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天分和自信成就你的人生

时间:2022-09-19 03:19:19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关心的大问题,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成长的过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给孩子什么样的帮助,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我家三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说说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习惯成就未来

我们有一个女儿,对孩子从小就很注重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孩子0~3岁的三年,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常言道“三岁看到老”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刚出生的孩子,对这个世界是陌生的,他们的所有习惯和意识都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当然在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意识,不要忽略孩子自身的发展特点,例如,在我女儿还在月子中的时候,我们就把色彩艳丽的气球,玩具挂在她的头顶上,她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这些色彩,这对她的色感培养有很好的作用,4个月以后,我们让她玩玻璃球(跳棋子)锻炼她的手指活动能力,健脑益智,家中贴满了看图识字的图片,每天指给她看,读给她听,唐诗、宋词不管她能不能听懂,空了就念给她听,没有目的,没有要求,只是一种习惯的培养,带孩子上街玩耍,不忘记指着路边的数字、符号“教她”。这一切都是在孩子3岁前,潜移默化进行的,当然还有很多生活习惯也是在这三年中开始培养的,所以我女儿一直是大家公认的“乖孩子”从小学读到高中毕业,在2009年以666分的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都好像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她读书从来不辛苦,初中的三年,也就是在初三的最后一个学期,睡觉超过了9点。作业从来不用我们操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值得家长关注的问题,在初三毕业的时候,女儿中考561分,当年镇海中学分数线563分,2分之差让她与镇海中学失之交臂,交钱借读,还是另想办法,最后为了女儿的心理健康,我们选择了华茂的实验班,让孩子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给孩子一定独立空间,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成绩的好坏与习惯有密切的关系,现在的孩子智力差距是不大的,但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习惯对孩子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天分需要引导

2006年的8月突然接到老父亲的电话,要把哥哥的儿子送到我这边来读初中,理由是小学毕业考数学76,语文83,因为成绩太差在老家找不到合适的学校,这样我们的家庭就多了四个成员,父、母,还有哥哥的儿子和妹妹的女儿。对于这个侄儿,过来后我才发现,他很喜欢玩游戏,基本没有做作业的习惯,他的班主任老师对他的评价是“思维习惯还在幼儿园大班”。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任性、调皮、自以为是、个人中心主义等等太多的坏习惯,他都拥有,但是这个孩子聪明,接受能力强,单纯,可塑性也就较大,在学习方面主要是没有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所以对待这个孩子,我的想法就是,首先要从内心树立他的信心,记得他初一的第一个国庆节,数学老师给他们布置了20道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题,10月1号那天,因为没有安排外出,我就说,你用45分钟去做这20道计算题,怎么样,他说,没有问题,很高兴的开始做题,30分钟后,20道题完成,我一检查,错了14道,我说:“你再花20分钟去检查吧”他看看我,也不知道姑妈的深浅,虽然有点不开心,但是还是去做了。15分钟后,14道错题纠正了7道,还不错,我又说“你再用10分钟去做这错了的7道”没有想到的场面发生了,他大声的对我说:“我都给你做了2遍了,你还要我做”,我当时一愣,但是马上用非常严厉的口气对他说“如果这10分钟这7道题还不能做全对,我就让你每道题炒50遍”他被我的气势吓住了,乖乖的去了,12分左右把最后7道题全部做对,这时候,我开始对他说“你是一个考重点大学的料,今天的20道题,姑妈一道也没有教你,你最后全做对了,但是这个过程,却给你带来了痛苦,你本来一次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就是因为你的不用心,而做了三次,如果6年后,你考不进重点大学,就是你的习惯和你的自以为是害的,你从2000多公里的贵州来到宁波,不是为了来害自己的吧?”从此后,对这个侄儿的教育,我的前提是,在不伤害孩子的自尊的前提下,肯定他的天分,纠正他的不良习惯,培养他在学习方面的自信,经过2年多的努力,2009年回贵阳参加中考,考进了重点高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协助他发现自己优势,孩子的进步一定是在不断的自我认识过程中才会取得的,强加的东西是没有动力的,所以天分需要引导。

三、自信需要培养

侄女的性格比较外向,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对学习的自信是远远不够的,她很喜欢说自己是天才,对于喜欢称自己为“天才”孩子,大部分内心的深处是不自信的,甚至是自卑的。但是,她的自尊心很强,表现欲望也很强烈,易受伤害,在学习中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往往因为内心的不自信,又很难达到她所希望的高度,所以就形成了表面不认输,但是内心自信心不足的性格,对于这样的孩子,绝对不可以以考试成绩来论成败,更不能讽刺和挖苦孩子,对于他们更重要的是:协助他们慢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真正的优势,取长补短。现在的孩子,智力不会相差多少,但是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对于每一次的考试,要与孩子一起分析考试成败的原因,经常用鼓励和肯定的语言与她交流,只有在她自己真正找到自信后,学习才会有真正的动力,今年侄女回到老家,也顺利的进入了重点高中。在宁波的5年学习时间中,建立侄女发自内心的自信心,是我最感欣慰的,自信将会陪伴她一生。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要用分数论成败,不要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你的孩子,心理健康,情趣培养,自信心的建立,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会面对挫折……等等人生所要经历的,家长都应该一起与你的孩子面对,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最重要的。学习成绩的取得,也就可以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中,水到渠成。

上一篇:谈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下一篇:中职学校美术教学创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