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教学 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时间:2022-09-19 06:24:30

强化实践教学 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摘 要]本文从应用型人才内涵要求出发,以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为主线,认真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软硬环境条件,阐述了实习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学组织结构等平台建设的重要性,优化技能训练课程设置、产学研结合、导师制管理和专业技能评价等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 基地 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107-03

[收稿时间]2013-06-04

[作者简介]谷业理(1963-),男,安徽庐江人,安徽科技学院教学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 实践教学管理。

为了引导本科高校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科学定位,安徽省教育厅于2009年正式启动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特色的示范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工程,着力构建能较好地适应、服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这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改革的重要举措。

培养各级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是教育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应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工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优化育人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人才成长特点

(一)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是当代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创业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是创业的前提,提高大学生自主生存能力成为目前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新途径。创业意识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创业率的前提和基础,是大学生面对竞争时代必须具备的意识。

创新创业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大学生有更新更开阔的视野,要有新的观念,广博的知识,以及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善于与别人合作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实践出真知,要使新一代大学生在观念上变革,就必须以实践作为孕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载体,使更多的学生强化竞争意识,进而萌发创业意识。通过实践环节激发创业意识,最基本的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二)技术性

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本领,能够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技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它是人类为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而积累创造并在实践中运用的各种物质手段、工艺程序、操作方法、技能技巧和相应知识的总和。

技术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技术的应用水平是衡量应用型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应用型人才技术获得方法、类型、掌握程度及熟练操作程度都与实践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职业性

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取向意愿,只有崇尚自己的职业才能激发学习的情绪,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同样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职业与岗位是统一的,现代化大生产职业分工越来越细,有的职业被淘汰,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即使是传统职业,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职业并无贵贱之分。

职业素质培养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和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受管理和教育共同影响的,只有在生产实践教学中注意把具体工作任务和职业素质要求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角色定位准确、善于与人协作与沟通、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质。

二、努力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平台

(一)加强校内外教学基地建设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科性质和技能训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创新校企联合、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校外基地建设的管理主体为实习基地共建单位,学校应有专人负责并与之联系配合。

切实加强校内教学基地建设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点,但在其管理体制机制上也存在不少弊端,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按企业化管理模式进行运作,以致使校内基地办得既不像实验室也不像生产单位,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相对落后。校内基地实际上就是把企业搬到校内的模拟微型生产单位,它不同于实验室,它应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单位,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校内基地只有严格按照企业化模式进行独立管理才能办出特色,才能起到生产示范带动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在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学习有同样的职业感觉。

(二)着力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俗话说“好师出好徒”,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工程是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没有过得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能是一句空话。

“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类似文化课教师那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构平衡问题,而是要求每个专业课教师应该同时具备教师素养的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的要求,因此统筹规划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重点工作。

(三)努力构建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结构体系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以教室、实验室等为活动中心,教师以教研室活动为主体的教学组织结构模式,建立起学生深入企业、基地等生产一线岗位进行锻炼,教师积极投入到社会生产应用技术服务工作中去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组织结构平台,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空间,切实为应用型人才的技能训练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生产环境和组织环境条件。

只有让学生积极融入带有产业性质的生产组织机构中去从事一定的实践操作活动,并建立相对完善的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考核测试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人才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工程意识,注重技术实施和技术运用,善于解决生产和管理一线中的实际问题,能够被单位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许多高校在这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做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如,一是充分利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实行“校企”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开门办学道路;二是高等学校本身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综合专业学科力量,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组建各类“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机构,以开展应用技术生产项目支持师生互动,让学生边学边干,达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应用型人才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识与专业相结合、成人与成事相结合的指导方针。这是构建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重要的软环境工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优化课程设置,突出技能训练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是深化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并不是通过课程的加加减减和学时的加加减减就能实现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建立统一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职业技能课四大模块,建立统一的实践课程体系,突出技能训练,努力实现“厚基础、宽口径、淡专业、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努力形成“产业—行业—专业—专业方向—就业(创业)岗位”的教育链条。

专业技能课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操作课,它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专业技能课不能一刀切,而应根据学生就业创业取向让学生自由选择。

(二)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本科教育“产、学、研”结合是以为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培养高质量、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产”是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以致用的最终归宿,其主体是企业单位;“学”是教育者将学生按预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特定教育的全部过程,其主体是学校;“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得到新的成果再服务于企业的实践活动,其主体是产学合作的双方,即学校与企业,而不是学校和企业之外的独立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校和企业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合作,其合作主体是学校与企业双方。

国际上有很多以“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典型教学案例,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中,很多高校根据自身的功能和定位,结合实际,也探索出了易于操作,比较成功的“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比如:

“工学交替”产学研结合模式。这是一种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培养期间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这种模式适用于理论技术要求比较高、实训时间要求长的专业。

“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培养模式。这是一种校企合作,通过优质课程与有效实训的整合,以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为媒介,重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合作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这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推行“导师制”,有利于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推行“导师制”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事施教的重要举措。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在我国民间技术训练教育中由来已久。在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中也建立了完备的运行机制。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推行导师制,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是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中建立一种“导学”关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应用型人才技能训练中推行导师制,既不同于民间的师徒关系,也不同于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制,主要是通过“导学”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所从事职业训练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过程,以及在未来的就业方向上做出指导。导师和学生都要制定好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并在实践过程中做相应的调整。在整个导学过程中,导师和学生都应当保持持续和良好的沟通。

导师和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既可以是经验丰富的在校教师或专家,也可以是企业指导生产的工程师。导师可以具体负责一个专业、一个生产项目或一个操作程序方面的实际技能训练指导工作,学生也可以是几个人一组或以一个生产项目群为单位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生产操作任务。

(四)建立并完善专业技能评价体系,推行多证书制度

建立相对合理、易于操作的教学效果和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是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环节。应用型人才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考核和鉴定的核心内容也是技能操作,二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的,这为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的考核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构件是笔试——考官组卷、考试、阅卷、成绩,不看操作过程和实际动手成果,理论知识重于实践能力,无法检验学生适应真正实验环境的能力及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反应能力。为此,建立和完善专业技能评价体系应以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既是专业技术应用过程的整体考核,也有相关操作步骤的测试,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即不仅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

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考核体系也为推广多证书制度提供了基础。“多证书制度”是指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毕业生既颁发学历文凭证书,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两种不同证书的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反映学生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

推行多证书制度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生产行业的市场发展、岗位实际要求、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解决了传统教育与就业、创业的竞争和适岗能力脱节、错位的通病,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高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汪元宏.大学之道[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 蒋爱军,韩卫东.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4] 童华,朱华,安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 童爱玲,叶山土.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5,(4).

上一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下一篇: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软实力提升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