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健观点矛盾怎么办?

时间:2022-09-19 04:13:44

冬季保健观点矛盾怎么办?

冬季是从每年的立冬开始,直至次年立春的前一天截止。古语有云:“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也就是说,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皆阴盛阳衰,万物都潜藏阳气,“寒”成为冬季的“主旋律”,对人的生理机能和身体状况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养生保健在此时便显得格外重要。冬季的保健观点很多,但仔细看来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些观点相互矛盾,让人无所适从。只有认真辨别真伪,才能让健康真正获益。

多睡VS少睡

相较于其他季节,冬季的日照时间较短,再加上气候寒冷,有些人经常会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只要条件允许,便想懒洋洋地赖在床上睡觉。不过也有人认为冬天睡得太多不利健康,应该少睡。那么到底是多睡好还是少睡好呢?

正解:“冬眠”的想法听起来的确不错。由于冬季缺乏阳光,人们经常打盹犯困,这是正常现象,早点休息也没有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睡眠。相反,睡得太久反而会使人变得更加困倦萎靡,或者不停发呆。当然,睡得太少也不利于保证充足的精力和体力。视个人情况,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即可。

收敛精气内养VS冬季锻炼可耐寒

有些人认为冬季万物封藏,人也应该收敛精气内养,便不太敢像其他季节那样进行身体锻炼,担心运动会增加着凉感冒或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过也有人认为冬天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对健康有益。

正解:冬季锻炼的确可以提高人对气温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但年龄大的人在冬季锻炼一定要“留有余地”,运动量过大会导致出汗过多,造成阳气的耗损。另外冬季的气温低,人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关节活动能力减弱,宜选择轻松平缓的运动项目,以免造成关节韧带损伤。运动前最好能喝点水,冲淡血液,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穿得多VS穿得少

为了防寒,很多人在冬天都会把自己包裹得像只“肉粽”,认为穿得越多,身体就会越暖和。不过,也有人认为冬季应锻炼身体的耐寒能力,没有必要穿得太厚。那么到底应该穿少一点还是穿多一点呢?

正解:其实,我们所穿的衣服本身并不会产生热量,它只是起到阻止外面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形成对流的作用,使人体热量得以保存。如果冬天穿的衣服过多,不但会削弱人体的御寒能力,也会抑制人体调节体温的相关机能。所以,冬季穿衣太多或太少都不适宜,只要达到适宜的厚度即可。

冬吃萝卜夏吃姜VS冬季吃姜暖胃暖身

我国很早以前便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的提法,似乎夏天才是吃姜最适宜的季节,冬季吃姜并没有太多的保健功效。不过也有人认为姜能发散风寒,冬季吃姜可以起到暖胃暖身的作用。那么冬天到底是吃姜还是不吃姜呢?

正解:冬季的气候干燥,对于一些湿热体质的人来说,不宜多吃姜等辛味之物,否则容易上火。而对于肺气虚的人来说,适当吃姜既可养阳益气,又不至于太过燥热,还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不过在选择辛味食物时,最好选择姜、葱、蒜,少吃辣椒。

分人进补VS全家共补

冬季进补不仅能恢复身体正气,还有利于祛病除邪,有些人因此喜欢在冬季用药材煲汤给全家喝。但也有人认为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身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进补方案。那到底哪种方法更有道理呢?

正解:实施药补时,对于药材的量和进补持续的时间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具有补气功效的黄芪,如果用两片黄芪煲汤,然后全家四口人一起喝,肯定起不到什么效果,因为每个人摄取的黄芪剂量实在太少。更重要的是,不见得每位家庭成员都有气虚症状,还是应视人而定。

冬防过敏VS冬季无致敏原

众所周知,春季是过敏的高发期,很多人认为冬季花草凋零,几乎不存在什么致敏因素,也就没有必要刻意地防过敏。但也有人认为冬季人们即使待在室内,也会暗藏不少过敏风险,不可放松警惕。

正解:美国哮喘和过敏基金会的一项统计显示,冬天室内过敏症的情况十分高发,有五分之一的过敏症是发生在冬季,尤其是那些因为冬季天气寒冷而很少开窗通风的人群。实验显示,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而仅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种之多,如果再闭门关窗,室内空气质量会进一步变差,大量的细菌、病毒、霉菌、二氧化碳和灰尘积聚在空气中,大大增加了过敏症的风险,咳嗽、鼻塞和喉咙发痒是较为常见的过敏反应。

冬季滋补靓汤好VS老火汤易致痛风

有些人在冬季喜欢自己煲一些滋补汤,认为经常喝既能补益身体,还可以暖身。但也有人听说冬季喝老火靓汤有可能会引发痛风,因此不敢轻易喝汤。

正解:只有长期过多地摄入含嘌呤高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豆制品、红肉等,才会导致血液里的尿酸浓度增高。如果只是用萝卜、排骨、菜干和鸭来煲汤,汤内并不会有很高的嘌呤含量,引起痛风的几率也相对较小。其实即使是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也不会吃一点就患上痛风,只有长期大量摄入才会出问题。

自觉补水VS避免夜尿少喝水

冬季人们大多待在室内,活动量减少,出汗也较少,跟夏季相比,一般不会出现口渴的情况。再加上冬天的夜晚气温低,有些人不想因为喝水造成起夜,打扰睡眠,便主动减少了饮水量。不过也有人认为定时自觉补水应该养成习惯,不管冬季还是夏季。

正解:冬季人们虽然很少出汗,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也相应减少。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天需要摄入的水量大约为1600毫升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因为人每天呼吸就要消耗300毫升的水,出汗需要700毫升,排便至少100毫升。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形成血栓。冬天自觉补水不但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还能加快新陈代谢,起到御寒作用。

和衣而卧VS裸睡

因为冬季天气寒冷,有些人在睡觉的时候不但穿着绒衣,甚至连袜子也不脱掉,以为这样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暖和一些。不过也有人习惯在冬天脱掉所有衣物,裸身而睡,认为这样可以更彻底地让身体的温度散发到被子里,暖和得更快。

正解:冬季穿厚衣、穿袜子睡觉貌似很暖和,实则不然。首先,和衣而眠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汗液蒸发和血液循环,造成人的体表热量减少,这也是很多穿衣睡觉的人反而会感到寒冷的原因。另外,人在睡眠时身体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的次数减少,肌肉的反射运动和紧张减弱,和衣而眠会让身体处于紧绷状态,妨碍身体休息。脱衣而眠则可以让人消除疲劳,有利于各个器官恢复机能和状态。

补阳VS饮食清淡

很多注重冬季进补的人都习惯吃一些牛羊肉,认为这种饮食养生方式可以大补元气,强壮体质。但也有人认为肉类进食过多对健康无益,应以清淡饮食为主,“萝卜白菜保健康”的观念在今天也同样适用。

正解:“补”是相对于“虚”而言的,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存在个体差异,对于体虚的人来说,“补阳”不失为一种调节机体平衡的方法,但对于普通人,甚至还有点阳亢的人来说,在冬季大量进补滋腻厚味的肉类,有可能招致上火或其他有损健康的状况,还是应该区别对待。尤其是一些原本就患有“三高症”或是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更是应在冬季管好“入口” 关。

舔嘴唇保湿VS润唇膏保湿

冬季空气干燥,有些人会出现嘴唇起皮,甚至开裂的情况。为了加以缓解,大家便采取舌头舔嘴唇的方法来保湿。但也有人说这种方法并不好,倒不如涂一点润唇膏更有效果。

正解:用舌头舔嘴唇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嘴唇变得湿润和舒服一些,但由于人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嘴唇上,待其中的水分蒸发掉之后,嘴唇反而会变得更加干燥,更容易起皮。所以适当涂一些不含色素及香味的润唇膏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另外也要定时补充水分,从身体内部解决缺水的状况。

上一篇:为什么中医在国外才更纯粹? 下一篇:应用技术型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