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油企业安全属地管理

时间:2022-09-19 09:02:49

浅谈石油企业安全属地管理

【摘要】安全属地管理作为落实安全责任的有效方法,它是推动员工主动履行责任的重要手段。经过大量安全事故表明,很多事故都是人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在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人的安全能力以及意识是事故是否发生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安全责任切实执行,必须在传统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丰富管理途径、方法。本文结合我国石油企业安全属地管理,对职责分工表、岗位说明前期工作以及完善属地管理的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石油企业 安全属地 属地管理

在石油企业安全属地管理中,属地管理是将业务领域、地区领域和石油企业安全有关的职责进行划分,在落实岗位职责的同时,增强工作效率。在石油企业安全属地内部,属地主管是最高的安全管理者,包括:属地区域主管、经理、操作员工以及工程师等,从而为管辖、自身领域、工作范围以及其他人员进行安全负责。在掌握石油企业安全属地基本职责的前提下,相关单位将涉及到工作的各个领域进行逐一分划,通过制定安全会议、工作计划、定时召开安全检查、应急演练、安全隐患等相关工作,将各个安全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中。在石油企业安全属地管理中,安全属地管理包括:职责分工表、岗位说明书、技能培训、岗位能力评估、员工培训计划、岗位人员变更管理以及安全绩效考核。由于石油企业生产大多属于野外生产,具有连续作业、点多、面广、现场等特点,在监管中由于很难保障安全生产,因此,必须推行严格的属地管理,在自觉履职、自我约束以及自主管理意识中,不断落实安全制度,实现石油企业安全责任。

1 职责分工表以及岗位说明

在石油企业安全属地管理中,为了保障职责分工表,必须明确属地管理内容,对工作各个类容进行细化,在一项工作只有一位属地主管的同时,避免内容太粗出现职责不清,内容太细很难评价、描述职责内容对安全属地管理造成影响。在工作内容划分中,通过注重生产操作岗位,在注重管理岗位的同时,将各个内容划分到具体步骤中,从而避免内容漏项造成的影响。

在确定和描述工作内容时,通过考虑必要、重要的工作内容,使用计划、评价、记录、书写、检测、操作、准备、收集、更新、执行、批准等动词进行描述,从而获得简单扼要的结果。在准备参与者清单的过程中,参与者主要由小组、个人、岗位、部门或者本单位以外的岗位、部门组成。通过RACI表建立,保障每个参与者都能明确自身责任或者角色;其中A表示该工作结果负责人,C表示该工作咨询、参与以及审核者,I表示该工作的被告知者;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确的是不能没有R或者A,或者同时拥有两个以上的A,而I和C则是越少越好。通过确认相关岗位职责分工情况,编制对应的职责分工表初稿,不断吸取意见,再由相关负责人进行最终定稿;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将职责表最终稿发放给参与者,在制定职责表相关时间的过程中,对参与者或者工作内容进行周期性检查。

另外,岗位说明书作为石油企业安全属地管理的基础性文件,相关信息不仅能帮助清理工作范围和岗位目标,同时也是工作评价的基础。通过RACI表,在岗位描述中,必须明确属地安全责任以及管辖区域;通过填写R、A项职责内容,保障岗位职责。在岗位描述中,通过明确任职条件、岗位资质、培训内容以及工作经验等相关内容,从而保障岗位工作说明书顺利完成,将每项和安全工作有关工作具体的划分到岗位中。

2 完善石油企业安全属地管理的措施

2.1 优化岗位技能培训矩阵需求,实施岗位能力评估

在石油企业安全属地技能培训中,根据岗位职责描述、RACI表以及岗位实际工作要求,确定各个岗位工作需要的技能培训,从而建立起需求矩阵,在以此为基础的同时进行岗位员工能力培训、评估,从而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这个过程中,1代表技能水平,0表示无关选项,2表示技能水平独立应用的程度,在正式培训的过程中,再进行半年以上的经验考核,3表示技能水平指导他人的程度,在拥有3年以上的实践经验中考核达标的人员。岗位技能培训作为一种实用的管理工具,特殊情况下,必须对重复培训周期、评估方法。培训方式推广到其他培训工作中(如表1所示)。

在岗位能力评估中,通过全面精确掌握每位员工实力,明确岗位要求和员工工作能力差距,从而确定培训需求,保障培训计划顺利实施。在员工能力评估中,根据技能岗位矩阵需求,从操作水平以及执行能力两个方面着手,逐步进行评估。在能力评估中一般采用职责履行情况、日常工作状况、规章制度表现以及本岗位需求考察,进行正确评估。

2.2 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强化动态管理进程

在员工培训中,培训方式主要包括:课堂培训、实践、在岗培训、互学/自学;技能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面试、笔试以及技能演示等。在培训计划中,通过个人记录、计划,不断综合其他因素,整合成符合自身单位的安全培训计划。在培训方式创新中,根据培训者的不同层次,从根本上增强安全培训效果、质量,在常规培训中,保障编制计划通俗易懂;通过不断激励培训政策,充分展现培训资源、员工专场,让员工成为内部培训师,在短课时、小范围、多形式的培训工作中,利用安全经验分享、现场交流以及班前班后会议,进行小培训。

其次,为了保障生产单位在人员、组织机构变更的情况下,维护、关键设备、技术人员能够顺利完成特定经验、知识技能的最低水平,在风险可控的同时,必须对岗位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对于岗位替岗人员,为了维持技能、经验以及知识水平,必须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管理,保障调动评估人员的熟练程度。

2.3 增强安全绩效考核工作

安全绩效考核作为石油企业安全属地管理的重要载体,必须保障员工考核及时、公平、公正、有力;在充分调动各级属地主管在工作中的重视程度,让属地管理真正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安全绩效主要包括:预防、结果以及管理型绩效考核。

结果绩效作为石油企业安全属地管理的被动指标,在上级给下级设置设置结果、否定、拟定事故、伤害级别以及处罚标准中,对人员伤亡事故以及责任上报给交通部门。预防性绩效考核又称主动绩效指标,它通过你行管理标准,在实施记录中,掌握考核方式。管理型绩效考核作为日常安全管理指标,在日常工作中,对指标进行的考核,例如:会议次数、审核次数、评估次数等。

参考文献

[1] 代晓琳.推进HSE管理工作,创新安全管理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0,(34):354-354

上一篇:临盘油区复杂小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实践及认识 下一篇:如何降低注汽锅炉排烟热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