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重在培养能力

时间:2022-09-19 05:32:33

物理教学重在培养能力

摘 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一项系统工作。教师要加强物理学史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物理发展过程本身就是知识累积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开展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能力

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以其鲜明的学科特色,有利于开展研究性教学。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更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激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加强物理学史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物理发展过程本身就是知识累积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鉴于物理学科抽象的特点,首先要破除物理学科的神秘感,树立可以获得知识进而发明创造的思想,鼓励学生敢质疑、敢想、敢做,对课本中的结论和教师的讲解敢于质疑,老师没讲过的敢想,老师没教过的敢做。但许多学生缺乏自主求知的意识,把物理学科看得高深莫测。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学史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榜样。如在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后,法拉第设想: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产生电吗?经过多年的大量实验,法拉第终于弄清了磁场产生电的条件。通过物理学史实,使学生体会获取知识需要自主能力,增强能力培养的意识。

改进教学方法,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事物产生了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才会激发出其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在其驱动下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迫切需求,才会自己主动去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教师要结合教材,做好实验演示,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自主探究。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改变过去单一的授课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互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实验法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创新。

二、挖掘物理学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能力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都有意无意地在强化学生的服从性,不允许学生质疑,同时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课堂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式,测试中往往追求答案统一化、标准化,缺乏创新和独立性,常常人云亦云,这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处质疑,在关键处质疑,在困惑处质疑,在易错处质疑,在无疑处质疑。学生在质疑解疑中,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开展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应结合物理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接触大量实际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体验,并有所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设自由、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促进能力的发展。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培养人才,也可以扼杀人才,关键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师生关系平等,教师要支持和包容学生的标新立异和偏离常规,耐心听取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并在可能的条件下,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视物理实验的作用,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高质量完成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外,不拘于考试要求,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向学生演示更多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课后实验,同时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认识现象之间的联系。

(作者单位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实验中学)

上一篇: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下一篇:面对新课改我们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