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内皮素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时间:2022-09-19 08:34:29

葛根素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内皮素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李 阳 林 字

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45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2例)和葛根素组(23例)。葛根素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葛根素注射液400 mg静脉输注。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ET-1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疗程结束后分别为(62.32±5.93)ng/L与(72.34±6.32)ng/L,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内皮素;xk液流变学;葛根素

中图分类号:R541.4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7-0572-02

内皮素-1(endothelin,ET-1)是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肽,有收缩血管和细胞增殖的作用,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ET-1在冠状动脉痉挛中起重要作用。ET-1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被认为是心绞痛发作的原因。因而改善血液黏稠度及抑制或减少ET-1的合成对治疗冠心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旨在探讨其对血浆ET-1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UAP病人45例,均为我院2003年12月一2006年10月住院病人,符合WHO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葛根素组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66 3岁+9 3岁;初发劳累型心绞痛8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6例,自发性心绞痛5例,梗死后心绞痛4例;心电图ST段压低0.05mV~0.10mV者17例,ST段压低>0 10mV者6例,伴T波倒置者15例。常规组22例,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65.7岁±8.1岁;初发劳累型心绞痛8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7例,自发性心绞痛4例,梗死后心绞痛3例;心电图示ST段压低0.05mV~0.10mV者15例,ST段压低>0.10mV者7例,伴T波倒置者17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及心绞痛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严重阻塞性肺疾病、严重肝脏疾患、严重肾功能不全病例。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肠溶阿司匹林75mg/d,低分子肝素钙0.4mL皮下注射。葛根索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176)400n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内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用药两个疗程后测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标本于晨起空腹采取,采血部位为前臂肘静脉,肝素抗凝,4h内完成测试。

1.3 仪器 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LG-R80型旋转式血液黏度测试仪,切变范围(1~200)/s,测量杯恒温37.0℃±0.1℃。所有受试者每份血标本均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变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所有标本测定由专人操作以减少检验过程中的误差。

1.4 ET-1检测方法 全部病例均于入院次日,以及治疗后第14天或第15天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ET-1测定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技术,试剂盒为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生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1)

2.2 两组病人血浆ET-1变化葛根素组治疗前血浆ET-1为(80.26±16.45)ng/L,治疗后为(62.32±5.93)ng/L;常规组治疗前血浆EF-1为(79.79±7.76)ng/L,治疗后为(72.34±6.32)ng/L。两组病人治疗前血浆ET-1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123,P>0.05),治疗后葛根素组较常规组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t=5.487,P

2.3 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内皮素是内皮细胞分泌的21肽,它可引起各种血管强烈收缩,而以冠状动脉最为敏感,静脉注射阿皮素后可引起冠状动脉持续收缩,冠状动脉血流量下降,排血量减少。很多研究证实,血浆ET-1含量在冠心病病人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ET-1浓度升高不仅存在于那些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中,在那些有心绞痛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即x综合征)病人中血浆ET-1浓度也高于正常人。循环血ET-1升高与冠心病程度有关。扎拥等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发现,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浆ET-1有增高趋势,重度狭窄组ET-1浓度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狭窄组,认为血浆ET-1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Lanza等发现,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动态心电图显示有暂时性心肌缺血及CAG显示三支病变的病人其ET-1水平较其他病人显著升高。ET-1其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被认为是心绞痛发作的原因。UAP系急性冠脉综合征之一。本组研究表明,葛根素组治疗后血浆ET-1较常规治疗组水平显著降低(P

由于在病情的发展过程中有血栓形成,血小板激活及血管痉挛的发生,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状况各不相同,因此病情变化复杂而不稳定。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是治疗UAP的重要环节。葛根素的主要成分为葛根黄酮,是从豆科植物野葛根中提取的异黄酮化合物。基础和临床试验均证明其具有扩张心脑血管、加速血流速度、降低红细胞比容、降低血黏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全血低切黏度与红细胞聚集。黄酮化合物能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扩张毛细血管前后括约肌,使毛细血管开放,而微循环血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与刚性指数。葛根素注射液能使红细胞刚性改善,故全血高切黏度明显下降。人体血浆黏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成正比,葛根素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体内凝血功能及促进纤溶活性作用,因此能有效降低血浆黏度。本研究中葛根素治疗后的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血栓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 下一篇: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