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时间:2022-09-19 05:18:30

广东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广东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主动利用经济周期波动和市场“倒逼”机制,紧紧围绕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培育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新抓手,有力推动全省经济实现逆势转型升级。在政府的超前引领下,当前广东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全省新经济增长点逐步显现。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快。1—6月,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300.67亿元和4852.07亿元,同比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3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173.88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出2.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76.6%,生物产业增长17.3%。从产品产量方面看,上半年广东先进制造、高技术、新能源的产品发展较快。其中,全省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增长44.0%,光电子器件增长28.5%,发光二极管(LED)增长50.1%,风能发电增长43.8%,风力发电机组增长63.3%。在大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广东大力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现代服务业呈现跨越提速发展态势。珠三角作为广东经济的重心,其转型发展取得持续重要进展。上半年,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新的增长引擎不断培育。其中,深圳前海优惠政策获国家批复,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等一批重要高端产业集聚区和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与此同时,广东欠发达的东西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

上海拟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

碳金融市场建设将有重大突破。依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的本市碳排放交易平台,明年将正式启动交易试点。涉及16个行业约200家企业将被纳入首批试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对于发挥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目标,以及建设碳金融市场,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从国际市场实践来看,以碳排放权交易为核心的碳金融正越来越受关注,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逐年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球碳交易金额已达1400多亿美元。从国内来看,碳金融市场建设虽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开展碳排放交易,也已被明确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今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有益探索。国家发改委同时明确,试点省市需自行设计试点方案,确定试点范围,并在今年年底之前形成方案。上海市相关部门自去年下半年起就展开全面调研。目前,已在调研基础上,对试点范围、交易标的、碳排放核算、配额分配方法等核心要素,形成较为明确的意见,初步完成碳排放交易试点方案的设计。根据初步方案,上海市明年启动碳排放交易,首批试点企业约200家,涉及16个行业,包括钢铁、石化、有色、电力等10个工业行业,以及航空、港口、机场、宾馆等6个非工业行业。初步测算,这200家企业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1.1亿吨,占全市总排放量近“半壁江山”。根据试点情况总结,并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时间进度安排,在“十三五”期间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碳排放交易。

上一篇:举头三尺 第9期 下一篇:血战狐狸群 考察达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