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6 23:09:19

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

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第1篇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1200万财务会计人员,近6万名注册会计师。然而,全球知名专业服务公司德勤咨询公司近日公布了一项国际调查发现,合格的会计师及财务人员日益短缺,特别是在东欧和亚洲,这种局面将会制约很多企业的外包财务业务。为拓展此局面,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获取在我国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与关注。面对越来越来越多加入注会考试大军的考生,本文特就此次考试作出相关总结,希望能对参加注会考试的考生有所启示。

一、良好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及合理的计划是通过CPA考试首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良好的心态心态在这里主要指四个方面:信心、努力、毅力。(1)信心。CPA考试有难度,这一点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大部分参加考CPA的人,除了学习,还有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担,每年每科10%左右的通过率,每年五科一次性通过的也就一百人左右,这充分说明了CPA考试的难度。但如果在没考之前,就有畏难情绪,成功也就比较难。正如一个跳高运动员,在起跳之前,首先要让自己的“心”先过杆。考试也是一样,首先应将自己的“心”先过去。毕竟,CPA的教材是国内会计类教材最为权威的,更新速度也是最快的,当决定报名参加CPA考试的时候,就需具备充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2)努力。CPA的学习,是一个努力刻苦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时间不断积累的过程。没有时间的积累,没有努力刻苦,通过考试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不要将其他类型的考试经验用在CPA考试上,也不要以为自己是天才。要想通过考试,一开始便不能抱任何的侥幸心理,一定要按照学习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去复习。唯有努力再努力,才有通过考试的可能。(3)毅力。对于学习的过程,关键是中间的备考过程。报名后开始学习的一段时间很努力,考试之前学习也会很努力,但关键在于学习过程之中坚持与否。人与人之间差别,往往是过程之中的差别造成的。学习很枯燥,也很单调。天气因素的影响,工作忙碌,家庭的琐事很多,朋友之间联络也不会少。除了自己“定心”之外,要取得家庭的支持,安排协调好工作,减少或者杜绝应酬。要想成为通过CPA的一员,需要自己的坚持,需要非常强的学习毅力。当然,适时的体育锻炼,必要的心里调节放松,也是必须的。要将学习视为一种习惯,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

(二)正确的方法方法正确,事半功倍。做任何事情,方法都很重要,学习也不例外。而CPA的学习,除了理解之外,更多的是需要记忆。所谓记忆,就是“过去的事物留在脑中的印象”。而CPA考试的记忆,唯有不停地去重复,才能将“过去的事物留在脑海之中”,也才能在考场上应付自如。CPA复习过程之中,需要不停地去重复再重复,不要以为看了一两遍的书就可以上考场,就能通过考试,除非能够做到过目不忘。参加CPA考试的人大多数是边工作边学习的,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方法就更为重要。方法有多种多样,因人而已。而检验方法的好坏,就体现在学习效果的好坏。每个人都有十年以上的学习经历,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学习方法。方法正确是通过考试的关键之一。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及学习能力加以选择安排。学习过程的每一环节,每一过程,都要想想学习的方法,切记“磨刀不误砍柴功”。

(三)合理的计划 CPA的学习,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从拿到书到考试,差不多140天左右的时间。从报名到考试,差不多160天时间。从学习开始,就必须订好学习计划。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长期,一是短期。长期计划就是整个学习备考的过程,只需要分成几个框框(即几个阶段),即教材辅材模卷三大块。如什么时候看第一遍书,什么时候看二遍书;什么时候做习题,什么时候复习习题;什么时候做模拟试卷,要订下一个时间表。短期计划就是针对每一框框的内容,订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建议学习计划可分为每周定好学习目标。计划不一定要很细,但要切实可行,而且初期要容易达到,不至于打击学习的信心。要根据自己学习的速度,学习的时间,及时调整计划,但基本上以长期计划里的框框为目标,要努力达到。也可以将平时所有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都记录在本子上。这样做的好处,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速度和进度,以便及时调整学习计划,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更利于监督自己,也可以要求家人予以监督。

二、教材、辅材、模拟试卷的选择是CPA考试通过的关键

(一)教材的选择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的指定教材是备考复习的关键用书。由于教材每年都会有变化,所以需要及时关注与掌握考试信息动态及时购买最新教材。教材要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看,次数不得少于三次。安排看书的时间点可以因人而定,属于学习方法的范畴。其实,看第一遍书是最花费时间的,第二遍第三遍时时间会越来越少,但是收到的效果却是越来越好。一般说来,第二遍与第三遍的时间之和与第一遍相等。每次看书时,对重点知识点(主要是新知识、自己以前不掌握的知识、考试经常考的知识点等)的划线,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标注。考试之前,其他事情都可以停止,但书还是要再仔细过一遍,重点就应该是最后一次看书标注的一些重点。

(二)辅材的选择一本好的辅导教材,对通过考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市场上的辅材种类很多,选择含金量很高的辅导教材是十分重要的,但辅导教材存在问题与不足也是常出现的现象,可以通过网上答疑和勘误表可以弥补此类问题,而且从答疑中可以加深问题的理解,巩固好知识点。如果一本辅材能包括以下内容,那就足够了:新旧大纲的对比分析、每章内容的框架、每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典型例题精析(含历年考题)、同步强化练习、答案详解,最主要的是后面四项内容,其质量好坏也在于此。充分学习好一本辅导教材就可以了,并不在于多(当然根据每个人自身情况而定,基础差一点儿的,可以多做一些)。但辅材一定要做两遍以上,而且要标注和记忆错误及重点的地方,复习的最后一阶段还要将错题及重点过一遍,记忆一下。只有如此,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否则两个月前做过的一次辅导教材,两个月以后几乎忘记完毕,就很难说有好的效果。因此与其用两本辅材,还不如复习利用好一本辅材。

(三)模拟试卷的选择模拟试卷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要模拟考场状态。计算题、综合题也要认认真真的去做,一句话,就是要当作考试去做。在时间利用上,要比考试缩短10到15分钟,一部分是用于涂卡的时间,一部分是模拟肯定比考场上状态要好。模拟试卷一般放在最后一阶段。与辅材相类似,间隔一定的时间以后,将错题及重点内容再复习一遍,可以放在辅材的这类复习之后。在模卷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含金量较高的,与考试重难点联系较紧密的。

三、有效地学习辅导有助于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参加学习辅导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面授班,一是网络教育班。关于是否要参加辅导班,还是因人而异。如果自学能力不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或者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参加辅导班;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倾向于选择后者(网络教育班),一是由于目前的网络教育师资较为权威,经验比较丰富,二是可以反复听,不受时间限制,三是可以免费答疑。不管是辅导教材,还是辅导班,都会强调每科的一些重点章节。其实在这一点上,考生要有正确的判断。所谓重点章节,其实是经常出计算题、综合题的章节,而客观题的分数各个章节相差并不多。而且对于计算题和综合题,即使你看书再认真,练习再多,考场上也很难保证你一定能拿满分。考试的通过与否,关键是客观题部分,关键是一些小章节。CPA考试每章都会出题,就客观题部分,每一章节都是重点。对于小章节,有时候才几页,内容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其实这才是拿分的关键。不要去相信什么重点,每一章、每一节都是重点。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CPA考试要做好三年左右的时间考过的心理准备。每次报名以两门为宜,最多不超过三门。会计一般与审计同一年考比较好,但这两门课程这几年的通过率很低,容易打击考试信心,税法与经济法要求记忆的比较多,最好分开来考,财务管理计算量比较大,与高等数学和统计学比较相关。如果准备考职称和注册税务师,前者一般是每年五月下旬考试,后者一般六月下旬考试,与CPA考试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目前网络上有很多会计论坛,可以免费注册一个,进去浏览其间有效信息与内容,及时了解考试动态,学习感想和学习方法,问题讨论等等。但千万不能沉迷于论坛,只能作为一种学习上的调节。考试考高分的人,不会是论坛上的高手。考试学习,是对每个人业余时间和学习方法的一种博奕。如果自身学习方法很好,每次学习的效果也很不错,CPA的每门功课的学习时间也不能少于100小时,而且是要坚持到最后。复习过程,在于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在于一两天的努力,一小段时间的努力,需要长期的学习恒心。考试之前的突击也是十分不可取的,反而考试前的三四天要减少学习时间,保证睡眠时间,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以轻松的心情走进考场。也有考试之前的突击复习,在考场上应用到的,但如果寄希望于此,那通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无论成功与否,都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情进入下一次考场,或者迎接新的挑战与选择。选择CPA,是为了改变自己,或者是为改变做准备。选择了CPA,就选择了一条艰辛之路,选择了一条成功之路。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努力,成功是必然的!

(综合整理 代娟)

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第2篇

一、命题规律总结

(一)试题的设计体现了相关学科的相互联系,即财务成本管理要求有良好的会计基础。侧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也重视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分析、应用、评价和综合能力的测试。如2003年计算分析题分配联产品加工成本要求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分配;2004年综合题要求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其项目构成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其项目构成;2007年计算分析题涉及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杠杆贡献率和权益净利率的计算和分析,2007年综合题涉及编制价值评估所需的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等,要求考生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报表项目和经济含义熟悉。对于以上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会计基础将很难作答。这一方面体现了今后注册会计师执业方向(除法定业务外的管理咨询);另一方面对非专业人士群体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设置了准入门槛,为注册会计师队伍输送、选拔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合格人才。

(二)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题主要突出了财务成本管理的重点,如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财务分析、流动资金管理、财务预测、企业价值评估、期权估价和成本计算等。

(三)试题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体现在试题的设计跨章节,知识的融合上具有一定的广泛度,这对非会计专业考生有较大难度。如2005年综合题第1题有关各类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分配和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等融合在一起;2007年综合题第1题把第三章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二章会计报表的改进,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中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和经济利润的计算,实体现金流量法、股权现金流量法和经济利润法下的股权价值的计算等结合在一起出题。

(四)试题在考核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测试考核实务操作能力,减少了对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测试,重视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能力的测试。在财务成本管理以及其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试卷上已经出现越来越多根本平时在教材上见不到的陌生题目,表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方向已经越来越贴近考查一种真正的能力,一种从书本提升到实际处理和应用的能力,而不是以往靠背书的能力。

(五)注重考查教材的新增和新变化内容。从财务成本管理考试以往命题的规律来看,凡是新增加的内容,历来是考试出题的重点内容。所以考生应加强对教材新增加和变化部分的理解和运用,这对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考试有很大的影响。如2003年教材第4章新增的关于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值的计算作为当年的考试重点考了两个计算分析题;2004年教材第10章新增企业价值评估一章中,考了3个计算分析题和3个客观题共计22.5分;2007年教材第2章新增改进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考了1个计算分析题;2007年教材新增第11章期权估价考了2个判断题和1个综合题共计19分。

(六)试题总体难度降低,但主观题题量增加。2007年主观题题量(计算分析题由2006年的4个题增加到2007年的5个题)增加,题量增加要求考生对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进一步提高,没有非常熟练的答题速度根本做不完。

(七)题目的条件更具有隐蔽性并充满陷阱。近几年的财务成本管理考试,试题中给出的条件,越来越侧重变形,主要是运用一种考生平时未见过的表达方法,将某一考点表示出来,所以大家要跟上出题者的思路,不能学死。这种出题思路,在2003年的考题中能非常充分的体现出来。例如多项选择题中的可持续增长率公式的变形;判断题中的赎回条款的考查;计算分析题第1题的“平均在15天后付款”,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们假设存货是均匀购入,款项也是均匀支付,所以,当期购货只需付现50%,下月付现50%。这些都是对原来解题思维模式的一种变化,如果学的不灵活就很难适应。大家要充分注意,其关键点还是要基础扎实,各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学习。

二、学习方法

在我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有朋友问如何学好财务成本管理,我的经验就是要把书本学透,把知识学活,达到一个较高的认知和思考水平。通过考试有3个要素很重要:毅力、方法、智慧。毅力就是强调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沉淀靠日积月累,不可一蹴而就,尤其是大家戏称的“注会魔鬼考试”,你一脚迈进魔鬼大门,就要准备打持久战,就要摸着黑一路勇敢坚毅地走下去;方法是强调学习方法要得当,如果方法得当会事半功倍,当然好的方法没有定论,因人而异;智慧是指是否具备注会考试应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或者说你是否适合这种考试,不是说人定可以胜天,你花了8年的时间考过去又有何意义呢?我们考过注会一方面是为了体现自身价值,但考虑更多的是希望把所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现状。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走适合自己的路,这是一个方向问题,否则会耽误宝贵的时间和青春。

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重要的是把它学活,要从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做过的习题中,概括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够独立解决财务问题。要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进入到有自己认知的主动状态。不能永远停留在只会做你见过的试题,而要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对。要想获得上述活学活用、应对考卷的能力,最根本最有效的就是刻苦学习。一些合理巧妙并且适合自己的方法与经验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绝不可以本末倒置,所有考生都在苦苦追寻一条最通畅、最快捷、最有效的捷径,但最捷径的路还是脚踏实地地看书、做题和思考。就具体的学习来说,下面的几个环节很关键。

(一)熟知教材内容,排除疑难问题阶段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首先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教材看一遍,不用太记忆,只是把书中内容都看到,不一定都看懂。通过第一遍看书主要是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教材中讲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估计对自己有难度,如果自学而不参加培训是否能够啃下来。这一阶段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有:

1.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在对教材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手头的辅导用书了解本章历年考试情况,对考试重点和相应分值进行把握,将本章在全书中所占的分量做到心中有数,全章内容框架、逻辑架构、总体脉络有个更感性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2.划分层次,以点带面。教材内容中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但绝没有考和不考的区别,针对教材中不同的考点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重点采取集中时间彻底攻破,就是在短时间内速战速决;针对难点采取迂回曲折中循序渐进,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针对热点采取反复阅读中慢慢掌握,每次反复中不断加强;在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强化热点的过程中,对于承前启后的基础点已经渐渐渗透,以点带面地将全书的内容串连起来,对全书进行回顾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体知识基本尽收眼底,重点难点层次清晰。

学会做题,众所周知,CPA考试以其题量大、难度高、通过率极低而著称,为更好地适应这一考试现状,平常一定强度的训练必不可少。选择一些质量高、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进行反复演练是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在不同阶段要分别进行不同层面的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章节同步训练。在复习当中,看书是基础,但要想将本章考点深刻掌握,并在考场上灵活应用,必须做一些习题。看完一章后配合着做一些章节同步习题,在做题中掌握和记忆有关的内容,攻克有关难点,不要成为下一步学习的拦路虎。完成本章节习题后还要有针对性再看一遍书,通过这样的反复,把看书过程中许多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考点具体化。做题既检验了本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又避免了因看书不细造成的漏洞。

练习题到底做多少为宜,这是好多朋友关心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基础较好、领悟能力较强、而又报考科目较多没有太多时间的朋友,那只能有选择地做一些综合性和难度较大的题目,以达到以点带面、融会贯通,便于归纳出规律和方法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发现至少80%以上的朋友是非会计专业或在职学习的,因此要尽快把握财务成本管理的精髓,必须要保证相当数量的练习,通过强化练习可以增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把原来没有理解的内容理解了;增加知识点,把原来不了解的内容了解了;增强记忆力,把一些过去没有记忆下来的重点内容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增强归纳总结能力,强化练习有利于系统地归纳和总结题型或专项问题,大部分总结都需要习题来验证;增加熟练性,平时的强化练习临场才会解题迅速,争取时间,适应变化。

通过两遍看书和做题或者通过参加培训以后,将教材中的疑难问题解决了,重点问题明确了,但这仅仅还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这是学习的第1阶段。

(二)总结提高,融会贯通阶段

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学得灵活、擅于变化,要前后各章节联系起来,刻舟求剑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书中内容与基本习题有了基础学习之后,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程。先看每一章都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总结为几个大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又涉及哪几个公式、哪几种方法、有几大块理论等等。每一块的核心内容又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熟知。如果尚有欠缺,就要重新认真阅读此章,直到清楚了解为止,如第4章财务估价涉及投资组合标准差的分析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A、B完全负相关,组合的风险被完全抵消,如果A、B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实际上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即A、B标准差相同,投资比例相同,如果放在一般情况下,这层意思应这样表述:完全负相关(r=-1)的两只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风险并不是全部抵消,风险(标准差)等于两种证券标准差加权之差的绝对值;完全正相关(r=1)没有任何抵消作用,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注意这个不减少也不扩大是相对于加权平均标准差来说的(r=1时组合标准差等于加权平均标准差),相对于A、B来讲,并不是不减少也不扩大,而是比低者高,比高者低,这层意思要注意理解。到了这一程度,解题应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应该是对基本知识已有比较熟练的掌握,可以从整体上有自己的处理主张的阶段。这一阶段要从机械地学习书上的知识点转到可以有自己的熟练思考、分析、判断和运用。当然开始很吃力,但慢慢就会好很多,慢慢就能在不断完善之中建立起广阔的思考模式,能够融会贯通。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跨章节习题训练,通过做跨章节综合性大题,将大章化为小节,将一本书当做一章来重新贯穿一下,不断刷新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从整本书以自己灵活的思路来把握每一道题,而不只是以见过的题型往上套。这是学习的第2阶段。

(三)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以后,第3阶段就需要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然后对专项问题、重点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这阶段应在把教材内容学透、学扎实、前后融会贯通的基础功底牢固之后,系统而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

1.考前模拟测试。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对全书整体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解题技巧,此时进行考前模拟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模拟测试时要注意:一是闭卷,不借助教材,不翻阅参考答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计时,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卷首做记录;三是完全模拟考试状态,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每一个题目做完;四是记录成绩,通过核对答案和解析对测试进行评分并记录,以便做横向比较;五是测试总结,着重是分析错误找出差距,进行有针对性的拾遗补缺。

2.考证历年考题。为了了解考试的整体要求,包括题量、题型、深度和广度,在对历年试题考证中要注意:(1)关注题型、题量、分值的变化。(2)关注重要考点。统观历年考题,虽各年有变化,但总有些考点是年年必出。(3)列表研究考试趋势。将近4年考题中出现的主观题所涉及的考点通过表格进行列示,结合本年度教材新增变化内容等因素,对考试趋势进行把握。(4)注重解题过程。在对历年考题的考证过程中,要注重积累解题思路、答题路径和思维方式,通过积累,解题方法越来越丰富,思路越来越灵活,通过考试的信心也越来越大。(5)勤于总结。大家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上周做过的题怎么今天又做错了呢,或者说还是没有思路呢,这样的题到底得做多少才能会,才能记住,或者说一合上书就不清楚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非常的无奈。总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勤于总结会大大提高做题效果,如果你勤于总结,你做题时会有这样的感觉:题目摆在面前,不可能一点思路都没有,首先看属于哪方面的问题,然后看已知条件,进而联想自己平时的总结,该用哪种方法、哪个公式来计算,这样有助于快速而准确的解题。总结要因人而异,一般不要总结的问题太多,面面俱到,依人学习的细致程度和基础而定,总结的内容可多可少,只要是有规律性的东西、一些通过做题得到验证的正确结论和某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提炼出来都可以总结。

综合以上3个阶段的学习过程,章节同步训练练的是基本功,跨章节习题训练的是综合能力,对历年考题的把握和模拟测试是考前的预演,三者相辅相承、齐头并进,这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所在。

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第3篇

(接第6期)

五、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征税问题

自产货物的范围包括金属结构件,如活动板房、钢结构房、钢结构产品、金属网架等产品、铝合金门窗、玻璃幕墙、机器设备、电子通讯设备、防水材料等。

税务处理的相关内容:

1.纳税人以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总包或分包合同方式,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对销售自产货物和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征收增值税,提供建筑业劳务收入征收营业税:

(l)具备建设行政部门批准的建筑业施工( 安装)资质;

(2)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总包或分包合同中单独注明建筑业劳务价款。

凡不同时符合以上条件的,对纳税人取得的全部收入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

实际上是一种混合行为的特殊处理,如果单位符合上面的两个条件,混合行为按兼营处理:货物交纳增值税,建筑业劳务交纳营业税。

2.扣缴分包人营业税的规定

不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总承包人是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单位和个人,还是仅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不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扣缴分包人或转包人( 以下简称分包人)的营业税。

如果分包人是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单位和个人,总承包人在扣缴建筑业营业税时的营业额为除自产货物、增值税应税劳务以外的价款。除此规定以外的分包人,总承包人在扣缴建筑业营业税时的营业额为分包额。

六、银行营业税计算总结

1.一般贷款业务,全额计税:营业额=贷款利息收入+加息+罚息。

2.外汇转贷业务营业额:

(1)中国银行系统从事的外汇转贷业务,上级行差额纳税,下级行全额纳税。

(2)其他银行从事的外汇转贷业务,上级行实际利息支出与核定利息支出差额为营业额,下级行利息收入与核定利息支出差额为营业额。

3.金融商品转让业务:余额计税

营业额=卖出价(不扣除任何费用)-买入价(不含各种费用和税金,买入价格中可以扣除持有期间的利息和股利)。同年度不同纳税期出现的正负差可相抵,注意相抵的一定是同一投资品种。

4.融资租赁:余额计税

本期营业额=(应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实际成本)×(本期天数÷总天数)

实际成本=货物购入原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杂费+安装费+保险费+支付给境外的外汇借款利息支出和人民币借款利息

5.金融经纪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中间业务)按全额计税,营业额为手续费(佣金)的全部收入。

金融企业从事受托收款业务,如代收电话费、水电煤气费、信息费、学杂费、寻呼费、社保统筹费、交通违章罚款、税款等,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委托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6.(1)金融企业发放贷款( 包括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下同)后,凡在规定的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内发生的应收利息,均应按规定申报交纳营业税;贷款应收利息自结息之日起,超过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或贷款本金到期( 含展期)超过90 天后尚未收回的,按照实际收到利息申报交纳营业税。

(2)对金融企业2001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已缴纳过营业税的应收未收利息,若超过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后仍未收回或其贷款本金到期后尚未收回的,可从以后的营业额中减除。

7.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不征收营业税。人民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或委托金融机构贷款的业务应征收营业税。

8.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暂不征收营业税。金融机构往来,是指金融企业联行、金融企业与人民银行及同业之间的资金往来业务,不包括相互之间提供的服务。

9.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不征收营业税。

10.金融机构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为其办理委托贷款业务时,如果将委托方的资金转给经办机构,由经办机构将资金贷给使用单位或个人,在征收营业税时,由最终将贷款发放给使用单位或个人并取得贷款利息的经办机构代扣委托方应纳的营业税,并向经办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解缴。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委托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代委托人收讫贷款利息的当天。

11.对金融机构的出纳长款收入,不征收营业税。

七、一般进口货物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完税价格

进口货物完税价格=货价+购货费用(运抵境内输入地起卸前的运输、保险和其他劳务费用)。

1.如下列费用或者价值未包括实付或应付价格中,应当计入完税价格:(1)由买方负担的除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2)由买方负担的与该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费用;(3)由买方负担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劳务费用;(4)可以按比例分摊的,由买方直接或间接免费提供,或以低于成本价方式销售给卖方的或有关方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可以理解为以劳务、实物支付价款;(5)与该货物有关并作为卖方向我国销售该货物的一项条件,应当由买方直接或间接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但是在估定完税价格时,进口货物在境内的复制权费不得计入该货物的实付或应付价格之中;(6)卖方直接或间接从买方对该货物进口后转售、处置或使用所得中获得的收益。

2.下列费用,如能与该货物实付或应付价格区分,不计入完税价格:(1)厂房、机械、设备等货物进口后的基建、安装、装配、维修和技术服务的费用;(2)货物运抵我国境内输入地点之后的运输费用;(3)进口关税及其他国内税。

简单的记忆规律就是:一般货物的成交价格就是货物在漂洋过海入关前发生的除购货佣金以外的所有费用!

八、城建税主要考点汇总

1.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一种附加税,本身没有特定的、独立的征税对象。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额为计税依据。

2.城建税不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3.城建税采用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在市区的税率为7%;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非市区县城、镇的税率为1%。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其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城建税按受托方所在地适用税率。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在经营地缴纳“三税”的,其城建税的缴纳按经营地适用税率。

4.纳税人违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规定被加罚的滞纳金和罚款不能作为计征城建税的计税依据。

违反上述3税法规定被处罚时,同时对其城建税也应进行处罚,按拖欠或偷漏的城建税金为依据计算滞纳金或罚款。

5.进口产品不征城建税,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不退还已缴纳的城建税。

九、城镇土地使用税主要考点汇总

1.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按下列办法确定:(1)凡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土地面积的,以测定的面积为准;(2)尚未组织测量,但纳税人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的,以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3)尚未核发出土地使用证书的,应由纳税人申报土地面积,据以纳税,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以后再作调整。

2.年应纳税额=实际占用土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额

3.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区分法定免缴土地使用税的优惠由省级地方税务局规定的减免税。注意有关企业方面的税收优惠问题和计算题目的结合。

4.熟悉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十、房产税主要考点汇总

1.凡在我国境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都是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缴纳房产税。

2.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商品房,在出售前不征收房产税;但对出售前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

3.征税范围: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不包括农村房屋。

4.税率:房产税适用比例税率,计税依据不同,适用的税率不同。①经营、自用房,按房产余值计算,从价计征,税率1.2%;②出租房屋,按房产租金计算,从租计征,税率12%;③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5.应纳税额的计算:从价计征的计算年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 扣除比例)×1.2%;从租计征的计算年应纳税额=全年房产租金收入×12%

6.税收优惠要熟悉,注意客观题目。

7.熟悉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

十一、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和滞纳金的计算

1.特殊情况下车船税应纳税款的计算:对于境外机动车临时入境、机动车临时上道路行驶、机动车距规定的报废期限不足1年而购买短期“交强险”的车辆,保单中“当年应缴”项目的计算公式为:

当年应缴=计税单位×年单位税额×应纳税月份数/12

其中,应纳税月份数为“交强险”有效期起始日期的当月至截止日期当月的月份数。

2.欠缴车船税的车辆补缴税款的计算:(1)对于2007年1月1日前购置的车辆或者曾经缴纳过车船税的车辆,往年补缴=计税单位×年单位税额×(本次缴税年度-前次缴税年度-1)。其中,对于2007年1月1日前购置的车辆,纳税人从未缴纳车船税的,前次缴税年度设定为2006。(2)对于2007年1月1日以后购置的车辆,纳税人从购置时起一直未缴纳车船税的,往年补缴=购置当年欠缴的税款+购置年度以后欠缴税款,其中,购置当年欠缴的税款=计税单位×年单位税额×应纳税月份数/12,应纳税月份数为车辆登记日期的当月起至该年度终了的月份数。若车辆尚未到车船管理部门登记,则应纳税月份数为购置日期的当月起至该年度终了的月份数。购置年度以后欠缴税款=计税单位×年单位税额×(本次缴税年度-车辆登记年度-1)。

3.滞纳金计算:每一年度欠税应加收的滞纳金=欠税金额×滞纳天数×0.5‰

滞纳天数的计算自应购买“交强险”截止日期的次日起到纳税人购买“交强险”当日止。纳税人连续两年以上欠缴车船税的,应分别计算每一年度欠税应加收的滞纳金。

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会计改革; 注册会计师考试; 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将给国内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带来极大冲击,一般的会计人员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那些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从业者,将是未来几年中国企业急需的热门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为选拔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自1991年实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以来,我国已成功地举办了16次注册会计师考试。目前,我国共有执业的注册会计师6.9万人,行业非执业会员7万多人,行业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07年,行业实现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继续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幅度。“十一五”期间,一系列金融、投资和企业改革措施的推出以及市场体系的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将迎来大发展。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的企业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既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新一轮的会计改革正式启动。这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大意义。与前两次会计改革相比(1993年会计改革――两则两制的颁布,2000年会计改革――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这一轮会计改革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会计准则制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以及具体的会计事务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会计改革新形势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将如何发展变革?笔者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专业英语的测试力度大大加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会计职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在吸引世界各地投资者的同时,中国的优秀企业也走出国门,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国际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也需要在人才选拔的考试中,逐步体现这方面的要求,英语水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2007年,经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研究决定,全国考办在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时,确定在会计、审计两门考试科目中增加英文附加题。2008年在总结2007年英语测试经验的基础上,将英文附加题逐步推广到财务成本管理科目。此外,从2005年起,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就决定,在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同时,实施英语测试。英语测试,属于选考科目,不计入总成绩,主要是便于掌握应试者的英语水平,为今后行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确定培养目标和对象,也是为激励和引导考生提高英语水平,以满足中国经济和行业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二、专业知识向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巨大进步,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国际趋同将是大势所趋。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并在内地与香港间实现等效认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王军副部长发表对注册会计师考试重要指导意见的提出,2008注册会计师考试成为一个改革之年。总的目标是:将注册会计师考试打造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的“通行证”,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大大增强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对国内外有志青年的吸引力。这就要改革考试内容、完善考试方式、提升考试理念。

王副部长强调,推进考试制度改革要在认真总结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香港及国外会计师组织资格考试的有益经验。要通过比较、分析、提炼,消化、吸收相关会计师组织的经验,包括考试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层级的设计、考试科目的设置等内容。

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方案,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与其他国际会计组织的考试趋同都是大势所趋。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与其他会计组织的资格互惠,使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及资格跻身于世界顶级会计师组织之列。当然这其中也将面临新旧考试制度的衔接、与国际对接的制度跨越等问题。

以200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之一 ――《财务成本管理》为例:关于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其实也是体现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把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打造成一个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要做到这一点,当然就要涉及到考试内容的国际化,也就是说要把国际上比较前沿性的一些内容引入到教材中来。

以今年财务成本管理中增加的内容中的卓越成本管理为例,这是建立在卓越成本管理法基础上的一种成本管理法。卓越成本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卡普兰等人提出的一种方法。这样一种方法提出来之后,立即在理论界和实物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提法提出来没有多长时间,就走出了理论的殿堂,融入到了丰富多彩的管理实践之中。美国有一个管理会计学会,对于这种管理方法的应用情况有这样一个调查。

1991年的调查结论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在他们所调查的公司中,采用这种方法的企业所占的比重大概是11%,到1993的时候,这个比例上升到了36%,到1996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49%。从这个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来,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推广和应用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另外还有一家公司,叫做贝恩咨询公司,他们定期对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企业所采用的管理工具也有一个排行榜。在1995年的排行榜中,卓越成本法是排在第十一位,所以这种方法应该说在国际上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在我国,目前应用这种方法的企业并不多。尽管如此,中国注册会计师要走向国际,这样一些前沿性的内容当然需要学习。出于这样一个考虑,在今年的教材中把卓越成本法、卓越成本管理等这些内容引入到了教材中来。

三、考试内容更注重实务

注册会计师考试,考什么内容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而且决定了所选拔人才的类型和结构,甚至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实务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考试的内容偏重于理论,则对一些善于死记硬背的考生有利,考试过关的多数就属于理论型人才,在今后的审计实务中就可能“书呆子”气较重,将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而如果考试的内容偏重于实务,则对一些善于分析思考的考生有利,考试合格的多数就属于实务型的人才,在今后的审计实务中可能善于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从多年来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可以看出,考试内容理论性有余而实务性不足,通过考试的考生往往不是高分低能,就是眼高手低,这些考生谈理论往往是一套一套,谈实务常常哑口无言。比如,笔者曾亲眼见到过的一位刚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审计人员到企业去审计,竟然不知道银行对账单为何物,也不知道如何盘点存货,更不知道如何进行截至测试,这就是典型的由于考题理论化导向而产生的“书呆子”。再比如,我们经常听说的非审计、会计及相关专业的考生反而能够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也是因为考试内容偏重理论,灵活性不够,靠一时死记硬背就能过关的问题。可想而知,这种非审计、会计及相关专业的考生仅是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考试,又如何能胜任审计实务的需要呢?

从2007年起,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已经开始执行以风险导向理论为指引的新的审计准则,将会更多地出现了解、评估、识别、评价等与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非常密切的方式方法,这些不仅需要注册会计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注册会计师具有对实务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执业能力及丰富的职业经验。

另外,我国执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赋予了会计人员更多的自主判断和灵活运用准则的权利,对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作出的自主判断和灵活运用,就更需要审计人员通过自己对会计准则的理解,根据会计人员作出判断的实际情况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以判断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的运用和判断是否正确。由此可见,新审计准则和新会计准则都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必须具有分析和判断的执业能力及丰富职业经验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考试一定要从审计实务出发,一定要增加实务性和灵活性的内容,而且还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要能够考察出考生对实务中遇到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也许有人说这方面的考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不好阅卷评分,但笔者认为,这不成问题,考生只要言之有理,要点分析透彻到位,能够反映考生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就行,而且这种灵活的阅卷方式还可以更好地发挥中注协实行的双重评卷制度的作用(2003年起中注协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实行由两组人员分别对每份答题卷进行独立评卷的双重评卷制度)。

从实务出发不仅适应了注册会计师必须具有专业分析和职业判断能力的执业特点,而且也顺应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发展的方向,将改变过去考出来的注册会计师多数靠死读书、读死书“成才”,没有实践经验、不能适应实际工作千变万化的需要,不懂进行分析判断的状况。所以,只有通过对考题理论和实务分布比例的调整,加大实务题所占的分量,并使两者之间的结构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才能较好地解决考生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这样通过考试过关的人才能突出审计实务,才能更好地体现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为社会审计选拔实务型人才的初衷。这样的改革必然成为未来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特别是出题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代娟.200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及启示[J].财会通讯,2007(11).

[2] 中注协.2008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财务成本管理[B].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人才;素质;胜任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3-0123-03

[作者简介]李玉俊,天津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天津300402)

我国自1991年实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已17年,有将近14万人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经济国际化的巨大进步,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然而,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建设,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是人才建设的重要环节。2009年即将实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对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提供了保障。

一、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背景

(一)引导注册会计师不断提升胜任能力,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执业环境变化的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一方面,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在传统审计鉴证、税务服务、管理咨询等业务基础上,不断扩大到风险管理、制度设计、战略规划、司法会计鉴证、内部控制鉴证、破产管理、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领域。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日益完善,企业管理日益深化,经济活动日益复杂,要求注册会计师不断提高知识整合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和持续学习能力。为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并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对注册会计师及行业后备人才应具备的广博的会计、审计、企业管理、信息技术、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品格进行了系统描述。然而,我国目前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如执业质量参差不齐,质量低下的比例还在上升;严重缺乏执业信用,执业不诚实守信的事例时有发生;职业道德水平低,时常违反独立、客观、公正原则;注册会计师队伍综合素质偏低,从业者年龄、知识结构老化;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缺乏与国际会计师行业竞争意识,很难适应人世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等。

与以上要求相适应,我们应当深入理解行业人才成长规律,深刻认识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现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充实考试中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完善考试的人才选拔功能,深化对考试的人才培养、人才评价的功能认识,提升考试理念。

(二)加快行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助推做大做强战略的实施

提高注册会计师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走出去的能力,提升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战略的核心内容。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队伍素质,加快行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以上任务的重要基础。为此,要求我们在客观评价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结构、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快行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高注册会计师在国际化环境下的执业能力。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推动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综合素质,选拔和培训行业高端国际化人才,我国已进行了各项措施的初步探索,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从2006年起,在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同时,设立了英语测试,并于2007年首次在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审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等科目中各增加10分的英文附加题,这一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行业人员的英语水平,但距离培养并选拔能够在英语环境中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国际化人才还相距很远。为了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英语水平,提高英语水平测试的国际认可度和实际效用,加快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本次改革征求意见稿提出,将现行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科目的英文附加题制度及英语测试制度加以合并,与有关国家和地区会计师组织联合举办统一的英语水平考试,水平定为“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将英语水平测试打造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通行证”的重要标志。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储备的基础环节。借鉴国际普遍认可的考试模式、有关国家和地区会计师组织的考试工作经验,改革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是实现与有关国家和地区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资质的合作,加快行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三)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为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创造了重要条件

2006年2月,财政部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这次史无前例的重大会计政策的改革,大大改善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同时,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了“新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发展需求、同时又与国际趋同的审计执业准则体系正式建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作为国际资本流动商业语言的会计审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和资本市场间的等效,是大势所趋。目前,美国已宣布自2007年起接纳外国公司用国际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欧盟也正在积极推进会计准则与别的国家会计准则的等效认可工作。可以说,实现会计审计准则等效,按照相同标准,在同一平台上考量公司业绩,将渐渐成为促进资本市场提高效率、降低投资风险、节约交易成本的国际共识。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准则,并逐步谋求与主要资本市场会计准则的等效,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促进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不仅是会计政策和审计技术的变化,也是对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理念、业务流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会计及审计人员知识与能力的挑战。

随着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并平稳过渡。与此同时,内地与香港会计审计准则实现了等效,与有关国家和地区会计审计准则的等效谈判正在进一步推进。

我国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创造了重要条件,为考试理念的提升、考试内

容的充实、考试结构的改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内容变化

详见下表。

三、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我国考生的考试资格

其他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德国的经济审计师是由其协会组织考试和认定资格的。德国的要求非常严格,经济审计师必须受过高等教育并具有相当长时间的实践经验(大学毕业生要有6年的实践经验,其中4年为经济审计师的助理业务)。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早在1959年就提出要把注册会计师的学历资格提高到硕士研究生的水平,而且,美国目前已把考生的学历资格提高到硕士研究生;早在1988年AICPA就要求最迟到2000年每个想参加CPA考试的人必须先接受150个学分的高等教育。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报名考试的条件还不如会计中级职务技术资格考试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八条中只规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而财政部2004年44号文件《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对会计中级报名考试条件中规定:大专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硕士学位,参加会计工作满1年;博士学位。由此可见,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历要求低,而且没有工作经历的要求。实际上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求考试人员学识水平的程度要比会计中级考试的要求还高。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种难度非常大的考试,通过率极低,而且考试的五个科目基本上是大学本科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专业阶段考试也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会计专业大学本科毕业所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掌握基本应用技能和基本职业道德要求。因此,建议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资格定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要求具备一定的会计、审计工作的经验。

(二)增加每年考试次数

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举办两次考试,一般于5月和¨月进行;德国每年举办两次,一般情况下,考试未通过需等一年后才能参加第二次考试,如三次考试未能通过则不能再参加考试。

我国自从1991年实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以来,有关考试时间的规定一直未变,即每年9月份参加一次考试。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获取注册会计师非职业资格证书的条件是:制度改革前5年内五科全部及格,改革后为5年内通过六科专业测试后获得参加高级阶段的测试,即综合考试并一次取得合格成绩。这样,由于考试次数比较少。科目多,且大部分考生都是上班族,没有充裕的时间学习,一旦第一年没有考过,会增加第二年的学习负担,尤其是在有限的五次内,部分科目通过而部分科目未通过时会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总之,一年一次的考试会降低通过率,降低考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选拔。建议每年举行两次注册会计师考试,即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进行一次。

(三)将高级阶段的综合测试改为开卷考试

加拿大共有三个会计师组织:一是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二是加拿大公认会计师协会;三是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协会。因此,没有统一的考试制度,而是由三个不同的会计组织分别组织考试工作。这其中,最权威的是加拿大特许会计师考试,命题、阅卷、试题分析等工作均由其直接负责,各省协会负责考生的考前培训、测试及报名工作。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考试为综合考试,给考生提供一套企业财务资料,从中发现问题;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考试是涉及不同领域,或同一领域不同方面的内容,一般是为考生提供企业存在的问题,让其从中依据重要性原则找出重点问题;第四天的考试是单科考试,如考核考生在企业信息系统设计、填报纳税申报单等方面的能力。

我国在本次考试改革中的综合考试规定为闭卷考试。闭卷考试侧重规律性、理论性强的内容,这些知识在注册会计师执业中经常运用,要求由考生熟记于心。前面的六门专业测试的内容就属于这一类。

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第6篇

一、考试的难度与周期性

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类难度较大的资格考试。多数考生没有认识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真正难度,对考试都充满理想主义,认为两年或者三年内要全部考过所有科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证之所以含金量较高,具有较大的社会认可度,其原因在于难以通过。历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各门功课通过率可说明该点。历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各门课程通过率如表1所示。

通过1999年~2008年10年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各门课程中即使是平均通过率最高的《税法》通过率也只有16.60%,《会计》科目10年平均通过率最低,只有10.73%,10年的平均综合通过率也只有14.06%。这么低的通过率在各类考试中都是极其少见的。另外,2009年度开始实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加大了考试的难度。该方案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业考试阶段,主要测试考生进行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第二阶段是综合考试阶段,主要测试考生在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等能力。专业阶段科目的考试对考生实务方面要求较低,综合考试阶段对实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没有实战经历的学生而言,要通过第二阶段的考试非常困难,即使是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财会类学生也是如此。这种改革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取得全科通过合格证的难度。

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试周期比较长,考生需要极大的耐心。2008年以前,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周期为5年,5年内通过全部5门科目的考试就可以获得全科合格证。2009年度开始实施新方案将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由五科调整为七科,考试的周期仍然为5年。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并且规定必须全部通过第一阶段的6门课程的考试后,才能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也就是说,两个阶段的课程考试不能在一年内同时参加。所以说。新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一方面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另一方面延长了考生通过全部科目考试所需的周期。3年、4年甚至5年这样的周期是很多考生很难坚持的。不少同学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通过了2、3门的课程考试。参加工作以后,没有时间复习,断断续续的考了多年,因为不能通过后续课程的考试,而导致前面通过课程的成绩失效,甚是可惜。难度这样大的考试,短期全部通过是很难的,因此,考生一定要有耐心,坚持考下去。

此外,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思想要足够重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各门课程内容都非常丰富,按照4年通过所有全部科目考试来衡量,前3年内要通过6门课程的考试,平均每年要通过2门。在那样的考试难度下,每年要想通过两门课程的考试,每一位考生都要在思想上给予足够重视。在学校里,学习时间有保证。但是一旦参加工作之后,只能在工作、应酬之余进行准备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复习充分才能取得好成绩。

二、考试科目选择顺序的科学性

考试科目的选择,一般来说,要本着先难后易的顺序。选择考试科目,如果先考容易的科目,开始较容易,但是越往后越难考,往往结果是通过较难科目考试的时候,前面已通过的容易科目的有效期已经失效。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不同的科目感觉难易不一样。第一阶段6/I!科目的难易大概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经济法和税法,难度较小;第二层次是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三层次是会计和审计,是最难的。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选择得当,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计》和《审计》科目一定要放在在同一年考。因为《审计》的综合题,会涉及《会计》的内容。如果不掌握最新的会计内容,通过审计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考《会计》时,不考《审计》,那么考《审计》时,又要将新的《会计》的内容学一遍。这样,增加了自己的学习负担。对于在校学生,建议先通过最难的会计和审计。有利于毕业时选择工作。

三、制定并执行可行学习计划的必要性

计划是行动的向导,没有学习计划,直接会影响到复习的进度和质量。对于参加工作的社会考生更是如此,由于平时要上班,只能是晚饭后抽空学习,有时候工作累后便不想看书。因此,建议考生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计划来约束自己。没有普遍适应的学习计划。对于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考试科目是不同的,没有普遍适应的学习计划,但建议考生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可以将被考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必须做到对每一门课程的教材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打好基础;第二阶段,进行内容系统总结,提高对教材知识点的宏观把握能力;第三阶段,大量训练,熟悉题型,模拟冲刺。各阶段所需时间对每个人和每门课程来说,可能差异很大,在复习备考时要灵活把握。

要灵活执行计划。计划指定的再好,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严格执行计划并非计划一成不变,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考生而言,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完不成某一天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下,备考人员一定要宏观把握进度,想方设法加以弥补,确保计划大体如期落实。

四、勤于动手,善于总结与自我训练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有目的进行各种类型的小结。在《经济法》和《税法》的复习中,一定要勤于动手,通过对比小结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学习证券法部分时,通过对比小结,可以加深记忆发行股票和债券的不同条件;对于股票发行条件而言,普通股和优先股发行不同条件;对于普通股而言,初次发行和增资发行不同的不同条件。这些细节问题最容易混淆,自己动手小结一下非常必要。多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做题量不够,是不少考生失败的一大原因。很多考生没有认识到做题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中会计和财务管理科目的练习不够,直接导致的后果不是不会,而是考场上题目做不完。在正确率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做不完题要建议通过考试难度较大。建议要巩固基础,每天看一章的内容就做一章的练习题,题目一定要独立做完整,如果第一遍没有做完整,对过答案后还是要再做一遍,直到做对为止。

重视并研究历年真题,深刻体会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命题规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年年虽有变化,但涉及主要内容却是基本不变。考生通过历年真题的学习,可以对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题型、命题风格、各学科分值分布、考察的重点及难易程度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对于历年真题使用,建议采取方法如下:首先,亲自动手做。很多考生只是简单的阅读,这样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在复习做题时,一定要动笔将答案写出,看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处,这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盲点”发现都非常有用,其次,要不断地反复看,历年真题反复看,掌握重难点和角度命题,这样才会有更深的理解。最后,将历年真题当成模拟题做。历年真题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拿历年真题来模拟测试自己的复习程度。

此外,考前模拟必不可少。除了在前期复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联系外,考前模拟不可或缺,通过模拟,一方面可以提高做题速度,体验考试的真实气氛,把握考试的基本节奏;另一方面,通过模拟可以查漏补缺。到最后复习阶段可能提高速度,体验考试的氛围是最主要目的。

五、参加有较高信誉的辅导班

不少考生习惯自学,在心理上也较抵制辅导老师,网上辅导是较好的选择方式,通过率远高于目前CPA考试的平均通过率。如果有机会建议听辅导老师的课件,对复习会有极大帮助。并且。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利用外界因素督促自己学习。大部分考生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

六、注重考试技巧

学会放弃。不会做的题就放弃,省出时间研究会做的题,尽量做到会做的题不丢分,要准确性。对要结果不要中间过程的填表题目。在对子项目没有绝对把握的前提下,小合计、总计等项根本没必要去填;在对所有调整事项没有绝对把握全部调整正确的情况下,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等项也没必要去填写。

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第7篇

CPA是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tant)的英文缩写,是指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注册会计师主要承接的工作有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等。尤其是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不仅要鉴证一个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还要判定其会计报表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原则。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 注册会计师考试实际上是一项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采用百分制,一般情况下60分为合格分数线,不设数量和比率的限制。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可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按照规定,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由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全科合格证书,并可申请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完成后续教育,成绩长期有效:否则,其全科合格成绩仅在自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后的5年内有效。单科成绩合格者,颁发由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单科合格证书,单科合格成绩的有效期也是5年,即考生在取得单科合格证书后的连续4次考试中,免试已合格科目。在连续5次考试中,取得全部单科合格成绩者,可持有效的全部单科合格证书,向省级考试委员会申请换发全科合格证书。考试中允许单科报考,5科成绩均通过即合格。

二、CPA考试后的工作去向?

考生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后,肓两种从业去向:一是进入会计师事务所,有两年审计工作经验后可申限转为注册会计师,二是不进入事务所,可先加入会计师协会,成为非执业会员,非执业会员入会后要参加继续教育,才能使资格永入保留。否则,证书5年后作废。

三、执业证书和非执业证书的区别?

简言之,执业后可以签审计报告,非执业则不行。

四、如何取得执业资格?

下列条件全部满足可获得执业资格:

(一)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成绩合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八条的规定,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除免试科目外,应试科目考试成绩合格:(二)年龄在国家规定的职龄以内;(三)具有二年以上从事独立审计业务工作实践经验。可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呀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四)注册需要提交的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申请表》2、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书;3、身份、学历、经历、专业技术职称证明:4、从事2年以上独立审计业务的证明及业务总结;5、所在会计师(审计)事务所的工作证明及鉴定,6、两份以上参与的审计业务工作底稿(原件及复印件)。

五、参加CPA考试的条件?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中国公民,可报名参加考试(报名不受户籍限制):

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第8篇

2009年度全国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统一考试已经结束,从所公布的试题范围、结构和题型分析,本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试题涵盖了考试大纲及教材的主要内容,结构合理,题型同前期颁布的试题大纲相符。由于今年是首次开考本科目,因此总体来看,试题并不是很难,其重点大多体现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方面,以下就相关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次考试命题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教材及其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核了考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为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实际执业能力,相对而言是一次比较适宜的命题考试。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的试题来看,其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一是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紧密围绕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的要求,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出发。考虑到本科目今年首次作为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实际情况,从难易程度分析,该科目试题命题的中度,难易程度掌握得较为得当,测试了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从命题范围和各部分比例来看,本科目试题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确定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两个部分的考试范围,并且这两部分的内容比重大体适当(相对而言,公司战略的比重略微大一点)。试题对每一部分的重点掌握得当,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各部分的中心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对基本概念、名词术语以及人物观点思想等方面的命题上,侧重运用性的知识点考察,如对SWOT分析法的考察、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运用、风险类型等等,他们占试题基础部分的比重较大,这一点从客观试题中看得非常明显,从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这一类试题如果能够认真领会掌握教材及其大纲要领,考生是能较为容易地回答出来的。

二是重视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同时又能联系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注册会计师的实际业务相联系。这一点相对于前面第一条,即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而言,是较有难度的,它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的基本执业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无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全面的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测试了考生具备运用基础知识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试题的难度是递进的,它们一般体现在是否能具有从所提供的试题信息中识别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些试题初看,似乎是教材中的“原话”内容表述,但细细一看,似乎又是不熟悉的,它们略微高于教材。如试题第一题目中的第1、23、13、16、19、21、23等等,第二大题中的第1、2、3、4、5、6、7、8、10、13、14、15、16等等。这种考察考生从复杂变化的信息中(抑或人为的增加迷惑考生的因素),能透过现象做出判断的能力是依赖于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理解,只有在这一基础和前提上,才能正确运用。这也提醒考生在复习中,要想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并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认真真地掌握教材及其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此外,要求考生能够以合适的角色并根据这一角色的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方式提出建议、观点和意见,也是考察学生的一个能力。比如第三大题中所提的两问,即根据命题者提供的一些信息,来做出判断。本题中要求考生能够做出:判断甲公司上述有关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是否恰当,并简要说明理由;假设考生是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考生在招聘内部审计人员时将从哪些方面考察候选人是否具备所需的要求。这实际上考察了考生是否懂得考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掌握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在简答题、综合题中是较为明显的,这些试题要求考生经过所学知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较强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将很难准确、全面地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是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要求。坚持终身学习,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因技术不断变革而落伍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时代的要求给注册会计师及时更新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相关领域所涉及的新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学科较多的课程,因此掌握并回答好本科目试题对考生而言,并非易事。本年度考试中对新知识、新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试题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如结合金融危机、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等出的一些题目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些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考生的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较强,对于上述问题的解答将会变得比较容易。

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中,还特别强调考察考生能否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特别体现在第三大题,提出考生可用英文回答,分数要略高于汉语回答。这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为考生提供了一定的发挥空间。对于习惯汉语回答问题,分析判断问题的考生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富有挑战性的。

二、试题题型、分值及考察能力分析

忪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作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课程,有别于其他注会课程,不只是狭窄地集中于某一领域,而是跨越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整个范畴,重点研究和解决企业长远性、全局性的战略和风险管理问题。增设《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这一科目,就是为了使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员了解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的过程和战略制定的方法,学会如何制定战略以及成功地实施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

上述要求从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试题中,鲜明地体现出来。本年度试题题型分析,单项选择题共26个小题,计26分;多项选择题16个小题,计24分。上述两大题合计50分。其余为客观试题,其中第三大题4个小题,计20分,其中第1和第2小题如果采用英文回答可比汉语多5分。后两个小题各5分,计10分。第四大题为主观性综合试题共1个大题,计30分。从上述题型结构及分值来看,既强调基础知识,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有关考试题型、分值安排和知识考点的情况,归纳如表1所示:

结合考试大纲要求和本年度的命题,以看到本科目对于考生的知识能力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由易到难分别是:专业知识能力、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本年度的试题构成来看,也体现了这样的安排。这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构成如同地核到地幔的向外扩展一样,三层圆代表知识核心、知识中层和

知识的外层。如图1所示:

据笔者统计,这三种能力的测试中,较多的是第二种能力的测试,其次是第三种能力的测试,第一种能力的测试比重并不是很高。可以预见,随着以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成熟和完善,该趋势还会加强。

三、课程复习建议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在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前提下,考生需要从应试的角度进行学习和提高。参加了注会考试的学员可能体会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相对于其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课程而言似乎相对容易一些,但事实上,真正要掌握这门课程并非易事,它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实践和应用上。如何在学习中、在实践中提升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境界、意识和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建议采用如下的学习方法:

一是理解和掌握每章的基础理论知识。考生在复习中要注意结合案例,来理解每章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做到融会贯通。要像大家儿时玩的积木和魔方两种游戏一样,把知识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堆积搭配,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分析和思考。长期下去,坚持不懈,相信考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一定会与日俱增,不断提高。

二是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各章考试大纲要求及习题能够认真练习,要针对各章的知识点。对每章内容进行梳理、回顾和总结。有一种复习方法――“过电影”,即晚上夜深人静或安静之时,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象过电影一样将各章的知识点、相关内容反复在头脑中回放,遇到不流利的地方要记下来,并及时复习。这对考生的复习、应试会有所裨益。利用这种“过电影”的思考方式可以检验考核考生是否掌握了教材的内容。

三是重视案例。本年度案例从考生下来反映的情况来看,普遍情况不太满意,因此,今后的复习中希望考生能够积极开展案例分析与讨论,强化这种分析运用能力。案例分析可以使考生建立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综合观念,把握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最大益处是通过接触大量的案例素材提高了考生识别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要这样,还需要考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留心这方面的现实生活,这是一种能力,不下功夫绝不可能在短期内飞速提高的。要想提高案例题的得分,考生一定要有“善于复习”、“巧妙复习”和“科学复习”的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精于计谋,技高一筹,取得高分。案例的综合分析和运用决定着本门课程的得分高低,它可能决定着考生本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与否。

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课堂教学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一、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特点

(一)教材理论大而全,涉及面广。“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其教材的编写者预设学习者应该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教材涉及的学科特别多,例如教材的有些章节是管理学、战略管理与市场营销的综合,有些章节涉及到审计、财务管理与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点。教材的章节也几经变化,最多时多达12章内容,教材由薄变厚,又从厚变薄,到2016年度教材变为7章。教材体系可以分为四个模块:战略管理为第一个大的模块,内容为教材的前四章,涵盖了战略管理的循环往复的三个过程,即作为起点的战略分析,之后是战略选择,最后是战略实施;风险与风险管理为第二大模块,内容为教材的第五章;内部控制为第三个模块,内容为教材的第六章;最后一个模块是管理信息系统,内容为教材的第七章。通过这四个模块的学习,可以让本科学生系统地了解学习过的学科知识,例如财务管理、审计、市场营销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分析跨学科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论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在面对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出现的问题时,能提出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目的。

(二)理论模型丰富、抽象。该课程的理论模型较多,第二章涉及到PEST分析模型、五种竞争力模型、价值链分析、波士顿矩阵、通用矩阵、SWOT分析等,第四章涉及到平衡计分卡等。风险管理部分内容更多,涉及到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以及各类风险管理的方法等。这些分析方法和模型,本身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对于实践经验欠缺的大学生来说,这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用教材不同于理论教材,理论展开不够全面。一般情况下,本科教学使用的教材都注重理论的讲授,章节之间逻辑性比较强,章节中有理论的讲述,并穿插大量的例}和案例配合讲述理论内容,章节结束后会有总结、课后练习等,这样的安排适合学生学习和接受。但是,作为考试用教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本教材,前四章的逻辑性相对强一些,遵循战略的总过程即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的逻辑性进行讲述,后三章之间的逻辑性并不强,并且教材前后内容并不连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上节课讲述的是财务管理,下节课讲述的是公司治理。

教材中的很多理论模型是由国外的文献直接翻译过来的,很多表达不太符合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学生接受教材有一定的难度。

(二)三本院校的学生对传统理论教学兴趣不大。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作为三本院校,学校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考取各种证照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本身就没有一般性大学的学生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该课程的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用PPT“满堂灌”,学生在讲台下对着手机屏幕、窃窃私语,缺乏互动和交流。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与激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课程设置时间混乱。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开设的时间也不一样。在笔者的教学经历中,有大二开设本门课的,有大三开设的,也有大四开设的。由于不同的年级所学的基础知识丰富程度不一,大二开设本门课时,学生接受程度明显不高,因为很多基础课程还没开设,比如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审计等。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来调整教学的内容。

(四)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该课程作为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公司运营实践经验。但一般三本院校的教师,更多的是理论经验丰富,实践经验缺乏。如果学校再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也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解决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利用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虽然该课程利用的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但是教师需要清楚课堂教学不同于实际企业的员工培训,更不同于为了通过考试而高强度训练的注册会计师培训班。各高校开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为学生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能够更大限度地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具有高技能、宽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鉴于以上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中,应合理利用注册会计师的教材和资源,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讲述完教材的理论后,要充分利用注册会计师考试丰富的题库和历年真题,在课堂上配合使用单选、多选和适合的案例对教材理论进行强化理解。当学生发现自己能够做出历年注会真题的答案时,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会增加。期末考试的题型设计同注会考试保持一致,可以让学生熟悉和习惯将来参加的注会考试的题型。另一方面把理论性太强不适合课堂教学的部分去掉,比如价值链分析的实践步骤、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等。把适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放大,增加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选择案例教学时可以结合当前的热门财经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并购的动因以及并购失败的原因时,恰逢媒体在报道“中国民企海外收购第一案:腾中重工收购悍马”,选择这一案例作为课堂讲述的对象,使用财经郎眼的一期视频资料“腾中收购悍马一场国际玩笑?”作为案例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并购的动因和并购失败的原因,课堂效果特别好,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课下学习的条件。“三三三制”是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办学的核心理念。其中一个三为“三特色”,三特色之一是教学特色:“两证多照”,两证即毕业证与学位证,也就是让学生毕业时在取得这两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取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专业方面的资格证书。为贯彻创办人“三三三制”的办学理念,体现“两证多照”的办学特色,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和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16年9月起将商管楼的证照考试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具体内容如下:开放对象:2013级审计学专业有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意愿的学生;提供学习硬、软件:每人配备一台实验室电脑,免费使用2016年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注会考试网络课程(包括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模考班的讲义和视频);不定期组织会计系教师进行答疑;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每天8∶10至20∶30;报名及考核办法:学生自愿报名,自愿选择学习科目。要求每人每周至少学习20小时,由专人负责签到,达不到要求者将失去学习机会。通过合理利用证照考试实验室的方法,为学生课下学习提供了资源和机会,以及学习的条件和氛围,辅助课堂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反响很好。

(三)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合理的教学效果,建议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W中,教师是主角,负责传授教材的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应该转变这种观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引导及最后总结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企业战略时,讲授完多元化战略的含义、适用范围、优缺点之后,把全班六十个同学分成六组,自由组合进行案例分析。以“企业多元化道路的探讨”为题,包括案例的寻找,PPT的制作,两周之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分组进行自己搜集案例的讲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分工协作,锻炼了动手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多了一个多角度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每组学生案例讲述的时间限定在二十分钟之内,学生讲完后,任课教师就案例内容和讲授效果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点评。好的方面给予肯定,不好的需要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提醒和补充,引导全班同学思考案例的内容。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发现平时教师讲课时觉得平淡无奇的语言描述、PPT展示、话语音调等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强调现代的人才是对综合素质的全方面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强化学生的认知。这种以教师为辅助,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吸引力。

(四)加强综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由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涉及诸多学科,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首先教师需有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同时最好兼有实践经验,或者是双师型教师,例如获得注册会计师或者高级会计师的执照。其次,本课程在分析企业具体运营时,需要从内外环境的全方面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对教师要进行实践教学软件的培训,比如,财务综合决策软件的培训等。最后,民办高校设置该门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在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顺利过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兼顾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大纲和难易程度,例如课堂练习和例题可以选择注册会计师的考题,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述,让学生熟悉注册会计师考试,了解和熟悉考试的重难点以及题型和题量,为以后顺利通过考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涛.《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范式[J].科技信息,2011,(34).

[2]梁毕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3).

[3]贾广敏等.《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3,(35).

注册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第10篇

一直以来,注册会计师(CPA)以CFO 伙伴的姿态,共同面对市场的风浪。金融危机使企业财务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CFO 们将之视为狠抓财务管理的良机,而此时,CPA 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态度,无疑将给予CFO 很多帮助。牛年春节刚过,《新理财》为此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进行了专访。

推陈出新完成两大任务

2009 年1月15 日,中注协《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决定对我国声誉最高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对此次改革的原因,陈毓圭解释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特别是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日益融合,市场对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行考试制度,对于加快培养和选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和企业国际化发展新需求的行业人才,尚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据悉,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包括基本制度、质量保证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本次改革主要涉及基本制度中考试阶段划分、科目设置、考试内容等几个方面。改革方案提出,在现行考试制度规定的5 个科目基础上,进行分拆、补充和整合,将一个阶段的考试划分为两个阶段的考试;将第一阶段考试设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 个科目,将第二阶段考试设为综合1 个科目;第二阶段考试着重考查考生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改革后的考试,将更加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需要,使注册会计师与企业一起,与时俱进。

在财务吃紧的时候,一些CFO 可能会存着侥幸心理,做一些违法违规的尝试,此时,CPA 的职业道德就成为企业行驶在正确航向上的监督保障力量。

2008 年底,中注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征求意见稿)》。陈毓圭表示:“基于对‘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链条的重要一环’这一根本认识,注会行业确立了‘以诚信建设为主线’的工作思路,一直坚持不懈,不动摇。此次,在保持审计准则动态趋同的同时,我们完成了近7 万字的征求意见稿,涵盖了注册会计师诚信、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勤勉尽责、保密、利益冲突的解决等方面内容,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与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实现趋同,将为注册会计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职业道德问题提供有力指导。”

做大做强实施三大战略

谈到2009 年的工作,陈毓圭表示,中注协将在今年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诚信建设为主线,以行业国际化发展为导向,深入实施行业发展三大战略,改革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加快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建设,深入研究和推进行业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协会管理与服务工作,推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陈毓圭所说的“三大战略”,正是我国注会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CFO 未来工作汲取力量的关键。

首先是深入实施行业人才培养战略。中注协将总结完善行业人才培养战略措施,继续做好行业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境内外培训等工作;巩固和深化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香港会计师公会、澳洲会计师公会等的合作项目;在继续实施CPA 专业方向学生境外实习、教学质量评估和师资培训项目的同时,推动CPA 专业方向教授互访,不断提高CPA 专业方向教学质量。

其次是推进新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动态趋同。随着中国市场与国际接轨,注会行业的国际化步伐也越走越大。陈毓圭告诉记者,积极推进与发达市场经济体审计准则的等效互认是中注协2009 年的工作要点之一。“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以来,国际审计准则理事会对37 项国际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要求,提高了对审计准则理解和执行的一致性。根据国际审计准则最新进展,中注协将修订我国审计准则体系,保持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动态趋同。同时,积极协助世界银行开展中国审计准则评估工作,并适时开展与欧盟审计准则等效互认工作。”

第三是深入落实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做大做强做出去”是中注协近年一直坚持的战略要点,2009 年,协会将继续做好事务所“走出去”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信息服务和国际联络工作,制订若干具体措施,推动事务所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在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过程中,积极推进《关于规范和发展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引导中小事务所做精做专做优。

这三大战略延承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轨迹。

无论是1980 ~ 1991 年的恢复重建阶段,1991 ~ 1998 年的规范发展阶段,还是1998 ~2004 年的体制创新阶段,中注协一直致力于行业改革发展,提升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帮助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自2005 年以来,我国注会行业逐步进入国际发展阶段。陈毓圭说:“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拓展市场,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特征日益凸显,这对注会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提出开放国内市场和进军国际市场并举的国际化发展思路,正是基于市场需要的考虑。”

促进CPA 与CFO 合作实现共赢

2009 年,《新理财》杂志将以“CPA 与事务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和“CFO 与企业需要的专业服务”为主题开展专题宣传,增进CPA 与CFO 之间的相互了解,构建事务所与企业之间诚信共赢的合作平台;充分发挥CPA 与事务所的专业特长,帮助我国CFO 和企业更好应对经济环境挑战;在帮助CFO 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实现做大做强,促进行业优化发展。陈毓圭秘书长表示,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组织,中注协非常愿意CPA 和事务所为CFO 和企业提供积极有效的专业咨询和支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CPA 与CFO 协作,用专业的力量推动中国企业度过困难时境,发展壮大,实现共赢,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努力和贡献。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注册会计师知识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