大都将文本放在一边,直接抄录教材解析答案;三是课堂活动方式单一,阅读教学的立体对话过程简化为师生校对答案的过程;四是机械训练过多,工具性异化,人文性淡化,脱离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强调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阅读教学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特点,符合阅读教学规律,才能开展深度学习,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一、学案设计,与文本深入对话,追求生命在场的阅读

1.学案不等于习题集,要让学生走进文本

不少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大都将问题逐一罗列,学生完成学案的过程变成回答习题的过程,许多学生甚至连文本都不能通读一篇,便对照教材辅读材料照抄一遍。阅读文本的过程变成了阅读教参的过程,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无益于阅读素养的提升。

学案设计必须突出语文本位,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强化语言和思维训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学会正确地理解和得体地表达,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如《幽径悲剧》学案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①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悲剧。

②仔细阅读课文,思考活着的古藤萝美在何处?请圈画出描写古藤萝之美的语句。

③请找出表现古藤萝被毁后惨状的词句,作简要分析。

④对于古藤萝之死季羡林先生的感情如何?找出抒发作者情感的语句加以体会。

上述问题紧扣文本,由文本整体感知到文本细读,从语言品味到主旨探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利用学案,先研读文本独立自学,同时记下自学过程中的困惑与疑难;继而在小组内开展讨论,个别问题在组内解决,较普遍的问题全组共同研讨解决。阅读如登山探险,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只有深入文本的思维活动,才会有思维的碰撞,精彩的对话,独特的发现。

2.学案不等于教案,要引领学生自主阅读

学案设计必须依托文本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因此,不仅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还要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学案栏目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助学链接”)、“预习导航”、“课堂探究”、“课堂检测”等。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不同课型的学案应该有各自的个性要求,但都应贯彻“明晰学习路径”这一原则。如,在学习新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一课时,就“浏览标题法”作学法提示:

题目是新闻的眼睛,新闻的标题有正题、引题(在正题之上)、副题(在正题之下),要求用极简洁的文字概括消息的最主要的事实,或揭示消息的主题,浏览标题即可了解新闻主要信息。

在学习《录音新闻》时学案向学生介绍了“想象读书法”:

在读书时我们根据文字的描述,运用我们头脑里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阅读录音新闻时,我们不妨以时间为顺序,根据广播稿正文和括号里的录音内容的说明,依次想象不同的空间场景,这样整个发射过程如在眼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具体的阅读方法指点,学生借助学案并依托教材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得法的学习往往收效更佳。学案设计“预习”环节,还要关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写下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为课堂上集体探究做好准备,同时也可以让教师进行学情预测。因此,设计学案力求结构规范、思路清晰、学法明确。

二、高效课堂,注重辩证实践,展开有深度的学习

1.立足文本,辅助学案,处理好文本与学案的关系

在学案导学的阅读课上,学生常常将语文教材放在一边,拿着学案(或教辅资料)将一节语文课进行到底。一课下来,所学文本一片空白。学案集预习、课堂探究、反馈三项功能为一体,高效课堂首先必须发挥学案的结构功能,引领教学流程。

其次,发挥教案的导演功能,引导师生与文本展开多向度对话。不少学校进行教学案一体化试验,貌似尊重学生主体,实际上这样的阅读课不仅让教师缺席,也让学生的学习肤浅松散。缺少教案就很难展开有深度的学习,只有备好课堂流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基于学案的教案设计必须注意:①与学案的内在逻辑一致,便于同步实施;②突出问题导引策略设计,要对学案中提出的问题,提出活动化、分层次、分步骤落实的行动方案;③要对学生学习困难进行预测,并收集助学资料、设计选择性指导预案;④要对学案的核心问题设计变式拓展方案。

再次,阅读教学必须用语文的手段阅读文本。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教材编者对话的过程,离开了特定的文本,漠视教材编者意图进行阅读教学,就会走向“泛语文”“非语文”的歧途。如《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拓展延伸时,有教师让学生采用诗朗诵、表演唱、小品等展示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就丧失了“语文味”。语文学习是促进学生言语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听说读写实践中形成语感,进而形成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适度预设,关注生成,处理好课前自学与课堂探究的关系

基于学案的阅读教学,一般按照“预习交流——合作展示——课堂反馈”的步骤组织教学。课堂上交流的内容一般都是课前学生准备好的成果,课堂上很少有自主探究的环节。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学生课前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课堂上的学习也缺少了深入探究和有效生成。高效阅读不仅要围绕教案组织预定的教学活动,也要根据学情处理好生成性问题。如在《安恩与奶牛》一课教学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普遍认识到要理解、尊重、爱护动物,这也是教参中给出的参考答案。再让学生进一步探究,作者的意图仅仅是关爱动物吗?提醒学生从“奶牛”、“安恩”、“安恩与奶牛”、作者等角度展开多向思考,通过讨论得出下列看法:

我们要关爱那些孤独、受伤的人和动物,让他们感到温暖,明白这个世界是有真情的。

奶牛暗喻社会上遭受不幸的人,作者呼吁社会上有更多像安恩一样的人去关爱这些不幸者。

作者是想把自己比喻成奶牛,写出自己的孤独。

文章中奶牛的买主们暗喻社会上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抨击了那些为了利益而不尊重生命的人。

奶牛孤独是因为没有朋友,作者孤独是感到缺少值得信任的人。

语文老师要做实做优“知识探源”功夫,深入探究所教内容的核心知识、核心方法,对讨论、竞赛、辩论等合作学习、展示活动加强管理与调控,及时处理合作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正确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果,这样,师生与文本对话才会有广度、有深度,精准又不乏创新。

3.动静协调,活跃思维,处理好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的关系

基于学案导学的课堂往往喧闹有余,静谧不足。学生的集体发言多、表演多,而个体独立学习的时间少、空间窄。事实上,只有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会产生思维的碰撞,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提高。

阅读教学的课堂需要安静,需要留一段静谧的时间,让学生澄心静虑,晤对文本,冥思苦想,此时才会与文本的词句展开细密的触摸,才会与文本的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同时,言语实践也是一种合作性的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功能,将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结合进行,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才能达到共赢互利的目的。日本学者佐藤学以为,学习共同体是尊重差异的如“交响乐般的共同体”,是跟随课题在一间课堂里多元地、多层地产生的共同体。展示交流时学生利用板书讲解、口头阐述等形式进行交流,通过开放式的评价交流,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阅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可以改变教师、学生各自为政的单边教学状态,特别是避免了教师个人唱独角戏,强调教师和学生双重主体的投入,师生可以充满激情、和谐相处,共同参与到学习的整个流程中去。因此,构建阅读学习共同体,是促进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需求。

4.优化课件,有机整合,处理好单向对话与立体对话的关系

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学案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多媒体课件常常成了装饰品,甚至是多余的“鸡肋”。因为师生借助学案与文本进行对话已经相当复杂,加上课件更加无所适从。因此,教案、学案、演案(课件)的一致性,便是教学最优化的必然选择。

有专家认为,语文课的程序是一种非知识论的程序论,它不以语文知识体系为参照背景,而以学生的言语结构为参照背景,它不以知识结构为教学活动的序列,而以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规律为教学活动的序列。高效阅读不仅关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更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立体对话。

基于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空间得到了拓展,增加了立体对话的语境,信息交流更加顺畅,信息量不断扩充,信息由线性的传播转变为交织的网络传播。课件成为学案和教案统一实施的有机平台,但课件设计必须依据学案和教案展开,须注意两个原则:

一是综合性原则。不仅要将学案、教案的主要信息择其要点呈现,还要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恰当引入现代媒体资源,加大课堂容量;同时注意简洁精要,力戒繁琐花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组织。

二是一致性原则。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安排好教学环节,明确各个环节教学时间,注意环节之间的衔接,将学案、教案的内容进行整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像、图片、动画等信息有机链接,注意课件呈现的时间和频度,同时借助于学案,引导教师、学生与文本展开有深度的对话。

三、教学反馈,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提升语文素养

1.课堂反馈,让“非语文”训练缺席

阅读课的反馈环节,教师为了“出彩”,刻意制造所谓高潮,经常安排一些外在的活动表演环节,这种表面应景的活动往往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本义。如,学习《木兰诗》让学生唱一唱有关《花木兰》的歌曲或戏曲,有的学生甚至将流行歌曲《真心英雄》演绎一遍;学习贾平凹的《月迹》,让学生唱《花好月圆》、《明月几时有》,这已将阅读课异化。课堂反馈应立足语言的理解运用,从字、词、句、段、篇等不同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可在《三颗枸杞豆》、《“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两课反馈环节中设置以下练习:

①设想你是文中的“我”,在你已经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之后,你要为三叔立一座墓碑,在墓碑上你会写什么?写一首小诗作为墓志铭。

②杨利伟被评为2003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要求主题鲜明,突出人物特点,语言优美,150字左右。

这些练习紧扣文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片段写作练习,读写结合,课内向课外迁移,通过讨论交流,点拨启发,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2.创意练习,浸染语文课程文化

基于学案导学的高效阅读教学,倡导语文气息浓郁的课堂文化。传统练习选材不太关注学生的生活现状,主要侧重于学科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语文作业往往枯燥乏味,机械训练较多。在设计练习时要突出现代应用意识,力求将语文学科知识与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起来,尝试引进鲜活的语言材料充实习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生动性、趣味性,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生活,在练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如学习《木兰诗》、《月迹》,设计了以下反馈练习:

①《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怎样的形象?有人说,木兰的性格中有四个字“孝”、“忠”、“勇”、“智”,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花木兰这个形象的认识。

②联系我们读过的古代吟咏月亮的诗句,思考《月迹》这篇课文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这样的反馈练习将课内文本阅读与课外文本链接,将已有的解读成果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相结合,学生不仅要联系文本中具体的词句理解感悟,还可以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深入的探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见解,激发创新的火花。

3.自我反思,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学案的设计编制增加了预习准备环节和课堂反馈交流环节,通过学案结构的变化谋求教学功能的发挥。但必须警惕的是学案不能成为习题的汇编,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成为语文学习沉重的包袱。学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更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总结交流,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反馈环节,一位老师安排了自我反思环节,让学生通过图表总结景物描写的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画“知识树”的方式,揭示了景物描写的关键特征,掌握了有关景物描写的概括化知识,强化了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应用。因此,课堂反馈不仅要关注知识与能力,还要注意过程与方法的反思、梳理、总结,这样学生不仅习得了语文知识,逐步掌握了语文学习方法,还培养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学乐学,不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上一篇:小学科学实验课“观察引路”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中英语导学案编制中的“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