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语文教学多元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9-19 09:23:36

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语文教学多元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但丰富了语文教学的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元的切入点,而且促进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进而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多元化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56-01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也必须改变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尝试,否则它将会失去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荀子在《劝学》中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说明只要善于借助外力,就可以实现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快速、跨越式的发展。因此,在语文多元化教学中恰当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同时提供促进学生理解的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元的切入点,进而优化语文教学,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让现代信息技术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好地作用呢?

1 运用信息技术,形象生动,视听结合培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我们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变抽象的内容为有声,生动、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三峡》一课,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的风光之美,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针对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三峡,对三峡景观没有形成形象认识,而文言文又较难理解,学生单凭想象难以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一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休播放长江三峡的风光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解说。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教师声情并茂地配文朗诵,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2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酿情感

语文教材中有着众多的美文,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听、说能力的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笔者在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音画同步的春天美景录像,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相机地要求学生说说看画面的感受,以及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佳文章和妙诗词,此时学生兴趣高涨,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说,为下一步教学中的美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受到熏陶与感染,惊叹于大自然的无雕琢的美,使自已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3 运用信息技术,开拓视野,多线感知促教学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人们学习知识时,如果能同时调用起身体上的多种感觉器官,会收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大量增加听和看的机会,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言、文字的环境中,加快他们感知的过程,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讲《月亮上的足迹》时,课前笔者从各种渠道收集了有关航天器、月亮和人类探索月球历程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展示,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4 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共享,自主合作搞探究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获取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教学方法由过去的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协作讨论式的教学,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教师角色也随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5 运用信息技术,巧辟蹊径,深入重点破难点

科学测试表明: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如果视听同时作用,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却可达到65%。而信息技术经常是画音同步,比较直观、形象,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不但能帮助理解、推动思维、丰富想象,而且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教学理念,极大的改变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加宽阔的道路。教学时,我们可以把新授课的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起到了为课堂排疑解难的作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使至塞上》一课时,笔者利用文字资料、视频、图片等制成了课件,通过课件的展示,学生看到了一幅幅丰富多彩、富有生机的动态画面。整个教学过程图文并举,动静相宜,既渲染了气氛,又创造了意境,使学生得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是最好的说明,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促进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实验药物的回收利用 下一篇:让聋哑生在友爱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