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9 10:33:34

血栓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季忠军 刘南萍 牟方波

摘要: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24hHolter缺血总时间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86%(P

关键词:血栓通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7-0570-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严重临床急症,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AMI或猝死。笔者2004年8月―2006年12月对确诊的UAP病人采用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病人均为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61.8岁±5.8岁;其中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18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17例,自发型心绞痛9例,梗死后心绞痛6例;对照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62.5岁±4.7岁;其中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17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19例,自发型心绞痛8例,梗死后心绞痛6例。两组性别、年龄及心绞痛类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1979年WHO推荐的冠心病命名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元急性心肌梗死酶学改变,无抗凝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吸氧、低脂或糖尿病饮食,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单硝酸异山犁酯(鲁南欣康)20mg,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商品名:速碧林,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生产)0.4mL,每12h皮下注射治疗1次,连用7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内蒙古康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5020018)5mL~10mL静脉输注,2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改变,24 hHolter缺血总时间。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完全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心绞痛改善2级,静息心电图原有缺血型ST段恢复>0.10mV或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心绞痛改善1级,ST段恢复0.05mv~0.10mV,或主要导联T波变浅50%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增加或发展为AMI,心电图无变化或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 率的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后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轻度延长,血小板略减少,无出血现象发生。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血管不完全阻塞或血管痉挛,被认为是UAP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对UAP病人的内科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抗血栓、应用抗心绞痛药物等。因此,除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外,还主张联合使用肝素,特别是使用低分子肝素代替普通肝素。有资料表明,在UAP治疗中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肝素较单用阿司匹林相比可降低33%的死亡和AMI的发生率。而普通肝素合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合用阿司匹林相比,低分子肝素组死亡和AMI的发生率降低17%。低分子肝素钙是氨基葡聚糖片段的钙盐,是一种分子量比较小的肝素片段,与普通肝素(SH)相比,LMWH抑制Xa因子的作用更强,而抗Ⅱa因子的作用较弱。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UAP疗效显著,且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较之单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UAP疗效更为满意,两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血栓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其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黏度降低,抑制血小板功能及促进纤溶作用;其次能增加组织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减少组织细胞的缺血、缺氧,促进细胞修复及再生;还能保护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增强细胞内源性氧自由基的清除。因此,血栓通与LMWH联用,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的溶解,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本组资料表明,血栓通与低分子肝素钙合用较单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P,其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86%,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上一篇:5例妊娠期肾病综合征临床资料分析 下一篇:葛根素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