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网络危机教育模式的探究

时间:2022-09-18 09:00:23

职业院校网络危机教育模式的探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网络危机的新内涵的基础上对网络危机教育进行概念的界定,并针对高素质人才的特征对职业院校网络危机教育的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职业院校;网络危机;网络危机教育模式

一、网络危机的新内涵

网络的迅速发展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的各个方面,同时由网络产生的问题而引发的危机也越来越多。目前,网络所表现的危机正在从显性趋向于隐性,网络上传播的各种信息都在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西方学者认为:当代社会正处于“文明的火山”之上,人类已经踏进了风险社会的门槛。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积极参与者,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被网络上传播的信息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表现出从疑、非理性、情绪化、盲从的行为与网络心理特征,过分依赖网络上现成的信息很容易让学生们失去独立分析的思考的能力。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大外来的冲击。因此在学校开展网络危机教育、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危机意识更是势在必行。

二、网络危机教育的概念界定

基于对网络危机的理解,笔者认为网络危机教育是指通过开展专题教育,让学生了解网络危机,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处于危机当中,树立一定的网络风险意识,能够敏锐的察觉到危机的潜在。对在网络危机中受挫的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干预,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的应对危机,在危机面前保持镇静、乐观的心态,以及学会把握危机中的转机的能力。

三、职业院校网络危机教育模式的探究

要如何去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危机意识,培养的内容有哪些,要依据新时期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标准来探讨。只有这样,才可以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危机教育的开展进行比较准确的定位。杨果仁指出,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的特征是:渊博的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良好的自我意识以及崇高的心理思想境界。因此,职业院校网络危机教育的模式也应该按照这一标准来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网络危机知识的培养、网络技术能力的培养、网络危机意识的培养、网络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网络危机知识的培养

网络危机知识是有关网络危机的特征和类型、运动规律、表现形式以及网络危机影响程度、不同危机的处理方法等基本知识。网络危机类型很多,主要包括电子威胁类型,例如黑客、网络攻击、病毒的感染;物理威胁类型,例如硬件设施突然遭受破坏导致重要信息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内容威胁类型,例如社会上的一些敏感点出现在网上而引起一些人的共鸣,最后成为爆发点,特别是当这种网上舆情爆发并串联成为社会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动时,那将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其他政治问题。通过对网络危机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们能够了解各种网络危机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种不易察觉的网络危机的表现形式,掌握网络危机的运动规律,针对不同的网络危机及时找出相应的方法控制或者解决危机,以防危机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多的影响。

(二)网络技术能力的培养

当今时代是技术文化占主流的时代,新时期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要求学生既是知识型的人才,又是应用型的人才。网络危机与现实世界的物理危机不一样,具有明显的高技术性,这就要求作为网络世界参与者的学生们,只有掌握了相应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有效的及时的应对网络上突发的各种危机事件。在网络技术能力培养方面,教育者首先应该通过访谈或者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出学生们经常性遭遇的网络危机的类型,针对这些危机安排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们具体的应对策略和相关技术。

(三)网络危机意识的培养

所谓网络危机意识,具体表现为对网络危机的敏感性、判断力和控制力。网络危机意识的的强烈与否对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否更好的完善自我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这里所谈的网络危机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针对上文所提到的网络信息带来的隐性危机的意识培养,这一方面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对无意识信息的影响进行有意识的控制训练。网络危机意识含有网络信息认知、网络信息情感和网络信息行为倾向三个层面。网络信息认知是指对网络信息的感知和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网络信息的评价性的认知;网络信息情感是指人们多次从多方面感受网络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种持久、稳定、反映本质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和情绪;网络信息行为倾向是指个人在网络信息活动中欲表现出来的行为趋向,是网络信息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

对学生进行网络危机意识的培养,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维度出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感知到网络信息的价值;是否能够正确的评价网络信息;是否对网络信息和网络信息活动具有不同的体验(赞同感、反对感、焦虑感、无感觉);能否察觉网络信息对你的思维起到推进或者障碍的作用;是否具有端正的网络信息行为倾向和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四)网络心理素质的培养

面临网络危机带来的软硬件设施的破坏,学生们往往没有应对的心理准备,很容易产生不知所措、慌张的网络心理。另外,由于现在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网络危机的难以预见性,面对网络信息的冲击,普遍表现出从疑、非理性、情绪化、盲从的网络心理特征,这必然会影响学生们的网络信息认知能力、网络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网络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面对网络,具备正确的自我意识;网络活动中具备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的协调、控制能力;网络认知中具备选择、批判和评价的能力;网络危机环境中具备镇静、不慌张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网络交际和现实交往能力,人际和社会关系和谐。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网络危机意识和应对网络危机的能力,已经受到国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西方国家的网络危机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开来,然而在我国,长期和平的社会环境使民众危机意识淡薄,加之我国的学校都一直采用连续性的教育形式,即使有着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网络危机意识、开展网络危机教育仍旧是一片空白。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使得学生们的网络危机意识培养成为必要之事,本文对在职业院校中开展网络危机教育的模式进行探究,希望能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从而能够推动我国网络危机专题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武宇清. 我国高等院校危机管理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2]江小红. 高校校园危机的教育干预体系研究[D]. 江西理工大学, 2010 .

[3]李亮.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上一篇:太极拳与健康 下一篇:高校公体篮球教学中巧用四角传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