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樊家油田馆三段伴生气的综合利用

时间:2022-09-19 04:30:48

浅谈林樊家油田馆三段伴生气的综合利用

[摘 要]油气田存在丰富的伴生气资源。轻烃回收装置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油气综合利用水平,开展伴生气轻烃回收工艺技术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要探讨的就是关于原油伴生气回收利用技术在林樊家油田的应用。

[关键词]油田气 伴生气 林樊家油田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380-01

一、 绪论

伴生气又称为油田气,它的组分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氮、烃等,是与原油同时储藏在地层深处的一种能源。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油田对这部分能源没有能够有效回收利用,多采取排放、燃烧的处理方法。而伴生气的排放与燃烧对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国家对能源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浪费治理整顿力度的加大,对于合理回收利用该部分能源已是当务之急,也是国内能源长期持久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公司在该地区有生产油井40余口,伴生气多就地排放,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更是对资源的极大地浪费。

二、林樊家油田伴生气概况

2.1 林樊家油田伴生气储量概况

林樊家油田地处山东省滨州市,尚店以西、里则镇以北,林东馆三段1995年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48×104t,天然气储量0.57×108m3, 天然气主要以伴生气的形式采出。

2.2 林樊家油田馆三段伴生气的利用损耗概况

林东馆三由于油稠、地层出砂严重。由于生产井分布零散(如图2.1),全部采用单井上储油罐,罐车拉油方式生产,由于不是密闭流程生产,单井产出的伴生气除少部分用于解决原油加温及生活用气外,其余的伴生气就地排放。目前在建的林东馆三集输系统,没有原油稳定和伴生气处理装置,伴生气仅用来做锅炉燃料,多余的只有放空。未稳定原油进入储油罐储存,在常压状态下会有大量伴生气挥发出来,散发到大气中。

2010年随着林东馆三水平井热采方案的实施,该地区原油产量大幅度上升,伴生气量也不断增加,责任管区也已采取部分措施,区块月燃煤消耗由320吨/月减至97吨/月,月节电2万余度。

由此可见,林樊家油田馆三段现阶段对伴生气的利用十分有限,大多就地排放,造成浪费及污染,可利用原油稳定结合伴生气回收系统改善此问题。

三、林东馆三伴生气的回收利用

3.1 伴生气回收利用调研

地处林樊家油田林东地区有一个小型天然气处理厂,主要进行套管气的回收再利用,成品为压缩天然气,工艺流程如图3.1所示:

各单井来气经管汇后进入分离器脱除水及其他杂质,分离出来的干气经压缩机压缩后直接进入气罐。

该厂收集8口井来气,天然气日处理量2000m3。小型分离器成本约1.5万元,小型压缩机成本约20万元。工艺流程简单,收益高。

3.2 针对损耗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对于边远零散井,应尽量采用可利用伴生气资源的集输工艺,例如:采用多功能储油罐集油,可将伴生气分离出来作为原油加热燃料;气油比高的可以考虑采用微型燃气发电机为集输系统供电等。

对于计量、接转站应考虑密闭流程,可以考虑采用多相混输泵将多余伴生气与原油一起输送到联合站处理,同时也可解决联合站锅炉冬季燃料不足的问题,当然也可以考虑在接转站设置燃气发电机热电联供,利用剩余伴生气为接转站提供电力与热水。

在联合站中,常采用立式油罐储存油品。在油罐内,原油的蒸发损失严重,特别是在储存未稳定原油的常压固定顶罐内,除了大、小呼吸损耗外,还有闪蒸损失。从全国各油田油气损耗调查测定情况看,油罐蒸发损失约占总损耗的40%左右,可采用油罐烃蒸气回收工艺来减小这一部分的损失。

大罐抽气法工艺流程如图3.3所示:压缩机自油罐中抽出气体增压至0.2~0.3MPa,并经冷却、计量后外输至烃油回收装置处理。为了确保罐内压力在允许范围内,该工艺一般设有超压放空和低压补气流程。

油罐烃蒸气回收是利用原油在油罐压力下的微分汽化来收集挥发的烃蒸气的。由于立式固定顶油罐所能承受的压力变化很小,故其脱气效果很差,往往是随着原油在罐内储存时间的加长效果逐渐变好,因而油罐烃蒸气回收只能作为原油密闭储存、防止蒸发损耗的一种措施,不能作为蒸气压较高的未稳定原油的稳定处理方法。油罐烃蒸气回收装置不仅可以回收净化原油罐的烃蒸气,而且对老油田改造,实现原油密闭处理也有现实意义。

四、结论及存在问题

经过技术理论分析及相关调研,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林樊家油田东区馆三段的伴生气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可考虑在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达到伴生气的开发利用。

责任管区需结合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Y6186-1996《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并完善相关设备、站场的安全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蒋洪,刘武.原油集输工程[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 曾自强,张育芳.天然气集输工程[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3] 蒋洪,朱聪.小气量低压气轻烃回收工艺方案研究.西南石油学院

学报[J],1996.第18卷第2期

[4] 夏春山,武显春,王鉴等.油田轻烃的加工及利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上一篇:探讨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与设备维护 下一篇:淤地坝管理运行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