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奏响“和谐曲”

时间:2022-09-19 08:22:50

“范支书,我们舍不得你走啊!这一年半咋个就这么快!你巴心巴肝地教我们给果树剪枝施肥打药,请专家来教大家喂兔儿,带着我们修村里的马路。如今,橘子红了、兔儿肥了、路也修好了……可你却要走了!”

今年元旦,荣县留佳镇大屋坡村村委会办公室的大坝子里,几百名村民乐滋滋地看着范新民牵头组织搞的新年联欢会节目。节目一演完,村主任宣布:“范支书下派一年半的时间到了,很快就要回县民政局了!”村民们一听,脸上的笑容没有了,纷纷涌到范新民面前,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对范新民的感激和不舍之情。

范新民是荣县首批下派脱产帮助新农村建设的50名县级机关干部中的一员。为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融互动,2006年5月,荣县县委从县级机关下派了首批干部脱产到50个村帮助建设新农村。同期,乡镇对470个村下派了驻村干部。2007年3月,荣县又迎来了自贡市委从市级机关派来的59名下派干部。

市、县、乡镇的干部离岗离家,来到50个示范村、50个项目村、6个贫困村担任“村官”。下派期间,这些“村官”们了解了农村,读懂了农民,描绘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群众由衷地称赞道:“开始还以为上面派来的人是来镀镀土金的,没想到他们不但留下来了,还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搞生产、搞基础建设、制定发展规划。我们巴不得他们不要走了!”

干部下基层 处处有真情

“老实人吃亏,为啥子不派别人去?你一个女人,上有得了脑血栓、行动不便的90多岁的老奶奶,下有不满1岁的女儿,我又远在几十里外的乡镇工作,家里谁来照顾?”听到初为人母的妻子竟然要下派到农村工作一年半,本是乡镇干部、深知农村工作艰辛的小陈又气又急。

“哪个没有困难?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后备干部,在这种关键时刻不站在前面,怎么对得起组织的培养?再说,我们的祖祖辈辈也是农民,回报一下农村也是应该的。”好不容易考调到县人事局工作的吴京梅说得句句在理。丈夫知道她的犟脾气,认定的理十条牛也拉不回来。最终丈夫让了步,小夫妻俩硬起心肠把孩子和老奶奶送回了农村的母亲家。小吴坚定地来到过水镇柑柏场村当起了党支部第一支书。

2007年3月,正值“自(自贡)荣(荣县)快速通道”修建开工之际,从自贡到荣县,仅仅30公里的路程,客车却要在破烂不堪的公路上颠簸3个小时才能到达荣县车站,再转车赶到乡镇、村,到一些偏远的村还要步行数里山间小道。但从市级机关下派到荣县的59名干部却风雨无阻,坚持每周星期一来、星期五回。下派到古佳乡毛家坝村的郑玉平,见到村里的路又远又窄,便自己花了几千元钱买了辆摩托车。家人和朋友都说他傻,投入了青春,还要投入金钱,太不值了。他却平静地说:“市委给我们每年补助了5000元钱,乡里又想方设法地解决了我们的吃住问题。买辆摩托,方便多了,我还可以经常为老百姓带点生产生活用品,他们可高兴了!”郑玉平豪爽地说。

为让下派干部留得住,市、县、乡镇、村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乡镇落实了食宿和办公地点;派员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县制定了下派干部补助、领导联系、项目支持、沟通交流、管理考核、表彰奖励等制度,促使他们融入基层和群众,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展现自我。

在元旦迎春座谈会上,市直机关工委下派干部李慧丽地感慨道:“每逢重大节日,县、镇、村都想到了我们,召集我们谈心、联欢、聚餐。我觉得荣县处处有真情,我越来越喜欢这里了!”

民生民情大于天下派干部真心干

“你们要时刻牢记到基层的工作职责,要当好政策宣传员、致富引导员、科技推广员、惠民代言员、新风倡导员。”荣县县委书记对下派干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高山镇鸦鹊冲村班子不和、村务不清、发展滞后,被镇上列为“问题村”。从县委组织部下派去当第一支书的年轻小伙子罗晓鹏,一到村上就吃了“闭门羹”:在第一次与原村班子的见面会上,只有支部书记参加,其他人称有事不来;在第一次村组干部和党员大会上,六组组长肖树义当众向他递交了辞职报告,村妇代会主任也口头提出辞职;在财务交接会上,清理出村债务2.8万余元……罗晓鹏倒抽了一口凉气,险些泄气。但看到村民热情的眼神,想到组织部领导的殷切期望,他又振作起来,用3天时间走访了十几名离职和在任村组干部、56户村民和13户贫困群众,听他们谈希望和建议。他的真诚和耐心打动了村组干部和群众,肖树义收回了辞职报告,村组干部深刻反省,班子团结了,发展思路理清了,扶贫新村建设顺利推进了。秋天,村民们纷纷把一筐筐李子送到了县委组织部请大家尝鲜,说是感谢县委组织部给他们派去了一名好干部。

“民生民情大于天!虽然跑了8次才争取到8万元水库整治资金,但能解决2000多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跑断腿都值。”下派到旭阳镇石踏山村的李慧丽原本是个白净的女孩,在一个多月的抗旱中,脸上晒出了黑斑,累瘦了几公斤,但她无怨无悔。在去年严重的干旱面前,荣县的下派干部们出主意、想办法、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基层协调落实资金500多万元,整治维修提灌站40多处、水渠3000多米,改造山坪塘90多口。

为确保下派单位、接收乡镇和下派干部三方都进一步做好帮助农村基层建设工作,荣县积极响应省委、市委关于深化下派干部活动的号召,开展了“五比五看五好”活动。100名下派干部在“娘家”、“婆家”的支持下,开展送技术、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活动,共送出《养蚕栽桑150问》、《肥料施用100问》、《家庭科学养猪》等科技致富书籍和宣传资料4万余册,组建村图书室38个,对农民进行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9万余人次;为村民放坝坝电影53场次、义诊达6369人次,结对帮扶贫困群众130户,捐赠现金与物资3万余元;争取资金33万元,建通村公路67公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6个。

人走茶不凉 发展蓝图续新篇

“一年半太快了,值得自豪的是,来时承诺要办的几件事都完成了,去年县上考核,我也得了一等奖。但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没有做,特别遗憾的是,为罗家村制定的‘生态化农业、园林式住宅’新农村建设规划才刚刚进入实施阶段。”虽然马上就要回到环境舒适的县教仪站工作了,但车利却高兴不起来。来接他回去的余站长风趣地安慰他:“只要描绘好蓝图,建设还有后来人嘛!”

荣县县委决定,从2006年到2010年,5年分三批从县级机关下派150名干部帮助6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从乡镇下派1000名干部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要求首批下派干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带领乡镇、村干部,围绕“有科学规划和目标、有合理的产业支撑、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有必要的项目带动、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有精神文化阵地”等“八有”目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5年规划和分年度进度计划,努力把下派村建成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目前,100个村的各项事务正按规划发展,拟订的180多个发展项目,有90多个得到初步落实和推进,“金土地工程”、“一村一品工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组公路、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成效明显。如县计生局的朱天友通过对水土的仔细研究,为雷音乡桅杆坳村确定了发展生姜、养猪、养兔、稻田养鱼等短期增收项目,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00余元;县林业局下派留佳镇的高涛为留佳镇争取到封山育林800亩、荒山造林2000亩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4万多元。

“一朝帮村,终身受益!虽然脸晒黑了,膀变粗了,但帮村工作,让我学会了吃苦,学会了工作的方法,拓宽了视野,在实践中得到了磨砺和锻炼。”在全县首批下派干部工作总结暨第二批动员会上,刚通过“三推一述”当上县计生局副局长的朱天友代表首批下派干部发言时说。

“请组织放心,请为我们奠定了良好基础的师兄师姐们放心,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就交给我们来接着描绘吧!”第二批下派干部响亮的誓言彰显着他们的决心和信心,他们正摩拳擦掌,信心百倍地期待着挑战的到来。

上一篇:机关干部当“村官” 下一篇:惠民富民,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