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的实践与分析

时间:2022-09-18 08:07:08

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的实践与分析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对土地的利用也就越来越高,怎样才能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了政府和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推出了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并且测量工作在不断的发展,制作地籍图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本文根据该项技术的发展,针对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析。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实践与分析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城市的建设带来巨大帮助,随之对土地的如何利用?怎样合理的利用?应该是当前政府及有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挑起了这个重担,在对土地的监测与管理中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本文针对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给相关工作人员以借鉴作用。

1 当代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

地籍测量是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并把地块及其附着物的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要素准确地绘制在图纸上和记录在专门的表册中的测绘工作。

数字化的地籍测量主要是应用GPS技术及全站仪来进行野外的测量工作,把测量出来的具体数据传送到计算机当中,利用测图的技术软件编辑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及其相对物的图式符号制作出相应的数字地籍图,然后在利用绘图仪器把地籍输出。因此,这是一项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测图方式。在一般的情况下,在该项技术的具体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静态的GPS网进行基本的控制,动态GPS、导线进行加密控制,动态GPS、全站仪进行碎部的数据收集,利用CASS7.0的制图软件帮助制成图样,然后绘图仪进行出图的具体实施方案。

2 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在我国的实践分析

2.1 GPS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

GPS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开始研制的,在1993年正式启用,可以在陆海空实施全方位定位能力与三维导航的新一代定位系统与卫星导航。近些年,GPS技术在应用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完善,对软件的更新与研发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该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1)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负责管理、协调整个地面控制系统的 工作)、地面天线(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向卫星注入寻电文)、监测站(数据自动收集中心)和通讯辅助系统(数据传输)组成。

(2)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道平面上。

(3)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对于使用人员来说只要利用接收机就可以捕获到所要测量的卫星信号,然后随时对卫星的信号进行跟踪监测,对接受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变换和处理,从而测出信号从接收机天线发出的时间,对观测站三维的位置、时间及速度通过实地测量计算出来。作为现代测量与绘制技术的重要发现,对被测地区的地理坐标能够进行精确的控制,尤其是利用RTK这种新式的技术,甚至对各级控制点不用进行布设,就可以快速高精度的对地物点以及界址点的坐标进行测定,采用RTK来实施的定位的时候,基准站接收机要保证随时的将采集到的数据(比如说相位观测值或伪距)和已知的数据(比如说基准站的具体定点坐标)随时传送到流动站中的GPS接收机,流动站对整周的模糊度进行快速的求解,在观测到四颗以上卫星之后,就可以随时的计算出厘米级流动站点的具体动态方位。与GPS快速动态、静态定位需要在结束之后进行处理对比,大大的提高了其定位的效率。对于一些遮蔽的地带,会对GPS卫星信号接收来严重影响,这时就应该利用全站仪等一些其他适合的测量工具,然后利用图解法或是解析法进行细部的测量。

2.2 全站仪的实践应用分析

所谓全站仪就是指:全站式的电子速测仪,它主要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以及微处理机三部分组成,可站在同一个观测地点同时对距离和角度进行测量,并且还能够对待定地点的坐标自动的计算出来。利用传输的接口将全站仪在野外采集到的数据终端和计算机、绘图仪有效的连接起来,可以说这是全站仪所带来重要作用,配以绘图的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这样就可以对图的自动化进行观察。

全站仪可以利用它的可卸式的的PC―MCIA卡或者内存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观测,并且在电子速测仪里面会自身携带同MS―DOS互相共融的操纵系统,这样使用人员就可以对记录的程序进行编制然后在与电子测速仪安装到一起,然后再把数据编码输入进去。在这项工作当中根本据不需要借助电缆进行连接,因此就会使野外的的记录变得十分的容易。此外,对于一些含有自动跟踪测量功能的电子测速(也可以叫做机器人测量)仪来说,可以不用人在观测站进行操纵,这样节省了很多的人力,开机测量镜站的遥控,电子测速仪就会自行的去跟踪、并且将数据准确的记录下来。在具体的实践中工作人员就会节省很多时间。

2.3 对CASS7.0的具体实践应用分析

对于CASS7.0绘图软件来讲可以说能够同实际中每个全站仪及其它的电子仪器进行连接,适用于电子平板、电子手薄的自动记录、扫描仪扫入、数字化仪录入等很多类型地图的数字化模式,从而达到可以与地图的绘制、GIS接口、图幅管理、地籍表格制作等地籍管理功能和数字地图的具体应用。这个软件持有完整的数据处理、数据采集(主要指图形)、编辑、输出、图形的生成等具体的功能。

地籍测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地籍图的编辑及生成,它会依据图式具体规范出来的要求制作出准确的数字地籍表(图形模式的文件)供图形的应用及其输出。在利用数字方法进行测图的过程中,第一点应该进行考虑的是地籍图的具体比例,通常的情况下在输出时以1:500的比例尺为主,并且还要以该尺度的比例尺进行信息的舍取编排及图形的储存。同时对可能输出的比例尺还要进行考虑。例如1:2000、1:1000等一些图件的具体要求。在地籍图制作完毕以后,对图形的编辑是输出之前应需要完成的工作,对一些不合规范的地方进行修改或是增减,还要将图件上的每种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然后还要依据不一样的规定放在不同的图层里面。

绘制地籍图的符号是制图的过程中一项工作量大、繁琐的工作项目,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就可以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成图,这样对绘图的工作量就会大大的降低。利用计算机来成图与模拟器会有一定的区别,它不会对逐个符号进行绘制,而是依据图式的具体规范,首先对符号库要进行合理的建筑,数字测图的系统一般会提供具体的符号库,依据自身的需求对库中的某些符号删除、增加或是修改。然而地籍测量时细部点的测量精度又会决定原始资料的精度。在利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测绘地籍图时,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尤其是对于接边的一些地物逐个进行检查与调整,降低误差、保证精度。

3 结语

随着对土地的利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地籍测量技术逐渐应用于我们国家的土地测量工作,对土地测量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这种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机助、全解析的土地测量方法,和传统的测量技术进行比较有着自身明显的优异之处,因此也就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对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持,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要不断研究该项技术的方法及理论,保证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小娜.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通报,2006(06).

[2]张晓峰.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基测量中的应用初探[J].地矿测绘,2005(03).

[3]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析现代路桥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应用 下一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工程招投标逆向选择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