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9-18 10:47:04

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考试作弊现象却是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深化大学生个人道德和诚信教育、加强考试管理、改革考试形式、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作弊作弊原因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新特点

(一)作弊手段多元化

由于社会的进步,作弊工具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过去的手写小纸条发展到利用手机短信传答案;由过去的考场交头接耳到无限设备传送答案,还有个别的找替考。考生利用作弊设备的隐蔽性,监考人员很难发现,增加了监考工作的难度。

(二)作弊面宽

当前学生考试作弊范围较过去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就学生来说,考试作弊以前是高年级和毕业班的学生居多,而现在有的学生在大一就开始作弊;就学校来说,无论是一般高校还是重大名牌大学,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未杜绝作弊。

(三)考前作弊和考后作弊

考前作弊主要表现在考生在考前通过命题教师或相关人员提前得知考试内容;考后作弊主要表现为考后找批卷教师求情或送礼,甚至动用一些社会关系给老师施加压力,最终达到提高成绩目的。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各种错误的心理。第一,虚荣心理。有些学生考试作弊不是为了过关,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便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第二,侥幸心理。大学生都知道考试作弊是学校严令禁止的,但是有些学生还是甘愿冒险,认为只要作弊手段隐蔽一点,就不会被发现,认为自己不会那么的“倒霉”。第三,学生的从众心理。有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很努力,考试很认真,但成绩却没有不学的学生成绩高,这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动力。认为作弊是一个既有效又省力的捷径。第四,怀疑心理。有些同学对自己信心不足,想通过核对答案或翻看书本等手段来验证自己做题的正确性,主要是表现在对自己没有信心。

2.缺乏是非观念与道德观念。由于从小家庭、学校包办过多过细,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是与非、对与错不加分析,不以考试作弊为耻。有些学生并不是主动参与作弊,而是碍于面子对提出无理要求的同学帮助一把,给传答案,当,成为被动作弊者。

3、过级的考试压力。英语、计算机等科目已成为衡量评价学生优劣的指标,而且大多数学校都将英语和计算机的等级与学位挂钩,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为了考试能够过关,一些学生不惜以身试法,抄袭或是请人代考。

(二)客观因素

1.社会的不良风气。考试作弊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对事情考虑简单、盲目乐观、自控能力弱,极易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

2.考核方式单一。考试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检验方式,但并不是惟一的衡量标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从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可见,只是一味强调成绩,已严重制约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3.监考教师执行不力。监考教师要求不严的班级该课程考试成绩明显好于监考教师严格的班级,作弊成功的学生该课程成绩好于同水平的同学。这样的不公平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作弊的行为。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解决对策

(一)深入诚信教育,树立正确观念。不管何种心态的考试作弊行为,都集中反映了考生不诚实的一面,“考试作弊”违背了做人最起码的原则。因此,遏制大学生作弊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应放在首要地位,必须从学生的思想上消除由于客观和主观造成的错误认识,才能杜绝学生在考场上作弊。首先,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深度,从大学生的思想深处,强化其道德观念,真正从思想上培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加强考试管理,实行有效监考。监考教师使考试作弊的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害怕严厉的监考教师。所以,监考教师认真负责是杜绝作弊的有力保证。在考试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作弊,立即做出处理,这样既教育了学生本人,也给其他想作弊的学生敲响了警钟。

(三)改革考试形式,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目前个高校的考核方法单一,不能全面、准确的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检查评价的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考核方法。除闭卷笔试外,还可适当采用开卷、口试、实际操作等形式。同时,将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能力培养的目的,要让学生知道考试分数不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唯一标准,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作为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视,更是对严肃的学术风气的亵渎;作弊者不仅丢掉了学习的机会,更丢掉了人格中的诚信。诚信考试、拒绝作弊是大学生责任心的一种体现,也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严守考试纪律,抵制不良考风,从自己做起,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还考场一片纯净的天空,为自己塑造一个诚信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陈贵虎.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社会透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9).

[2]谢文新.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起因与防治[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

上一篇:外墙聚苯颗粒保温系统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下一篇: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