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

时间:2022-09-18 11:12:33

浅谈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水资源的利用也是越来越多。然而水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就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 循环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量是非常大的。当前,全球都面临着资源紧缺的挑战,我国亦是如此。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是人们及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城市化的建设中,水资源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城市化建设中循环利用水资源就显得极为关键。

一、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分析

1、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

水是生物起源的发祥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是维持和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膨胀及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由于水资源总量有限,水资源匾乏己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世界人口仍处于不断膨胀阶段,据统计,世界人口在进入90年代后每年的增加的人口虽已降到8100万以下,但并未缓解总人口的增长势头,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末全世界人口可能达到100亿以上,水资源供给形势非常严峻,而由此引发的水资源的争夺将可能直接导致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因此,如何解决水资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关乎国际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己经没有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的水资源和充足的水环境容量,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扩张,使得我国水资源的利用量已经逼近水资源的可供给量,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维护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要采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将传统的对水资源的线性利用模式变为闭合的循环使用模式,增加水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使用强度,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通过各个环节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还能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匾乏的问题,还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水循环经济是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进而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方式

1、城市雨水综合利用

城市雨水利用是指在城市范围内,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和利用,其利用方式主要包括:(1)经过简单收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2)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时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3)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雨水的利用可以分为雨水直接利用(回用)、雨水间接利用(渗透)、雨水综合利用等几类。

2、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是根据各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情况,进行人为的、有目的的调配,最终实现水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我国水资源“南富北贫”的特点,为实现水资源的跨流域调节提供了可能,通过全国范围的跨流域调水,重新合理配置水资源,有利于缓解与解决部分地区资源性缺水的问题。为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科学确定调水量,研究工程配套、筹资方案,建设管理体制、水价政策和运营模式等。目前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南水北调”战略工程,实现了水资源的自由南北调配与东西互济,可以基本改变我国北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从总体上缓解我国的水危机。而对于调入水资源地区来讲,跨流域调水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以节水为基础,这是进行地区间水资源再分配的基本原则。

3、城市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是水资源循环利用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方式,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不是经过一次性的使用便排向自然界,而是将不同生产环节中排出的水,直接或经过简单处理后再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新水的用量。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了75%以上,而我国除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外,大部分城市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仅为30%-50%,有的城市甚至更低。现在一些缺水情况比较严重的城市正在加大重复用水的研究和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环节对水质的要求不同,而经过一些对水质污染不很严重的环节的排出水,污染程度较轻,不经处理或经过简单工艺处理即可投入再利用。中水回用系统将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之后再次使用,可以节约大量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回用中水主要用于冲厕、浇灌花草、清洁道理、清洗车辆或基建施工、设备冷却、工业用水及其他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需求。中水回用有赖于技术和工艺的改进,通过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可以加大中水回用力度,从而可以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三、加强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具体措施

1、建立完善的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法律体系

建立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规定符合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要求的水资源制度是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在立法时要明确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指导思想,把提高城市用水效率作为目标;从法律角度规定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制度体系;通过设置合理的管理执法体系保证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法律的严格执行,以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完善水价收费标准

针对我国城市水价不能反映城市水资源价值的问题,我们应该完善城市水价构成,改变水资源费的征收方式,将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纳入供水成本,让水价能够充分体现城市水资源的资源性和稀缺性,满足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从而促进城市用水主体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在实践中供水企业可以根据水质的不同,来源的不同对不同的水制定不同的价格,实行不同水质不同价格的“区别水价”机制。对高品质的饮用水可以实行高价位,对经过处理的污水,达到回用标准的中水实行相比较饮用水较低的价格。

3、逐渐实现清洁生产模式,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

清洁生产是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的重要措施,是坚固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的双赢策略。这既是对传统污染治理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也是实现环境保护和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清洁生产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譬如,对于居民生活用水,可在家里使用节水容器来减少水的浪费,或尽可能多次重复使用,例如用洗菜或洗衣服之后的水冲厕所等方式加大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强度,从而起到过程中控制水的使用量;对工业用水,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各行业、各流程之间的水循环利用组合形式,如可用生产产生的中水进行设备冷却,然后再用于道路除尘等。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清洁生产模式如下图:

4、转变城市供排水规划理念

要保证城市水资源规划符合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就要转变城市规划理念,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融入城市水资源规划理念中。实现城市水资源规划不仅仅为城市供水用水排水服务,还要为实现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合理的城市水资源规划体系。

结束语

总之,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参考文献:

[1]徐丽. 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研究[J]. 才智,2009,14:38.

[2]田岳林,李汝琪,李建娜,安鸣,刘旭. 城市水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及体系构建[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06:157-162+181.

[3]高颖. 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J]. 给水排水动态,2013,03:28-30.

上一篇:浅谈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 下一篇:浅谈城市广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