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升初看德国中学分层教育

时间:2022-09-18 04:11:30

从小升初看德国中学分层教育

摘 要:德国教育体系力求保障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机会,且学生的求学之路并不唯一。原则上讲,无论之前取得怎样的成绩,学生都有实现更高求学目标的机会。德国基础教育从五年级开始分流,之后学生进入3种不同类型的中学。为了避免过早分流带来的弊端,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求学之路。文章以巴伐利亚州为例,介绍学生小升初的过程和3种不同类型的中学,分析中学分层教育得以实现的保障。

关键词:德国;小升初;分层教育

巴伐利亚州学生在五年级分流之后可以选择进入3种不同类型的中学:中等学校、实科中学、文理中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存在差异,让他们就读于不同类型的学校是出于因材施教的考虑,他们始终有机会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求学之路。

一、确保公平:小升初的教育体制

德国小学共有四个年级,进入三年级后,教师会观察学生具备哪些优势,并将这些优势与不同的中学入学条件进行对比。5月初,所有四年级的学生将会获得升学证书,这张证书不仅记录学生四年级各学科(德语、数学、本地风土人情与常识、手工、艺术、音乐、体育等)的成绩,还会对学生的社会行为与学习行为作出评价,并对适合学生的中学学习道路作出评判。

如果学生的成绩不够进入其理想中的学校,可以通过参与目标学校所开设的尝试性课程来展现自己的能力,测试合格者依然能进入心仪的学校。该课程通过书面和口头两种考查方式对学生的德语和数学能力作出综合鉴定。

从小学四年级升入中等学校五年级没有特殊的条件,原则上人人都可升学;升入实科中学五年级需要德语、数学、本地风土人情与常识三门课的平均成绩为2.66或者更好(最高分为1),否则需要通过尝试性课程测试;升入文理中学五年级需要上述三门课平均成为2.33或者更好,否则需要通过尝试性课程测试。如果学生尝试性课程的成绩不理想,但学生父母一再坚持的话,也可以被录取到希望就读的类型的学校。

二、因材施教:3种不同类型的中学

(一)中等学校提供以实践为导向的知识

中等学校的年级分布为五年级至九年级,大多数学生在九年级毕业后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职业学校和企业)。中等学校除了为学生提供基础的普及教育之外,还与职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培训。如果中等学校的学生在五年级和六年级成绩较好,即德语、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达到2.66或者通过录取考试,那么他们在升入七年级后会进入特殊的班级(M7),到十年级(M10)时参加中级阶段毕业考试,最终获得和实科中学与文理中学学生同样的中级阶段毕业资格。中级阶段毕业之后,学生将有机会就读专业高中,甚至最终获得高校入学资格。

巴伐利亚州的中等学校具备以下特点:

?S通过3个方向(技术、经济、社会)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并与职业学校、地区机构等进行合作;

?S按照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的教育标准将学生引导到中级阶段毕业;

?S以班级为单位提供模块化或个性化的课程。

(二)实科中学提供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基础知识

实科中学的年级分布为五年级至十年级,为学生提供基础的普及教育,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学校再教育奠定基础。教师教授学生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能力与技巧,为他们日后踏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支持。此外,学生从实科中学毕业后可以继续深造,获得高校入学资格。

实科中学有3个培养方向:一是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职业发展目标是与之相关的工作;二是经济,职业发展目标是经济和管理工作;三是外语、艺术或社会学,职业发展目标是文化、艺术及社会类工作。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学校从七年级开始为学生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重点,但这不意味着学生将来只能从事该职业方向的工作。除了各培养方向的必选课程,学生还要学习其他课程。

实科中学毕业相当于中级阶段毕业。要想获得该毕业资格,需通过十年级末巴伐利亚州统一举办的考试。如果学生德语、英语、数学科目的平均成绩达到3.5,则可以就读专业高中。就读专业高中两年后即可参加专业高中毕业会考,若继续顺利完成十三年级的学业,亦可参加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从而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如果学生想要升入文理中学,则需要通过导入年级的学习,以确保在参加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前能够有足够的第二外语能力。

(三)文理中学提供深入的普通教育

文理中学的年级分布为五年级至十二年级,提供深入的普通教育,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抽象的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并且为他们将来在高校学习或者就业做准备。

文理中学的学生至少要学习两门外语。第一门必修的外语科目从五年级开始学习。根据各学校的情况,学生可选择英语、拉丁语或法语,从六年级起还可再选择其一作为第二外语。另外,在语言类文理中学,学生从八年级开始还要在希腊语、西班牙语、俄语或者意大利语中选择一门作为第三外语。十年级开始,学生还可以选择一门新的外语,放弃之前的第一或第二外语。

文理中学向学生提供内容广泛的、适用于所有职业方向的课程计划。该计划合理考虑了语言类、数学及自然科学类、经济及社会学类、艺术特色类等不同领域的培养方向,其中,提供前两类课程计划的学校较为常见。在顺利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后,学生将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没有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的学生在完成十年级学业后将自动获得中级阶段毕业资格。

(四)三类学校的个性化援助

所有的中等学校、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都会为五年级学生提供个性化援助。这种援助课程旨在实现以下两个目标:一是对于成绩略差但基本能够适应本类学校要求的学生,通过援助课程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达到学业要求;二是对于中等学校和实科中学中成绩较好的学生,援助课程将帮助他们升入更高一级的中学。

三、实事求是:客观的升学证书评语

德国中学分流和分层教育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是其体制,即每一条求学之路都不是“死胡同”,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学生就可以转入另一种类型的学校。例如,学徒工可以成为工程师,学手艺的人也可以成为知识分子。因此,家长和学校考虑更多的是学生适合哪一类学校,而不是一定要进入哪所学校。社会追求的是“因材施教、实事求是”的风气。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根据真实情况撰写学生升学证书的评语,并为学生的行为评定等级,同时按照不同的档次给学生判定分数。家长不会因为分数的高低而给予教师压力,教师也无需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而弄虚作假。

下面是德国小升初升学证书评语的几个实例。

例1 社会行为评语

XX同学能够愉快地融入班集体。他乐于助人且值得信赖。班级同学很愿意与他合作,他能够目标明确地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任务。他的平和和乐于助人使其得到同学们的g迎,与同学交往没有任何障碍。他遵守大家约定的谈话规则,能够令人信服地给出自己的观点。总体而言,社会行为表现为“优”。

例2 社会行为评语

XX同学基本能够和班级同学融洽相处,愿意与她喜欢的同学交往,如果其他同学请求她的帮助,她也愿意提供帮助。她能够遵守同学们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和喜欢的朋友合作。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她通常能展现自己的责任意识,尊重其他同学的兴趣,避免争吵。总体而言,社会行为表现为“良”。

例3 社会行为评语

XX同学基本能做到乐于助人,但是对于交给他的任务还不能令人放心地完成。他比较难融入班集体,几乎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他能够较好地处理问题,通常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对于同学间制定的游戏规则他可以较好地遵守,通常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总体而言,社会行为表现为“中”。

例4 学习行为评语

XX同学对新的教学内容充满了求知欲,课堂上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总能目标明确且独立顺畅地完成,偶尔有点小粗心。总体而言,学习行为表现为“优”。

例5 学习行为评语

XX同学上课认真听讲,对新的教学内容充满了兴趣,但课堂发言不太积极。在学习中他常常有自己的小技巧,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他能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碰到问题会明确向教师询问。总体而言,学习行为表现为“良”。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德国小升初升学证书的评语有如下特点:以鼓励学生为主,突出优点,但大多数学生的缺点或不足也会被明确指出,获得“优”等评价的仅是少数。

四、结语

有了制度保障,德国得以在五年级就实现学生的分流,并实施分层教育。各类学校因材施教,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天赋得到培养和发展。整个社会在实事求是的氛围中完成了小升初这个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

作者注:文章的参考资料主要来自于巴伐利亚州教育文化和科学艺术部(Der beste Bildungsweg für mein Kind-Informationen zum ?Bbertritt von der Grundschule an weiterführende Schulen)。

上一篇:翻转课堂模式下的MOOC学习行为分析 下一篇:发挥优势,加强合作,打造一流国际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