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观察

时间:2022-08-31 10:06:19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CHD)常见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照组维持原有药物治疗不变,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日,疗程4周。病人接受观察前进行常规化验检查,检测心率、血压、心功能等指标。疗程结束时对上述指标再进行检查,并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的胸痛、胸闷、气憋、心悸、乏力等常见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冠心病;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1.4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7-0575-02

通心络胶囊具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能明显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功能,从而减轻冠心病(CHD)病人的胸痛、胸闷、气憋、心悸、乏力等常见症状,并能减少发作次数等。本研究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目的在于观察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时常见症状改善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例病人选自2005年8月2005年11月在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CHD病人(诊断标准依照缺血性心脏病命名标准),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依照文献。将40例CH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治疗前的临床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1.2 给药方法 所选病例在维持原有的药物治疗不变的基础上,稳定1周后应用心脏超声测定心功能,然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保持原有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再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做,3次/日,4周后复测心功能指标。

1.3 观察项目 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常规化验、心率、血压、心功能等指标,并观察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1 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血压、心率及实验室部分指标比较(见表2、表3)

2.2 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 经过4周的治疗后,两组病人的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

2.3 两组常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经抗心肌缺血治疗后,治疗组病人胸痛、胸闷、气憋、心悸、乏力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

3 讨论

CHD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近年来CHD发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该病常伴有胸痛、胸闷、心悸、乏力等常见临床症状,重者发生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其病死率较高。

CHD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损伤或破坏。而保护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膜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所在。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对其预后也将获得积极的效果。

通心络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的通络方剂,主要成分为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勺、冰片等,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临床研究显示有解除冠脉痉挛、保护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的疗效。通心络胶囊能够明显改善CHD的多种临床症状与该药直击病所――内皮功能障碍有关,通心络胶囊可激活NO NOS-NOS mRNA系统功能,进而改善血管功能及血液流变状态,使脏器供血改善,故而可减少硝酸酯的用量。

本研究观察显示,通心络胶囊对CHD的治疗作用,经4周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人的胸痛、胸闷、气憋、心悸、乏力等常见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心排血量、心脏每搏量和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但以加服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更为明显。本研究结果提示,加服通心络胶囊治疗CFID能够增强西药治疗疗效及进一步改善CHD病人的临床自觉症状,其表现的独特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葛根素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内... 下一篇:三七总苷对阿司匹林抵抗影响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