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外包“忠”“效”难两全

时间:2022-09-18 11:22:56

情报外包“忠”“效”难两全

“棱镜”计划曝光后,爱德华·斯诺登穿梭军队、情报机构与私营情报承包企业的经历引起关注。有人发问,情报外包的确多快好省,但若最高密级的监视项目系统管理员都能随意泄密,外包是否弊大于利?毕竟,私人企业雇员不是宣誓效忠国家的公务员,如何指望他们“忠效”两全?

情报外包在美国绝非新事。在华盛顿,时不时都能在各种场合碰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博思艾伦、科学应用国际公司(SAIC)等咨询企业工作,年纪轻轻却有花不完的现金,说起具体工作职责则语焉不详。那么不用怀疑,面前站的很可能就是为钱打工的“间谍”。

美国情报承包商的出现有特殊背景。多年来,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等机构都有自己的电脑专家、密码破译员和数学分析师,负责截取、解码和分析来自各种渠道的通讯,和私营领域一直“井水不犯河水”。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个人计算机、高速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让因循守旧的情报界无所适从。情报工作,尤其在电子技术相关领域的外包就此开始。

2000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决定开始大量使用私营承包商。一年之后,“9·11”袭击发生,美国情报机构急剧扩张,经费逐年递增。十年间,情报与安全关联企业已成长为庞大的产业。

2007年,一名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官员透露,情报部门大约70%预算流入私营部门。按照2013年情报部门约800亿美元预算估计,私营情报承包企业本财年的政府合同额达560亿美元。

这一巨大产业的中心,位于华盛顿附近马里兰州安妮·阿伦德尔县的米德堡美军基地。基地内有国家安全局等多个情报机构总部。在米德堡外方圆10英里之内,则是大量依靠情报机构合同生存的企业。据《华盛顿邮报》的一份调查,在米德堡附近的“国家工业园”内,有超过250家私营企业在681个地点开展涉及最高机密的工作。该工业园占地约115公顷,有成排的玻璃覆面办公楼,里面的驻户除了诺思罗普·格鲁曼、通用动力这些军火巨头的“分号”,还有博思艾伦、L-3通讯公司、CSC这样的咨询与信息技术企业。

调查显示,大量被称为“绿牌”的雇员在这里频繁出入,他们拥有最高密级,可凭绿色证件进出各情报机构,同挂着蓝色门卡的公务员区分开来。根据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的报告,去年全美共有48.3万私营企业雇员属于“绝密”等级,有这一密级的公务员为79.1万人;还有58.2万私营企业雇员属于“保密”等级,有这一密级的公务员为270万人。

令人咋舌的数字一向很少引起外界谈论。原因在于,情报外包与美国“小政府”理念的深度契合。尽管有着世界上花费最高、规模最大的军队与情报部门,美国政界却对“小政府”百年如一日地迷恋,情报外包与该理念不谋而合,原本的应急做法逐渐成为常规,且规模日益扩大。“小政府”支持者喜欢情报外包,在于雇佣私人企业可在短时间内扩大政府急需的情报能力,且省去了雇佣公务员所需费用,更不会造成机构臃肿,一旦不需要这些服务,可立即撤单走人。

算盘打得精,美国政府却忽略了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在忠诚度、纪律性等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斯诺登事件后,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戴安娜·范斯坦、众议院领袖南希·佩洛西都隐约表示,应对情报外包设立界限。

但是,此番呼吁能否落实是个疑问。且不说价值数百亿美元产业本身的巨大政治能量,仅看其为情报机构大小官员们提供的各类获利“旋转门”,就知其是一汪深不见底的“浑水”。前总统克林顿时期国家安全局局长迈克尔·麦康奈尔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公退下来后,先在博思艾伦干了10年,后于2007年到2009年在小布什政府担任国家情报总监。如今,他任职博思艾伦副董事长,主管网络部门。根据博思艾伦去年8月的文件显示,除股权外,老麦过去3年平均年薪约为105万美元。据雅虎财经报道,2013年1月至6月间,此公仅行使股权,就已坐享180万美元的收入。

未来,忠诚与效率如何平衡,将拷问美国情报产业链。

上一篇:“棱镜门”的政治学分析 下一篇:无声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