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后勤软件建设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时间:2022-09-19 04:39:03

军队后勤软件建设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结合军队实际工作,文章将规模估计从宏观的规划设计和到微观的项目实施进行了论述。在研究成本控制理论基础上,总结形成了对军队后勤软件系统建设成本控制行之有效的一套方法。

关键词:成本控制;后勤软件;成本核算

目前我军信息化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全军被装、给养、油料和物资采购工作,也正大踏步进行信息化建设。软件系统作为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好、建设好、应用好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些工作都需要人员、资金和物资的投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军费供给相对不足的大环境下,经费的投入问题更是必须慎重考虑的基本方面。在纷繁复杂的各项经费保障中,比较令人困惑的就是软件系统开发的成本控制问题。无形的软件在业务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但是它的开发到底有多大工作量、有多大的复杂程度,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所实施的大部分都是“拍脑袋”的数字。在大规模建设的情况下,这么粗放管理的情况必须加以改变。

本文在研究成本控制理论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软件成本控制的经历的再认识,结合军队实际工作模式,总结形成了对军队后勤软件系统建设成本控制行之有效的一套方法。其中包括宏观成本控制、微观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3个方面,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宏观成本控制(规划设计阶段)

从军队后勤软件系统建设的需求出发,研究军队后勤软件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从总体规划出发,从宏观角度进行总经费盘子的估算和规划安排。

通常规划设计阶段对成本考虑比较粗略,较少对具体项目进行详细的成本评估,大多根据历史经验进行概略估算,这也是很多规划项目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规划计划作为建设蓝图,法律意义在逐渐加强,其是否科学,是否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各项目的经费估算。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应用的情况下,规划计划应该逐步精确化。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就是要做好各项目的经费估算,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可行。

对军队后勤软件系统建设的经费估算,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概略确定项目的范围。分析项目要实现的功能,制作功能和复杂度列表;分析项目需要应用的范围,制作应用单位、人员列表。(2)概略确定项目的技术方案。根据项目的功能多寡、复杂程度、应用单位环境类型和人员素质,确定项目可能涉及的运行模式、支撑平台和开发环境。(3)概略确定项目的开发周期。根据项目的范围和技术方案,确定项目开发周期中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评估等各阶段需要的时间、涉及的人员,形成概略开发周期表。(4)估算项目经费需求。根据项目概略开发周期表,结合软件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和相关取费标准,计算得到项目的经费需求。根据经济和工资增长历史数据,结合项目预安排年度,计算获得项目的经费估计。

按这种方式估算的经费需求,结合了经验、历史数据、规模估计等,再考虑到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节约和货币贬值在一定程度的相互抵消,相对是比较精确,可操作性也很强。

2微观成本控制

对具体的军队后勤软件系统,需要从规模估计、合同管理和成本核算等方面进行软件成本的微观控制。

2.1规模估计

随着我军后勤业务改革的逐步深入,后勤业务一些功能可能增强、削弱、取消,必须在进行开发进行前再一次精细确认;另一方面,随着编制体制的调整,一些单位、部门和人员可能有撤并调整,这些调整变化直接影响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调整,进而影响开发的技术方案;此外,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对软件的开发周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都是软件规模估计所必须要考虑的。因此虽然在规划设计中,对每个软件项目都有一个概略的经费估算,但是在每个建设年度进行项目建设前,还必须进行具体计算,以便精确控制成本投入。

目前,国际上已有许多软件规模估计方法,如功能点分析(FPA:function points analysis)、代码行(LOC:linesof code)、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COCOM0模型、特征点(feature point)、对象点(object point)、3-1]功能点(3-D function points)、Bang度量(DeMarco's bangmetric)、模糊逻辑(fuzzy logic)、标准构件法(standardcomponent)等,这些方法随着各国研究者的不断研究细化又有许多具体的方法。立足建设需求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实际,总结我们组织软件开发的经验,以为目前比较可行的规模估计方案是综合功能点估计法和Delphi法,主要实施步骤包含:(1)功能点估计。在集中组织业务专家和信息化专家进行的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由开发单位在指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概略设计,统计功能点,提出技术实施方案。(2)初审。由项目组织单位对开发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①审核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技术体制,②概略设计和功能点是否符合业务需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退回开发单位进行补充设计和修改。(3)Delphi评估。按照软件项目的主要功能需求,查找类似软件项目曾经的开发筹划、组织和实施及维护主责人员、开发主责人员、业务专家、财务审计人员,共同组成评估专家组。评估专家先分别研究材料,研究技术实施方案和功能点统计数据。然后集中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讨论,各抒己见,并在必要的时候向开发单位进行质询或答辩。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填写统一设计的Delphi评估表,按照Delphi规则进行评估,得出项目的规模估计值。

经过规模估计后,软件系统建设经费需求基本确定,把它作为签订开发合同和成本控制的基础。

2.2合同管理

软件项目在列入年度计划并进行规模估计后,应该进行开发实施,这时候一般有两种选择,要么按传统方式下达任务给军队内部的科研院所进行立项开发,要么委托专业软件公司进行开发实施。军队内部开发具有管理方便、费用低廉等优点,但也有诸多缺点,如何进行选择呢?要提高软件开发能力,必要的软件开发环境是基础,必须对软件开发环境投入大量资金。对企业而言,可以将软件开发环境的建设,尤其是软环境的建设(软件开发过程的改进和自动化软件工具)认为是固定资产投资,该投资收益于今后的软件开发工作中,不需要当作即期费用来处理。但在军队,尤其是后勤业务部门,这样的投资数量大、重用度小、经济效益低,而且不符合社会分工的要求。借助开发商,有助于加快开发进程、提高开发质量、规范开发管理、确保后续服务。

选择开发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和直接签订合同采购,4种不同的采购方式按其特点来说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一般而言,在项目采购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压低物资价格,帮助采购方以最低价格取得符合要求的工程或货物;并且多种招标方式的合理组合使用,也将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2.3成本核算

软件开发完成,通过测试验收后,还应该在综合计算管理费、利润、纳税等基础上确定软件开发的最终成本。(1)因为军队后勤软件系统使用覆盖面广,涉及业务、层次、单位比较复杂,初期的需求分析往往很难彻底、精细;(2)军队内部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在软件开发及过程中,开发单位往往要进行一些与软件系统密切相关,但又不应包含开发之中的一些技术和保障工作,这些因软件开发而起的支出在开发单位自然要列入开发成本;(3)由于军方的需要而提出的对技术方案、开发时间节点的调整等,也将影响开发周期和成本投入。这些过程中调整导致对软件开发成本的影响,必须在开发结束后进行审结确定。

成本核算最主要的就是要搞清楚开发单位对软件系统整个开发过程中投入的有效人力、并预测在后续服务中需要投入的人力情况。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包含:①提交源代码。源代码是软件系统最主要的成果,也是核算重要的基准。②提交文档。经过软件系统完整的开发周期,按照软件工程标准形成了规范文档。分析这些文档,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软件系统开发的工作量,进而确定人力投入成本。③工程监理纪录。项目的监理纪录忠实、公正地记载了开发过程所发生的情况,因此必须分析工程监理纪录,确认过程中的需求变更、技术调整、连带工作等。④开发合同。软件系统开发合同是双方责任和义务的基准,也是成本和争议基准。

基于这些材料,进行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①源代码统计。统计源代码行数,搜集软件开发环境对应的社会平均生产能力数据,计算得出软件系统初步人力成本。②文档分析。分析提交文档,整理出软件系统最终提交的功能点和复杂因子。视文档的完备、规范和复杂程度,在从文档和源代码的数据中选择一个作为计算基准,另一个作为调节因素。③监理记录分析。分析监理纪录,对比确认开发单位提交的变更人工投入成本,并可从中分析开发单位在各个阶段的实际投入、工程管理水平和诚实程度。④综合平衡。基于上述3个步骤综合获取的人力投入,结合软件开发合同和一些必须考虑的军队特色因素进行平衡,形成项目的最终价格。

经综合平衡形成的开发经费数额,具有公正、精确的特征,但这个经费数目与软件开发合同有差异,还有必要和开发单位进行沟通,以最终确定结算经费数量。因为初期的规模估计和成本核算都是有科学依据和准确数据基础,数据之间不应该有很大的差距,有差距也都能将道理讲清楚。

3绩效评估

每个信息化项目都会有一个具体的成本,包括硬件成本、软件成本、实施的费用、后期使用和维护的成本等,但在还不完全规范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忽略或轻视了后期使用和维护的成本,从而最终造成拥有总成本的失控。对现有系统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升级方案及深化应用方案,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必须持续进行的重要任务。

信息化绩效评估主要包含3部分内容:软件系统应用状况评估、实施效益评估和实施经验教训总结,分别从技术层面、经济角度和管理角度进行效益评估。

经过宏观成本控制、微观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等多个环节,可以科学、有效地对软件开发经费进行科学的计算和估计,从而科学、公正、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可望促进我军后勤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上一篇:HTM L5 Web WOrker技术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校园网智能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