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的一卡通系统需求分析

时间:2022-09-18 05:32:11

数字校园的一卡通系统需求分析

【摘 要】本文基于数字校园内涵及架构,分析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需达成统一支付、身份识别、整合数据、促进信息标准化、提高管理效率的目标,并做出初步的需求分析。

【关键词】数字校园;一卡通;需求分析

1 数字校园的内涵与特点

数字校园是一种充分优化利用数字资源的虚拟教育环境,它以网络和数字信息为基础,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起对教研、管理、技术及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用户通过数字校园可以快速获得自己需求的信息。学校信息化建设基于数字校园的“层次化、整体”的观点实施,可以合理的组织和分类校园网信息,方便管理人员科学、规范管理并信息,从而构建通畅的师生网上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实现从校园基础环境、教学教辅资源到教学、管理及服务等各类应用的全部数字化,构建一个在传统校园基础上的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时空维度,提升学校整体运行效率,扩展学校业务功能,实现全面的教育信息化,学校可以大为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打造出一所超越时空的虚拟大学。

数字化校园就是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和智能化的用户终端,三者有机的结合。数字校园整体架构,自底向上分为基础技术平台、应用平台、应用组件、业务系统和门户层共五层。操作系统、虚拟软件、中间件、数据库等构成基础技术平台,这是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应用平台为应用组件以及业务的开发提供服务;为支持系统的功能重构与功能扩展,分析、抽象一些业务,形成应用组件;应用组件与应用平台共同构建业务系统;门户为用户提供单点登录及个性化应用,方便用户的使用。

2 一卡通系统与数字校园的关系

“校园一卡通”即在学校内,凡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采用校园卡来完成,这种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消费管理模式,高效、方便、安全。

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上必须服从于数字化校园的总体规划,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一个基础平台和应用领域,是为校园信息化提供信息采集的基础工程之一,具有学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部分功能。

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逐步深入,校园内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已经进入全面规划和实施阶段,一卡通系统结合统一身份认证、人事、学工等信息系统进行建设。通过共同的身份认证机制,实现数据管理的集成与共享,使一卡通系统成为数字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有机结合,避免重复投入,提高建设进度,为系统间的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一卡通系统不仅仅是消费系统,还具备身份识别功能和管理功能,与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建立独立统一的用户身份信息库,为与其它信息系统的互连互通打好基础。因此,一卡通系统不仅包括一卡通系统的基本建设内容,还应包括与一卡通密切相关的全校统一电子身份认证系统、以学校数据资源与交换服务平台为基础的应用环境集成系统、基于Web Service技术规范实现的全校资源个性化门户系统、标准三层架构的学校管理应用系统、主要基于Web Service技术规范实现的第三方系统的连接接口。

3 一卡通系统建设目标

建设一卡通系统,应达成以下几个目标。

(1)形成统一管理信息平台,促进教育信息的标准化,构建起学校优良的数字空间和信息共享环境,在校内进一步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数据传输网络化、用户终端智能化、结算管理集中化。

(2)在全校实现统一的电子支付和费用收缴管理,彻底解决校内各类费用收缴难、管理乱的问题。

(3)借助一卡通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整合和带动学校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各管理部门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和辅助科学决策,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4)促进学校网络应用基础平台的建设,逐步完成校内应用系统体系结构升级。

4 一卡通系统建设原则

4.1 统一数据标准

遵循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学校需求为目标,统一信息规范、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构建一卡通的运行平台。提供标准的接口套件,满足校园原有的MIS系统和扩展应用系统的对接整合,如教务系统、图书系统、财务系统等。

4.2 提高效率

全面整合和优化业务流、数据流;提高办公质量,减少管理复杂度,规范办公流程,保护原有投资。

4.3 开放性和自主扩展性

模块化结构设计,为不断发展的应用需求提供相应个性化服务功能;系统源代码、数据库结构、通讯接口、密钥系统和卡结构支持学校自主采购扩展软件、机具和卡片。

5 系统需求分析

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使全校所有师生员工每人持一张校园卡,这张校园卡取代以前的各种证件(包括学生证、工作证、借书证、医疗证、出入证等)全部或部分功能,并与银行卡实现自助圈存。师生员工在学校各处出入、办事、活动和消费均只凭这校园卡便可进行,最终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同时带动学校各单位、各部门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进程。

最根本的需求是“信息共享、集中控制”,因此系统的设计不应是各单个功能的简单组合,从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数据传输安全、各类管理系统接口、异常处理等软件总体设计思路的技术实现考虑,使各管理系统,各读卡终端设备综合性能的智能化达到最佳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应考虑学校统一的人员、教学、科研等基本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校园卡作为个人身份ID,通过“校园一卡通”实现校园内信息充分共享,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系统软、硬件均应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充分考虑学校需求的变化,其系统扩充和升级的方便性和灵活性,提供标准、通用的信息接口,并能与原有各部门的管理系统相兼容,还需考虑可能与各校本部的“一卡通”系统友好相接,可确保用户投资的长期效益,避免资源重复投资。

系统必须基于校园网运行,使之成为覆盖全校范围的网上应用系统;为提高系统安全性,应在校园网上划出专供其运行的虚拟专用网VLAN,并采用完善的安全技术,通过网络实现跨校区互连,在校园网上提供综合信息门户服务。

系统实现校园卡和银行金融卡相结合,实现各种校内外消费,实现校内身份认证,实现校内信息查询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实现个人身份认证,学生、教职员工的基本信息查询等。

6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学校面临的一个巨大考验和奋斗目标,以一卡通系统为纽带促进数字校园的建设,可以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志强.一卡通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4):183-184.

[2]韩立峰.一卡通系统与校园信息化平台的集成[J].山东工业技术,2013(9):159-160.

[3]王运武.“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辩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4):21-28.

上一篇:浅析如何提高网球截击技术水平 下一篇:经桡动脉造影术后止血压迫器放气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