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准根雕艺术选材的研究

时间:2022-09-18 10:39:27

如何精准根雕艺术选材的研究

摘 要:根雕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盘根错节、造型各异的树根在多项操作下变为造型优美、质地精良的成品,属于艺术价值的直接体现。对于根雕艺术而言,材料是保障,技术是关键,只有有了好的根雕材料才能够为后续操作提供帮助。在材料选择方面,如何获得、如何处理都需要每位根雕艺术者切实掌握。本文基于这一情况,简单阐述了根雕艺术中材料选择的重要性,了解了获得根雕材料的几种途径,对能够用于根雕的几种材料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材料选取后的后续处理方法。旨在为根雕艺术提供理论依据,提升根雕作品艺术价值。关键词:根雕艺术;材料选择;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J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20-02

根雕艺术取材范围较广,在表达方式上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根艺造型,另一种为根艺雕刻。根雕爱好者对质地坚硬的树根进行形状上的创作,突出其特征形成雕刻亮点。在选择根雕材料时,应尽量选用枝杈多、根盘缠绕的树根,以表面存在自然形成的孔洞为佳。在人们对树木的砍伐背景下,树木上部主枝无法正常发育,因此根部生长情况较好,常见盘绕在地下石头之间或生长在石体中的树根,便于根雕创造者灵感的激发。根雕艺术要想做好构思以及后续处理,首先应了解材料选择的方式、要点以及对材料的准备工作,才能够为艺术创作提供灵感。

一、根雕材料选择途径

根雕是一门艺术,要想创造出优秀的根雕作品,首先应保障材料的选取效力。若材料本身质地较差,则无法创造出高层次作品,化腐朽为神奇的事件几率并不高,材料的形态、质地对根雕成品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人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根雕材料:

(一)山村农家

山村农家通常会在上山砍柴或下工回家时带回一些树根用作柴烧,其中可能存在一些生长年限较长,适合作为根雕材料的树根。在选择时数量较多,选到有价值的树根几率较大,且在价格方面不会像专业根雕市场上原材料价格那样过于昂贵。另外,由于山村农家获取树根并未花费金钱,因此在其淳朴热情下,有时会将树根无私贡献出来,节省根雕经济成本。

(二)荒地挑选

一些荒地在需要开垦时,会清理出较多残留树根,这些树根多为没有遭到破坏、完整性较好的树根。在经过开垦地皮所有者同意之后,可在其中挑选满意的树根。在挑选方面,根艺应保障弯曲有致、盘根错节,表面可存在隆凸臃肿或孔眼情况,便于日后在进行根雕时找到创作灵感。一些树根表面较光滑,没有突出性标志物,在创作过程中无法有效找到灵感,且创作出的根雕作品会存在无法吸引眼球、没有点睛之笔的缺陷。因此在自主选材方面,创作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比较直的树根,若造型奇怪、弯曲程度大的可酌情选用,帮助作品提升视觉效果。总之,选材上应遵循“不厌其弯、但嫌其直”原则。另外,树根上若存在疤痕等看似难看的缺陷,只要经过精心雕琢,同样能够成为一件好的根雕作品,其疤痕还可能成为两点,选材者应在选材时多方面考虑树根将来的雕琢方向,切忌将优秀材料埋没。

(三)登山采掘

山体中树木数量庞大,其中不乏一些已经枯死的树木。去深山中寻找树根是采集根雕材料的主要方式,也是最基本方式。在采掘者自主挖掘过程中,虽然会付出一定辛苦和努力,但这种收集树根方式效果最优。登山采掘的材料完整性较强,且采掘者可根据树根原本样式将其挖掘出来,对树根的损伤较小,之后进行雕琢构思时思考范围也更大。在登山采掘时,采掘者首先应注意自身安全,尽量不要去挖掘位于悬崖壁上或土质较松软地段的树根,避免出现危险;其次,挖掘时应广开地槽,将树根尽量保留,尽可能减少毛细跟的损伤,避免在创作时限制了联想思维的发挥。

(四)河水冲根

在夏季,上流泥石流、洪水暴发时,常会将上游树木或是已经死亡树木残留的树根冲入河中,一些树根在经过河水的冲刷后表面泥土会被自然清洁干净,一些可能会被河水带入河床上。待河水倾干,树根便会暴露在河床上或在河滩两边石头上。根雕艺术者不应忽视这一材料获取渠道,在河水冲根中不乏一些形状怪异、盘根交错的树根,属于根雕上乘材料。

二、根雕材料选择

在众多根雕材料采集方式中,并非所有树根都能够作为根雕原材料。树木的种类、年龄、生长环境都会对质地产生影响。根雕由于需要在树根上进行切削、打磨等工作,因此需要质地较硬的树根。另外,根雕成品用途的差异性也会影响到原材料的选取。目前根雕材料主要使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荔枝木

这种荔枝木是常绿型乔木的一种,是无患子科类植物。荔枝木质地坚硬,是上乘木材且在对抗酸性腐蚀方面效果较好。荔枝木在雕琢过程中即可感受到其坚硬的质地,适合将成品作为家居,例如一整套荔枝木桌椅等。相对于红木而言,荔枝木在造型上盘绕程度更强,因此成品通常让人过目不忘。

(二)樟木

樟木又叫做香樟树,能够从中提炼出芳樟醇、樟脑油、樟脑等物质。正是由于樟木的耐虫蛀特点,这一材料通常被用做家具制作,例如衣柜等,在其自身散发的驱虫香味下,衣物放在樟木衣柜中不必担心被虫蛀。樟木木质较密,纹理天然且规整,使用年限较长,不容易出现裂纹或折断现象。樟木多出现在我国长江流域,在山谷中时常发现。好的根雕作品在樟木选择时均采用整块百年以上良材,在不做任何拼接下雕刻为成品。樟木根雕成品在油漆后色泽美丽,还具有驱虫及净化空气效果,可作为馈赠亲友首选。

(三)缅甸黄金樟

这种材料同样属于樟木的一种,是缅甸三大国宝(柚木、玉石、黄金樟)之一。缅甸黄金樟成材时间在50年以上,硬度高且不容易产生磨损。由于其生长缓慢,根部含有较大铁质与油质,从而保障其形态的稳固性,并达到防潮防腐防酸碱效果。缅甸黄金樟在打磨抛光之后会由于光合作用呈现出金黄色,适合将其雕刻为精美工艺品。

(四)檀香木

檀香木质地坚硬,色泽为红色或黑色,纹理细密。其生长速度慢,5年一轮,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系称“帝王之木”。商周以来,紫檀即为车辕及宫廷上好家具材料。据史料记载,紫檀先从安南(今越南)进口,明后期,明皇朝为显示宫廷尊贵,曾从南洋进口大量紫檀藏入皇宫。到清朝开始,用紫檀制作各类家具。明代紫檀家具传世极少,进入清代紫檀逐渐成为宫廷新宠,紫檀家具几乎为宫廷所垄断。檀香不仅具有防蚁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清血抗炎的功效。檀香对身体也有抗痉挛和补强的功用。目前檀香木根雕多用于雕刻大型艺术品。

三、材料准备要点

在根雕材料准备完毕之后,对树根需进行初步处理,为日后根雕做准备。材料选择如上述内容所说,不同用途的根雕所需材料要求也不同。对材料的处理时艺术创作的保障,目前处理过程多为修整、去皮、干燥等,保障树根在雕刻时不会因质地问题影响到雕刻质量。

(一)根雕工具材料准备

1、树根采集工具。之前说到,采集树根的方式较多,大致上可通过购买或自行采集两种方式得到原材料,在自行采集方面,采集工具主要有锯子、铁锹、斧头以及榔头等。在遇到深埋在土壤中的树根时,可使用这些工具将树根大面积挖出。

2、雕刻刃具。对树根进行雕琢需要使用到的刃具种类较多,有半圆凿、平面刀、斜角刀、圆凿等。这些工具的使用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操作雕琢应使用专业工具,避免由于工具选用不当影响雕刻质量。

3、磨砂工具。磨砂工具的使用主要在于雕刻品即将完成时进行的后期修饰工作,工具种类有砂纸、什锦锉以及半圆锉等。对于一些不必要棱角,根雕者不应使用小刀等利具消除,而是应该采取磨砂方式让其更为圆润,避免刀具使用不当将本成品变为瑕疵品。

(二)对树根的修整

树根在修整前,根雕创作者首先应在脑海中存在一个创作基本概念,了解目标树根在雕刻后能够创作的初步样式。换言之,雕刻者内心应存在模型,对手中的树根可以创造成何种造型需做到心中有数。

对树根的修正只需简单处理即可,在了解到树根大致雕刻方向后可将过长枝杈截去一截便于放置,但切忌随意去除,以免影响到后续灵感的发散。修正可在将没有作用的部位去除后,按照构想将其规划为目标成品大致样式,确保不会影响到后续创作。

(三)树根干燥法

在将树根收集之后,却要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将树根纹理中参杂的真菌、腐烂物等不净物质去除,以便于在日后雕刻中打磨与修整。干燥的过程不应选用太阳暴晒,应尽量采用阴干方式,以免在太阳暴晒中原本存在裂纹的树根表面裂开影响后续创作效果。

若希望根雕成品具有古色古香意境,可在树根干燥过程中使用草木灰熏烤,需注意熏烤应在去皮操作前进行。具体熏烤方式如下:选取普通杂草,在草烧尽之后将树根埋入到草木灰中熏烤,此时需注意不要有残存火星。等到树根完全干燥之后,可徒手将其表皮剥去。将表皮去除后的树根为黑色,在表面处理上色之后树根可形成类似于古董形式。

(四)去皮

在去皮方式上,主要有刀具切削以及浸泡两种方法。采用刀具将树根表面切削可能会损伤树根纹理,且对于一些质地较松的枝杈可能会将其不慎切断。相比之下,浸泡方式对木质纹理不会造成破坏,但可能会影响到树根坚硬程度。

1、切削去皮法。在树根干燥状态下,使用专业木头削刀将树根表皮去除。去除过程中手感一定要轻,耐心仔细的将表皮削去,尽量保持树根原本纹理状态。这种去皮方式适用于已经经过干燥且准备雕刻的树根,在创作过程中可能某一疤痕影响到了整体美观性,此时可对树根做较深层次的切削。

2、浸泡去除法。将需要雕刻的树根浸泡在容器中,使用清水即可,无需另加药剂。浸泡时需采用全身浸泡,确保树根整个在水中,可使用重物将树根压在水中。浸泡时间大约保持在半个月以内,根据树根表皮厚薄程度调整浸泡时间。浸泡过程中应每两天观察一次,在浸泡第十天后观察时间变为一天一次,若发现树皮已经脱落可适当减少浸泡时间。

浸泡后续处理分为两种方式,根据表层质地针对性选择。第一种为待树根表皮逐渐脱落之后,使用小榔头轻轻将表层树皮敲击至自然脱落;第二种为晒干操作,用小刀将其翘起。第一种处理方法适应于表层较薄的树根,在榔头敲几下不会对表面纹理造成损伤。第二种处理方法适用于皮质较厚的树根,在晒干后,树根表面皮质会自动起壳,用刀轻轻一撬表能让表皮自然剥离,在浸泡+敲击无法有效将表皮脱落时适用。

四、结语

在时展下,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均逐步提升。根艺作品作为艺术品的一种,已经逐渐融入到居家生活中,为家居装饰增添了一份古朴色彩。根雕作品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多方面,本文主要从材料上着手,根据材料选择、处理等方面将原本无用的树根变为一件艺术品。根雕艺术家应做到“巧藉天然要贯穿于创作始终”,在拿到一块根雕原材料时,尽可能让其艺术价值充分发挥,通过雕琢让树根成为生命体,将艺术表达得淋漓尽致。总之,根雕创作首先应确保材料的有效选择,在精良材料基础上发挥雕琢工艺,创造出更多优秀根雕作品。

参考文献:

[1]孟泽林.浅谈根雕艺术的选材[J].科技信息,2011(07).

[2]吴建锋.关于根雕创作与市场扩展方案研析[J].大众文艺,2011(04).

[3]刘春迎.痴迷根雕乐逍遥[J].华北电业,2010(04).

[4]袁峰,钟茜.浅谈根雕[J].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2010(06).

[5]姚世奕.根雕艺术制作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2(04).

[6]湛蕙铭,周峰.根雕艺术的生态美学特征浅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02).

上一篇: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研究 下一篇:以趣激学,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