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动机直流调速的优越性及课程教学重点

时间:2022-09-18 09:05:15

浅谈电动机直流调速的优越性及课程教学重点

摘 要: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变频调速逐步得到了应用,有些院校认为变频调速逐步得到了应用,就把直流调速这门课程(或教学章节)删除,但是变频调速只能应用于调速,而对力矩是无法做到精确控制的,对于要求低速度、大力矩的场合,如轧机、造纸印刷、橡胶机械、光缆线缆设备等,直流调速的应用还是具有广泛性的,因而应当注重直流调速的教学。

关键词:直流调速 教学 重点

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变频调速逐步得到了应用,有些院校认为,变频调速具有调速的平滑性,且可实现节能降耗,因此可以取代直流调速,于是就把直流调速这门课程(或章节内容)删除了。可是作为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的晶闸管整流装置的直流调速系统,已向着大功率化、高频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直流调速系统的应用还是具有广泛性的。

一、直流调速低频启动转矩控制精度无法取代

变频调速只能应用于调速,而对力矩是无法做到精确控制的。其原因是变频调速用在高精度的场合,必须要带有一个脉冲编码器,而编码器的安装就是个问题。变频器拖动的电动机基本上都是鼠笼式的,一头负载,一头要有单独的冷却风扇,编码器一般要安装在负载侧,或是输出轴侧。由于减速机齿轮本身有间隙,就易产生检测误差,而在编码器安装时又产生一定的安装误差,这些都是不利于提高精度的影响因素。另外,变频器在解耦建模时,在一些计算中已经忽略了一些因素,变频器在运行时的某些状况下可能导致这些因素不容忽略,这也是导致控制精度降低的一方面原因。

直流调速的电枢和励磁不是耦合的,是分开的,这样对电枢电流和励磁电流能够做到精确控制。而在交流调速时,电枢电流和励磁电流是耦合的,是无法做到精确控制的,尽管目前的变频调速具有矢量控制,也就是运用现代控制理论,通过矢量转换,将交流电动机中耦合的电枢电流和励磁电流解开,从而对其进行控制,也就是仿真直流调速的原理,但是要做到相当于直流调速的控制特性还是很困难的。因此在轧机、橡胶机械、光缆线缆设备等要求低速度、力矩很高的情况下,直流调速的应用还是具有广泛性的。特别是现在可以采用的扩容技术,使得直流调速的应用空间比较大。

二、直流调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首先,调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广,易于平滑调节。直流电动机具有响应速度快,从零速度到额定速度能够维持额定力矩的能力,所以能够进行从零速到额定速度无级调速(力矩不变),其范围可达1:10000左右。而对于变频调速而言,如果进行无级调速其力矩是随着电动机的速度变化而变化的,一般当低于30Hz的时候运行就不稳定了。所以说直流调试比交流调速应用范围更广。

其次,启动、制动转矩大,易于快速启动、停车。直流电动机的转矩只与电枢电流和磁场有关,与转速无关。而交流电动机与电压大小有关,与定子和转子的间隙大小有关。

第三,过载能力强,能承受较频繁的冲击负荷。直流过载能力可达200%,而交流过载能力在120%。

第四,具有较强的机械特性,稳定性好。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在低频率的时候输出转矩很小,特性随着频率的降低逐渐变软,无法适应低转速高输出转矩的要求,而直流电动机启动转矩大,使用调压调速固有的机械特性不变,可以依然保持较硬的机械特性曲线。

第五,线路简单、控制方便。

第六,国内外控制方案成熟。

第七,控制系统总体造价相对低廉,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周期短。

三、直流调速教学的重点

基于以上所述直流调速的优点,在轧机、橡胶机械、光缆线缆设备、码头起重、纺织印染、造纸印刷等行业还是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的。因此,众多的企业需要这方面的维护保养人员,而这些人员除具有必要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这是因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调速系统从早期的分立电力电子元件结构(如晶闸管),朝着大功率化、高频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如MOS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和功率集成电路),从单一的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发展到集成触发电路和数字触发电路,无处不体现对维护人员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要求。因而在专业教学中,我们还应当注重直流调速的教学。

对于教学过程,笔者建议还是以简单的分立原件系统电路着手,逐步递进到集成电路系统,从单一的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逐步递进到集成触发电路和数字触发电路,使得学生循序渐进地充分理解基础原理,并把教学侧重点放在维护保养及故障检修环节,这样有利于使学生与企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作者单位:湖南潇湘技师学院)

上一篇:在技能全球化浪潮中起舞 下一篇:浅谈问题探究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