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理实一体化”讲授《两台电动机的延时顺序控制线路》

时间:2022-09-19 06:29:30

应用“理实一体化”讲授《两台电动机的延时顺序控制线路》

摘 要 顺序控制线路是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之一的内容,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方式,即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学习理论知识,训练实践技能比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课程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一些弊端以及教与学的一些矛盾。文章主要阐述应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讲授《两台电动机的延时顺序控制线路》的教学过程。

关键字 理实一体化;顺序控制线路;项目;教学

顺序控制线路是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之一的内容,在今后的工厂机床控制线路中应用较多因此是电、机电类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形式容易造成部分学生由此失去学习自信心和动手操作的兴趣。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方式,即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学习理论知识,训练实践技能。“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应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讲授《两台电动机的延时顺序控制线路》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时间继电器的基础知识;

(2)能识读一般顺序控制线路的电路;

(3)熟悉线槽布线的工艺特点。

2.能力目标

(1)具备对一般电机控制电路分析修改的基础能力;

(2)会合理的设计一般电路的走线;完成线路布线;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讨论、自主学习的意识。

3.情感目标

(1)养成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职业素养;

(2)在设计、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3)激发学生探究其它电拖控制电路的兴趣

二、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1)学习能力。学生初步具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2)知识技能。学生初步具备电拖电路识图和安装的基础知识,会常用电器的使用和电动机基本顺序线路的安装。

(3)情感态度。喜爱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了解和向往。

2.教学模式

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3.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细化项目、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1)析:复习引入;视频展示;提出任务;学生讨论分析制定工艺路线

(2)演:教师实操指导;多媒体演示;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控制原则

(3)练:安全操作;工艺控制;完成布线;通电试车

(4)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交流汇报;教师点评

4.学习指导

看、想、问、练

5.课时分配(共计5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生协作设计延时电路,完成控制线路的布线,通电试车。 2.教学难点

利用时间继电器改造电动机顺序控制线路,使其具有自动延时功能。

四、教学过程

1.项目准备

(1)班前教育,仪容仪表教育,强化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2)准备实习器材。

2.项目引入

(1)通过复习基本顺序控制电路工作原理、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引出新知识。

复习1:通过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的原理图来复述其工作原理。

(2)合上QS,按下SB1,KM1线圈得电吸合,KM1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1启动,KM1辅助常开触头闭合起自锁作用。

(3)按下SB2,KM2线圈得电吸合,KM2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2启动,KM2辅助常开触头闭合起自锁作用。

(4)按下SB3,KM1、KM2线圈同时失电,主触头断开,电动机M1、M2同时停止。

复习2: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机械式、电子式)。

(1)项目任务的提出:完成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线路的延时改造。

工作任务――将M7120平面磨床的砂轮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控制线路改为半自动化电路。半自动化控制电路的要求:

(2)按下启动按钮,冷却液电泵[M1]工作,8秒钟后,磨床砂轮电动机[M2]工作;

(3)按下停止按钮,两台电机同时停止工作。

(为了实现这一工作任务,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激发同学间的能动性和竞争感,从而达到培养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顺利完成任务得目的。)

3.分析任务,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1)实现电路的延时功能,要使用什么电器?

(2)原来电路中的主电路要不要修改?

(3)原电路中的控制电路要不要修改?

(4)时间继电器线圈放在电路的哪个地方?

(5)电动机M2的控制按钮还要不要,怎么替换?

通过复习提问、启发思考创设情境小组观察讨论、协作设计线路。培养学生分析修改一般电机控制线路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相互协助、自主学习能力。

4.任务的讨论,设计:

由每个学习小组分析任务书要求,根据提供的基本顺序电路加以修改完善。教师逐个展示各个小组设计的电路,由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引导学生改正他们电路的不合理之处。如果学生电路虽然和教师提供的电路不同,但能实现工作任务,则可不改动。

5.项目实施

通过元件安装、布线、检查通电,完成项目。本过程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做好线路的自检和同学之间互检,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个小组在通电试车时会出现些常见的元件或者线路故障,要求同通过分析讨论自查自纠、排除故障,教师分别做好个别指导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完成实习。通过让学生完成线路的实际布线,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让学生在操作训练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

6.项目总结、拓展

(1)提炼、提高、提优,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每个小组同学进行任务总结、项目评估。主要以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完成以后,每位学生先对自己的任务进行评价,主要从原理图的设计、布线的工艺、走线的合理性、安全操作和通电试车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小组内互评。然后,请每个小组在班内进行展示与交流,以达到组与组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及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教师对各个小组的任务进行讲解,肯定成绩,同时指出设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知识拓展。①本线路还能不能继续完善?②已经学过的其它基本线路怎样实现延时改造?

在本课题中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后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旷课和上课打瞌睡的现象很少。尤其近两年学生在自治区技能竞赛的成绩明显提高,在电气线路排故中用时短、准确性高。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比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课程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一些弊端以及教与学的一些矛盾。“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围绕了“职业教育学生要在做中学,教师要在做中教”的理念和要求,适应中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欠佳、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尚可的学习状况,实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从以往被动地学习转为主动地学习,教师也从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和辅导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黄玉琳.对一堂“理实一体化教学”研讨课的剖析[J].现代阅读,2011.

[2]戚丽丽.浅谈专业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J].内江科技,2009.

作者简介:吕建萍(1972-),女,乌鲁木齐市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上一篇: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试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