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时间:2022-09-19 02:25:29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课是各门学科中最富于民族性,最能启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富于爱同主义思想内容的一门学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文道统一”的原则,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祖国的壮丽山河、灿烂文化,对祖国人民的勤劳智慈、高尚品德、革命传统,产生无比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从而生爱国之情,立兴国之志,有报国之行,竟开精神文明的花朵。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同主义教育过程中,利用语文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课程既有突出的思想教育性质,又有典型的审美情操的功能,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它们在塑造中学生的人格、性格、思想、灵魂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效果,是一门使人终生受益的学科,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机械的操作与训练,而是要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其中所蕴涵的做人的道理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学生的心里,也就是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所以,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包含着大量的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爱祖同、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篇章,教师应该注意到作为知性结合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发白内心的、基于自主自由的爱的意识与能力。这种爱与能力分别集中体现为对同胞的给予能力与为同胞承担责任的能力。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

我国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爱同主义教育土壤深厚、素材丰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大量的涉及到爱国主义的素材。在新课程条件下,中学语文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在语文教学中深入挖掘并允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的基本思想感情。

大量同学经典以及关于历史人物的篇章无一例外都内含着爱国主义的内容,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尤其是关于历史人物的篇章,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初中生青春期英雄崇拜的心理需求,是爱同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人点。例如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着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

大量的描述我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的篇章同时展现着中国的大国风度,在中国走上复必之路,走和平崛起之路的过程,无疑可以激发初中生的爱同热情。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

大量的现当代的文学经典和历史人物、历史建筑,也暗含着爱国主义的精神。例如,著名现代作家鲁迅、闻一多、老舍等人,更是以他们的优秀作品真切地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激情。

纵观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瑰丽篇章,无不渗透着作者热爱祖国,关切人民的激情宏志。我们在教学中只要精心品评,因势利导,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受到陶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一)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认识

所谓“整合”,就是不要把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同语文因素割裂开来,生硬相加,而是和谐地统一起来。要做到和谐统一的整合,就应该全面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片面处理。例如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占用语言训练的时间,会降低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同主义教育,会不会偏离语文课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要求,从而把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或思想教育课。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

(二)加强教学手段的创新与运用

叶圣陶在《读书和受教育》里说:“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在教育来学的人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应该紧扣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联系实际,遵守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坚持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做到在情景欣赏中渗透、在相机提示中渗透、在词语品析中渗透、在情理探究中渗透、在任务评价中渗透。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意识的培养

加强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正确认识。教师是道德楷模,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爱国主义,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并正确运用到教学当中去,而不该忽略它。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和优秀传统,这种传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民族进取和进步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需要的。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初中是青少年所受的基础教育,而基础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同家的末来、民族的未来,因此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确保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尤其不能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政治课、历史课的任务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允分利用好它们。

上一篇:数学教学的创新思维 下一篇:活动元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非智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