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在笔尖

时间:2022-09-19 12:21:05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一直都比较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有关“读写结合”的研究,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有了“小练笔”的身影。但是怎样提高“小练笔”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对阅读教学课堂中的小练笔提出本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力求使小练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练笔;实践

感悟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写一些片断,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课堂小练笔拥有很多优势,譬如内容集中,篇幅短小,材料随意,而且降低了习作难度,能在无意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小练笔的“身影”出现在了阅读教学中,就如一缕清风拂过,给语文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笔者从事语文教学的课堂小练笔实践,深切地感受到课堂小练笔这种新的读写结合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习作水平的提高。

1、课堂小练笔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众所周知,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也证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而课堂小练笔恰恰较好地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去展示个性化,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思维空间,从而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与习作水平。

2、课堂小练笔是摆脱目前学生各种习作弊端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仍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普遍存在说空话,瞎编,无病等现象。再加上我们现在的习作练习往往局限于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习作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的次数比较少,这样又势必会造成教学与作文脱节。小练笔选题的角度小,材料更贴近生活,思维空间大,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即使是平时习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写起来也像模像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容易从小练笔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对习作也树立起了信心。

3、课堂小练笔是促进和深化阅读教学的好方式。

小练笔是以课文内容为写作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紧随阅读教学,有利于阅读教学的深化进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而不是牵着学生进入教师自己的思维模式中。小练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内涵,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也使得语文课堂由原来的单调变得妙趣横生,激发起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最为重要的是找到读写结合点,并且写的内容要为文章中心服务。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恰当的运用,从而发现教材中潜藏的教学价值,选择恰当的时机,安排合理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练笔,练习效果会必定让人满意。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目的性训练:

(1)、有情可诉时练笔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它通过那些感人至深、富有真情实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世间的美好感情,传达着为人处世的真挚、分享等思想,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学习这一类文章,在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小练笔,让他们把心中的千言万语凝结成优美的文字,用笔尖记录自己的情感历程。如我在执教《给予是快乐的》这篇文章时,在深入感知课文,学生都被深深地感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师:老师真替你们感到骄傲,你们有那么深刻的感悟,老师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深深地被打动了,写了一首诗,请大家来读读。

一束淡淡的鲜花

一句暖暖的叮咛送出的是无限的关怀,

表达的是无尽的关爱汽车上,

一位两鬓苍苍的老奶奶走到我跟前她,

紧握着扶手,身子不停地摇晃。

我起身,毫不犹豫地,请她入座。

她冲我微微一笑那一刻,

我明白:给予是快乐的!

伸出你的手,别人握住的是力量展开你的笑,别人感受的是阳光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一定也曾为帮助过别人而感到快乐,请你拿出笔,把中间四行换成自己的经历,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好吗, 在课文学习的铺垫下,在我创作的那篇富有感染力的短诗指导下,学生们将那些记忆深处的情感体验,用五彩的语言,在纸面上凝结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其实像这类的文章有很多,在《开天地》一文的教学中,我在文章的最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啊,我多想——”正因为有了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以及学生看到了大千世界美好的景象,一句句精彩的话语跃然纸上。

(2)、行文精彩处练笔语文书本中,有很多文章可谓文质兼美,读着这些精美的语段,欣赏这些飘扬的文字,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妙语,也让他们的遣词造句能力有了提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的第4段非常经典,课文中对兵马俑的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这个环节,我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语言的模仿练习,效果很好,短短的时间内,学生在文本语言的例文学习中,在课件提供的众多画面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丰富多彩的内容,真是妙语连珠:“有的兵俑,身披盔甲,手持长矛,严肃地站立着,似乎正准备随时赶赴沙场。”“瞧,这个兵俑,一脸沉稳,气宇非凡,这也许是位英勇善战、胸有成竹的将军吧!”“看这一排弓弩手,整齐地半蹲着,箭已上弦,等上级一声‘放’字,那箭便齐刷刷地离弦而出……”通过这一次的练笔,学生不仅很好地学习了精彩语言的表现,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片段,更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了兵马俑的栩栩如生,暗自钦佩古人那过人的智慧。

以上只是教学中随机练笔的几种方法。总之,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适时适度的小练笔,既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独特作用,更对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发挥着持续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作用。这些言语实践所带来的欣喜,定会令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浅谈与新课改相适应的高中英语作业设计 下一篇:在文化的传承中语文教师要注意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