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

时间:2022-09-18 08:58:01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4)02-000-02

摘 要 中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到今天,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审计工作中,独立性一直是影响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辨别和审计结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增强服务对象对审计报告预期值的重要因素。失败的审计将直接招致会计师事务所内在价值及声望的降低,更加严重的后果是会导致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本篇从内部认知和外部机制方面分析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措施,以达到从根本上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提高审计价值和审计报告质量,规范审计行为,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 独立性

从早期西方国家率先实行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问题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探讨不在少数,鉴于我们国家独特的审计实践环境,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问题分析更具复杂性。

1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因素

1.1道德水平对审计独立性起着基础性作用

会计从业人员在探求自己益处的同时不能忘记在社会及家庭中需要担当的社会及家庭责任。当他们身处道德发展的这种双面责任境地时,会有不一样的反应及处理方式。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同时也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及教育学家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是从内心出发的,其发展过程分三个阶段,即放纵阶段、顺从阶段、开悟阶段。由某些道德冲突引发的道德认知改变也遵循着这种循序渐进的规律。他还强调对道德发展起较大推动作用的是社会环境。目前,在我国独特的审计实践环境中,注册会计师队伍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人尚处于初级的放纵阶段,没有相应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观念,这种道德和心理认知水平从基础上影响了其审计的独立性,从而听凭利益驱使,违反职业道德,提供虚假的审计结果,给各类报告使用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1.2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迅速增长。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已有5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美国是40000家左右。虽然数量上比美国少,但结构上并不合理。美国40000家会计师事务所,有世界级大所、国家级大所、地区性事务所以及小型事务所(雇员25人以下),而小型事务所占到95%左右,一般并不提供审计服务,只是为一些小企业和非盈利性机构提供会计、税务以及财务咨询服务。所以真正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仅有2000家左右,而我国5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几乎全部提供审计服务,这就造成了大家都想分上市公司审计这杯羹,势必形成恶性竞争,造成会计师事务所依赖上市公司生存的不利局面,自然,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注册会计师从公司利益“大局”出发,其审计的独立性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在这种恶性竞争的生存环境中,会计师事务所对员工的培训也不够重视或者说是力不从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大多靠个人的自觉培养与学习,也对其审计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1.3审计费用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首先,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是过低的审计费用。近年来,我国迅猛增长的会计师事务所,使得审计类行业形成了审计服务大于顾客需求的局势。面对激烈的竞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在审计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并拉揽相对较多的业务,通常采用低价进入策略,就是在事务所最初的几年中降低审计成本,同时希望利用较长的审计约定来补偿之前的损失。在过低的价格因素压力下,注册会计师就不得不减少审计程序和内容,以减少审计成本,最终导致审计结果质量的下降,毫无疑问这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其次,审计收费标准不统一会影响到审计的独立性。目前,审计市场上没有统一明确的审计收费标准,有的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水平主要取决于委托企业的的大小以及企业资产的多少;有的认为委托企业盈利越高,就应该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因此,一些注册会计师按一定比例的企业总资产进行定价收费,也有按照一定比例的净利润进行定价收费的,但更多的是通过商谈,与客户共同确定审计费用,这种定价方式往往缺乏依据,不规范也不科学,还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因为在付出同样的甚至相对更多的劳动情况下,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只得到了比其他事务所更低的劳动报酬,这也致使注册会计师们为降低成本而减少审计程序及环节,或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得不服从被审计单位高层管理者的意愿,这就标志着独立性的最终丢失,并很有可能提供虚假审计报告。

1.4委托方的审计意图与审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审计报告使用者包括股东、投资者、政府、公司高层管理者、社会公众等。委托方的目的意图与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产生了根本的矛盾。在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中,虽然都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真正拥有权力的还是公司高层管理者。他们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有一份“好看”的业绩报告,而并不想把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问题和困难公布于众,作为报告使用者的股东、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则希望看到真实的公司财务情况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高管很容易与注册会计师达成一致,对外提供一份对上市公司有利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或事务所自然也会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报酬,真正牺牲的是报告使用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机制不完善、不成熟。主要表现为投资者、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信息披露的不重视,对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和信息披露需求不足。大多数投资者都有一种投机心理,为了短期利益盲目投资,不考虑公司业绩,一有新股发行,便一哄而上。殊不知,非流通股和大股东所持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的多数,社会公众所持股份只占少数,控股股东和公司高管掌握着公司的决策权、经营权,决定着公司的命运,不重视公司经营业绩而仅抱有一种“从众”和“投机”心理,势必会载跟头、吃大亏。

1.5法制不健全、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造假违法成本低,且不易被发现。虽然,我国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为约束有相关的法律制度,如《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刑法》中都有相关规定,但都是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较重而对注册会计师本人处罚较轻,并且处罚主要是行政和刑事处罚,涉及民事责任的条款较少,不具体,操作性差,这就使得违法人员往往逃脱民事处罚,而对审计报告使用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得不到补偿。

2维护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措施

2.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引导

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是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行业内通过有意识地长期地引导和影响,才能逐步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广大注册会计师从主观上树立独立审计的意愿,摒弃过多的个人利益和想法,从而整体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可采取在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增加有关职业道德素质的内容,在教材中收录一些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切实达到正面引导、反面警示、强化教育、提高素质的目的。其次,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官方作用。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人员信息系统,全面记录每名从业人员的从业履历及诚信情况,利用每年的年审、培训机会,宣扬正面典型,通报反面案例,起到正面强化和反面警示的作用。

2.2加强政府引导与行政审批,规范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与行为

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审批与行业引导职能,逐步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合理定位,合理确定业务范围与利润点,用差异化战略代替价格竞争战略,形成我国规模层次分布合理的会计师事务所结构。

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要作用的同时,政府应加强行政审批,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准入门槛,合理审批事务所的经营范围,对于实力较弱的事务所,引导其面向小企业及非盈利机构,从事会计、税务及财务咨询业务,避免与实力较强的事务所开展价格竞争,走差异化路线,合理寻找属于自已利润点。对实力较强的事务所,引导其进行资源整合,走国际化、规范化服务路线,形成中国的“四大”,提高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国际上的声誉及威望。从公司的结构分布与追求差异化利润的源头上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2.3充分发挥中注协的行业监督与引导职能,规范行业收费标准

如前款所述,应引导各种层次的会计师事务所放弃价格竞争战略,转而采取差异化战略,找准本公司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合理寻找利润增长点。这样,既能保证公司的长远利益和持续发展,又能减轻企业经营和生存压力,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能按规定程序和内容独立实施审计,保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准确性。为此,中注协应充分发挥行业监督与引导职能,制订审计业务行业指导价,一定程度上规范行业收费标准,建立公平合理、健康有序的行业发展新秩序。

2.4完善证券市场机制,改善证券市场环境

基于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环境与机制。首要任务是要让更多的企业管理者了解到增加企业财务报表透明度的必要性,要让更多的投资者、社会公众放弃投机心理,看重公司业绩,增强对高质量的审计结果、信息披露的重视和需求。稳定的投资环境,需要监管者与投资者的共同维护。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形态相当于西方国家的早期形态,有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仍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干预引导。首先,要严格监控股票的发行,限制各种违规炒作和投机行为,指引投资者更多地关注公司业绩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独立性。其次,要加强信息披露。相对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目前的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范围及内容明显不足,企业管理规划中关于长期发展趋势的披露很少,致使关联方交易披露不足。证监会可以逐步提高对企业财务报告的要求,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内容,真正建立客观公正、全方位的社会监督体系,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5加强法制建设,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有法规制度,加大《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刑法》中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采取刑事处罚、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相结合的方式,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即取消其注册会计师资格,并终身禁入相关行业。民事处罚部分,合理估计审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损失,并据此对违法人员规定具体的处罚数额,切实提高其违法成本。从法制方面,促使注册会计师客观公正独立地实施审计行为。

总之,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是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监管机构、从业人员、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其客观公正独立地实施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稳定证券市场。

参考文献:

[1]黄晓波,等.基于审计市场需求视角的审计独立性缺失分析.财会通讯.2009(2).

[2]曹扬.审计独立性保证体系构建问题研究.时代金融.2006(12).

[3]要敬辉.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分析.经济论坛.2004(2).

[4]邓向华.加强会计人员的审计独立性.事业财会.2002(5).

上一篇:试析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关于天然气赋臭剂四氢噻吩使用、存放的几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