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蓝色情怀

时间:2022-09-18 04:03:47

蝴蝶的蓝色情怀

10月22日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的《蝴蝶与蓝・古筝与电子乐――来自吴莉的古筝写意浪漫之旅》,是近期吴莉古筝演奏艺术的一个代表性成果。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古筝与多媒体电子音乐的结合,再一个是其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由吴莉的丈夫――青年作曲家陶一陌创作的。

音乐会的上半场由四首作品组成,这四首作品都是按照传统音乐会的演奏方式进行的。它们是:王中山改编创作的《夜深沉》、陶一陌创作的《层层水澜》、《玲珑剔透》、何占豪创作的《茉莉芬芳》(陶一陌改编)。王中山编创的古筝独奏《夜深沉》是由著名的京剧牌子曲移植过来的,作品的结构环环相扣、节律错落有致、旋法抑扬顿挫、神韵一气呵成。经过改编以后,这种艺术气质不但没有丧失,反而借助于古筝特有的艺术表现能力张扬开来,在大鼓轻重缓急节拍的伴奏下,听众领略了作品与演奏的魅力。陶一陌作曲的古筝独奏《层层水澜》是一首新涌现出来的筝曲佳作,作品是一首具备较高演奏技巧的细腻、委婉的“文曲”。作曲家采用独特的定弦方法,以波光涟漪般的旋法进行,刻画了“涓涓水韵、层层涟漪、水光闪烁、波澜无尽”的意境和由涓涓溪流而浩浩渺渺的氤氲水势。《玲珑剔透》也是一首具有较高演奏技巧和细腻委婉内在气质的“文曲”。与前者不同的是:《层层水澜》注重“线”上气息的延展、伸长,《玲珑剔透》则注重“点”上音色的晶莹、剔透。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为演奏家“量身定做”了一个富于技巧性的中段,吴莉为这个中段首创了一种“单手泛音弹按”的演奏法,这种奏法发出的乐音具有虚空、辽远的意境。经过陶一陌改编以后的《茉莉芬芳》,实际上是一首古筝、大提琴与打击乐的三重奏。三者以“点”对“线”的竞奏,刻画了茉莉花香、清新淡雅的形象。

音乐会的下半场由七首作品组成,其中六首作品都是与现场电子多媒体结合起来演奏的。它们都是由陶一陌担任作曲与电子音乐制作、即时电子乐队控制的,有:《云色》、《玻璃蜻蜓》、《蝴蝶与蓝》、《旋》、《角色》、《遥远之城》六部作品。其中的《云色》是以古筝的声音特色与电子音乐结合以后,表现音乐家幻想中的云天一色、超凡脱俗的境界;《玻璃蜻蜓》是作曲家对现代江南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描绘;《蝴蝶与蓝》寄托了艺术家内心美好的爱情。“蝴蝶与蓝”综合起来就成为本次音乐会的主题曲目的内在精神意旨:在优美如画的大自然中翩翩起舞的、满怀情愫的“蝴蝶”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旋》中具有佛家的禅机,音乐在围绕着一个简单的材料周旋,从周旋中展开音乐自身的魅力;《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是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一首钢琴小品,作品以其浓郁的东方色彩著称于世,陶一陌将它改编为古筝与大提琴的二重奏,这种结合为音乐增添了新元素,这也是下半场唯一没有与电子乐结合的乐曲,表现出淡丽的东方韵味;《角色》是一首舞动的朦胧诗,在优美的旋律、有致的节律、丰富的色彩的行进中,展示给听众的是一种朦胧、虚幻、亦近亦远的“角色”形象;《遥远之城》与德彪西《被淹没的大教堂》一样,以一系列似清晰而又模糊的和声语汇、似熟悉而又陌生的旋律进行,为听众勾画出一幅似真似幻的已经消逝在遥远时空中的“城市”的画面,这是作曲家与演奏家在引领我们作一件知识考古的工程。

从吴莉这场音乐会上,听众可以发现作曲家与演奏家伉俪近期以来在新型民族器乐创作和演奏方面做出的探索。这种探索主要体现为:1、以新作品的创作拓展演奏技法的空间,以演奏技法的拓展体现艺术风格的多样。2、以民族器乐的创新型的演出形式,探索民族器乐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新路子,开拓民族器乐的生存空间。3、吴莉的演奏给人的突出印象就是:身随心动、体随乐走。这是作为一位成熟演奏家,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4、以即时表演的电子音乐,使之成为现场演奏时的一件“乐器”,由音响工程师与演奏家与传统乐器按照总体的艺术构思一同演奏,这种做法在国内还不多见。电子音乐、多媒体手法的采用和控制,即时檀香扇、人声的加入使得音乐会现场的“声场”更为宽阔、音色更为多样、力度更为厚重。

“玉必带瑕”,既然是探索,也必定有所局限。如由于对剧场音响总体情况的把握还不尽完善,使得电子乐部分有时会变得过份强大。如何在多媒体制作、演绎的时候使电子音乐少一些“电子味”,多一些“自然声”,少一些“无机拼贴”,多一些“有机拼贴”等等。这都是我国当代新音乐创作必须面对的“声学”技术问题。

吴莉在意大利演出的时候,当地评论界称之为“她的双手宛如蝴蝶的翅膀,在琴弦中抖动”,整场音乐会中演奏家的姿态,也给人以“蝴蝶翅膀”的联想。

上一篇:团队创作出精品 下一篇:教学实践紧锣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