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高中物理的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9-19 12:22:45

简谈高中物理的教学有效性

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理综课程中非常有难度的一门课程。要普遍提高高中生的物理成绩,就必须重点分析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就从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意识的培养以及高中物理教学理念的创新等方面,来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有效性

物理学科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关联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运用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物理,也只有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探究物理,才能真正学会物理、理解物理,并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及改进

1.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应由被动向主动转换

目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被动的单向式教学为主,整堂课教师都在不停地讲解,学生都在不停地记笔记;教师进行课题的演示,学生在下面机械地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程序来做。整个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来进行的,而正是这种由教师督促、由教师引导的被动教学模式养成了学生依赖性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想着重提升物理的课堂效率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物理课堂的教学方式。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物理的学习要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改变学生依赖教师指导的学习习惯,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参与者、协作者,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现状,实现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简单来说,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一定的课堂情境下,学生通过自身以往的学习经验,对物理知识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其中,课堂情境是指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环境,也是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将实际问题与物理问题相结合的媒介。而只有各种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有利的课堂教学情境,以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例来进行课程的有效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同时,要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开阔思维,将各自学习的心得进行互动交流,让他们逐渐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利用物理思维来授课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有一个普遍现象——“听课的时候完全懂,做题的时候不会做”,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学生的解题思路,还限制着教师的授课效率。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摸清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因此,教师在授课中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方法,从学生逻辑思维的引导出发,提高学生物理解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模型思维法是基于物理学中难以分析和研究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它旨在通过对物理实际问题的抽象化,透过表面抓住本质而得出一种可以反映物理本质特性的假设思维。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中有指出,所有物理理论规律都是对相应物理模型的刻画描述,也就是说物理习题也是按照相应的物理模型来构思的。而对物理问题的求解过程就是依据对应的物理模型、运用抽象化的物理思维去解出结果的过程。

二、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

1.以实验情景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每个物理课题都离不开实验。也正是物理学科的这种特性,使得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也变得浓厚。比如,在讲授“振动中的能量——共振”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有关共振的三个实验:第一个是挂在竖直弹簧下的砝码在自由振动;第二个是挂在竖直弹簧下的砝码在水中自由振动;第三个是挂在竖直弹簧下的砝码在受迫振动的实验。然后,教师可让学生依据预习过的课题内容进行思考,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现象的提问意识。

2.以错误的经验来诱发学生提问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通常会受到生活常识的影响。比如,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现象,对着某个静止的物体发力,物体会移动,学生在潜意识里就会有这样的认识:力是使物体移动的原因。我们可以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引用这种假象,通过课本知识与所看到事实的相违背之处来诱发学生去争论。只有在这种双向思维的冲突下才能激起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进而更有欲望地去学习物理知识。

3.以知识体系的构建引出学生提问

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对旧知识的回忆,与新知识进行相通,并且构建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以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差距为媒介来引出问题,这种以知识体系构建来引出问题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还能提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构建物理知识体系,让学生的物理知识更加牢靠、扎实。

三、创新综合优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物理的教学规律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授课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优化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课堂教学气氛真正的活跃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既要考虑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所具备知识的差异性。但是,教师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以高中的教学理念为主,只有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剔除,才能从本质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有效性无非有三:规避传统的教学理念;以物理学科特点以及学生之间差异为前提;以综合优化的教学方式来改革。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物理课程的授课效率,实现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秦丽娜.《如何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考试周刊.2012(17).

2.何文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科教育.2002(5).

3.顾建新.《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教育探索.2010(2).

上一篇: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儿童节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