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团学骨干培养研究

时间:2022-09-19 04:10:54

艺术类大学生团学骨干培养研究

摘 要:艺术类大学生作为一个人数庞大、相对特殊的群体,其教育管理通常成为高校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艺术类大学生中团学骨干的培养便成为关键。本文立足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将情感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提倡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并提出了与艺术类团学骨干相适应的创新培养模式和梯队培养模式。

关键词:艺术类;团学骨干;教育管理

艺术类大学生作为一个人数庞大、相对特殊的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优势和特点,相应地,在教育管理和团学活动中也可能会出现自由散漫、个人主义、眼高手低、脱离实际、固守陈规、缺乏创造等问题。本文立足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将情感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提倡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并提出了与艺术类团学骨干相适应的鼓励创新培养模式和梯队培养模式

一、当前艺术类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1.情感丰富、个性自我,但组织团结性不强

和普通文理专业教育相比,艺术类教育无论是从专业设置、教学环境还是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因而艺术类大学生整体上也呈现出个性独立、内心敏感和喜爱单独行动的性格特点。他们不喜从众,喜欢独立思考,创造力丰沛;他们好恶分明,求新求异,敏感浪漫;他们热爱挑战,擅长单独行动。他们是大学生中活力充沛、创造性较强的一个群体。但这些性格特点也造成了他们过于理想主义、脱离实际、我行我素、缺乏团体意识的问题。因此,在艺术类团学骨干的活动中,要格外注重集体主义和团队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团学骨干协调处理好团学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使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实现有机统一。

2.实践能力相对较强,但也容易眼高手低

艺术专业的高考考试特点致使许多艺术类学生高中开始就经常离开校园,到各地参加专业考试或者在外写生练笔,这使得他们比普通学生更早接触社会。一旦进入社会,他们就展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但由于艺术类学生实践往往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和强调自我发展,容易眼高手低、自我陶醉。在实践中容易脱离现实,而对于问题和挫折心理准备不足,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3.受教育模式束缚,创新能力存在局限

由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晚,高考艺术生应试模式及大学艺术生教育模式讲究循规蹈矩和规范化培养,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艺术类大学生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范围往往局限于自己专业之内,缺乏更宽广的视野和持续创新的能力与动力。

二、艺术类团学骨干培养的目标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基本特点,要探索建立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团干教育的突破口,需要国家、社会、各高校及具体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同心协力。学校方面,要树立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同时明确团学骨干培养的各方面具体目标。

1.加强艺术类团学骨干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

要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针对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性格散漫、行为缺乏约束力的情况,重视情感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制度管理与情感教育相辅相成。在工作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经常与学生交流,努力和学生取得心灵上的认同,从而使艺术类团学骨干对团学工作的本质――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的协调一致达到更高层次的觉悟和理解,自觉将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融入团学活动的实践当中。

2.提高团学骨干实践能力,建立健全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艺术类团学骨干的培养,应当结合艺术类学生的性格和学科实际,重视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努力挖掘和深度发展艺术类学生的气质、爱好和潜能。针对艺术类学生干部组织纪律性不强的特点,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学生骨干管理制度,这样不但能严格规范学生干部的日常行为,而且在团学组织中能形成一种高效务实的团队氛围。为使学生骨干的考核更趋合理公平,可以制定《团学组织学生干部考核制度》等量化考核措施,作为考核学生干部的有效手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因而要树立多元视角,因材施教,引导团学骨干积极参与各种学生社团,开展志愿者活动,参与假期社会实践等,如此艺术类学生才能真正提高实践组织能力,成为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人才。

作为教育管理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艺术类学生干部的个性,对艺术类学生干部进行差别化管理。针对学生干部的不同个性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交流沟通形式。针对学生干部不同的价值取向,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尤其要注重个性与集体的协调与融合,加强学生干部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在让艺术类学生干部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同时,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3.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打造创新型团学骨干队伍,培养团学骨干的创新性思维和执行能力,使他们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文艺作品慈善拍卖、迎新晚会等。一方面要满足艺术类学生对于创新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为艺术类学生施展创新能力提供宽广的平台。

三、艺术类团学骨干的培养方法

1.探索有效机制,对团学骨干规范培养

采取团学骨干梯队培养模式,即现有人才发挥作用的同时,进行该批人才的接班人的培养和锻炼。团学骨干是联系师生的桥梁,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枢纽,其素质高低对学院管理工作的落实有深刻影响。团学骨干的梯队培养模式可以有效避免人才供应不足,保证了团学骨干的顺利交接。在团学骨干梯队的建设中,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发挥情感沟通对于梯队凝聚力的促进作用,制订共同的奋斗目标,使整个团学组织形成务实高效、团结进取的氛围。二是确定培养的关键人才,新生团干作为团学工作的主力军,应从入校就开始培养锻炼。三是对梯度人才定期考核,使人才流动更加顺畅。团学骨干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因而要注重考核,及时淘汰能力不足的学生,提拔出色的学生。四是要建立完善的量化考核和奖惩制度,这样才能提高团学骨干的积极性,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团学骨干可以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如果该团学骨干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可授予其优秀学生、团部之星等荣誉称号,也可将团学骨干的工作绩效折成一定的分值纳入到学校的考评项目中。

2.科学指导,鼓励创新培养模式

创新意识是团学工作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团学骨干队伍也要注重培养团学骨干的创新意识,鼓励团学骨干以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开展工作,鼓励他们的求异思维和质疑精神,鼓励他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结合实际的具体工作,运用理论知识,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构建具有创新性的团学骨干队伍要从如下方面进行:

一是意识上的自觉,团学骨干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具有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切实提高创新工作方法的能力。

二是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在校园内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摄影绘画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文艺晚会等,这样既可以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和活跃,又可以在其中宣传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如何协调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如何看待一些重大的社会政策和现象,等等。在开展这些活动时,要尽量分配好因学生差异性造成的多元文化需求,也要尤为重视微博、微信、文化类APP等新媒体的力量,它们作为大学生最喜欢的媒介工具,势必能在校园文化品牌树立中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

三是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平台。例如,可以成立大学生文化艺术团,吸收艺术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积极加入,下设流行乐队、民乐队、舞蹈队、绘画小组等分团,辅以专业教师加以指导训练和定期检验,表现出色者,还可予以一定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能够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四是可以引导和帮助优秀团学骨干申请建立艺术工作室,依托院校创业孵化基地,切实提高艺术生的实践能力。至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纰漏和不成熟的地方,学校及老师都应给予指出和帮助,由此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勇气。

综上所述,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团学骨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由此也造成他们在团学活动中会出现自由散漫、个人主义、眼高手低、脱离实际、固守陈规、缺乏创造等问题,但是只要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建立鼓励创新的团学骨干培养模式,就能够不断克服以上问题,使艺术类大学生团学骨干的能力不断提高,队伍更加坚实可靠。

参考文献:

[1]郑陈超.艺术类大学生团学骨干培养的关键与模式[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4):194-195.

[2]牛馨.高校创新型团学干部培养途径的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王丽彬.艺术类高校团学工作的思考[J].学园,2015(10):48-49.

上一篇: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54例临... 下一篇:助产士孕期营养指导对49例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