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时间:2022-09-18 04:03:33

略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摘 要:对话,是人际交往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交流方式。进行对话的各方面,围绕某个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彼此之间互相启发,互相碰撞,从而达到观点的一致或产生新的观点。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则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学生、媒介之间的对话,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对话形式,教师要合理运用上述对话方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对话;对话形式

对话,是人际交往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交流方式。进行对话的各方面,本着平等的原则,以自由的心态,围绕某个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彼此之间互相启发,互相碰撞,从而达到观点的一致或产生新的观点。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则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学生、媒介之间的对话,实现师生的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下面,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意义》教学为例,谈谈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对话的几种

形式。

一、生本对话

孔企平编著的《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一书,在“序言”中指出:“在数学教学研究领域,数学理解与数学阅读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阅读是一种知识的重建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发生交互作用,新知识和既有的知识同化并产生新意义,数学里的符号、公式、方程式、图形、图表以及文字,同样需要经过阅读才能理解。阅读是数学学习活动形式之一。”这段话告诉我们,数学阅读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经常性地与文本对话,在与文本不断的对话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获得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课始先给学生出示两组学习材料(如下):

【学习材料一】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即教材例1)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格中有哪两种量?

(2)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比值是多少?

(4)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出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吗?

【学习材料二】

购买一种铅笔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即教材“试一试”)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格中有哪两种量?

(2)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写出几组相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比值是多少?

(4)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自己任意选取其中的一组学习材料,围绕四个问题独立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每个学习材料中的四个问题相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浅显的,只要认真阅读表格内容,稍加思考,学生都能找到相应的答案。通过阅读分析,使学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为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做好准备。

二、生生对话

所谓“生生对话”,就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生生对话,符合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生生对话,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切磋。生生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过程,有效的生生对话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

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一课,学生对正比例关系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感知之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归

纳,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可以安排如下环节:

【小组合作】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的学习,试着归纳概括正比例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1)上面的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规律?

(2)它们最本质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你能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吗?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在一节课上让所有的学生都畅所欲言。小组内的生生对话,很好地克服了这一困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对话,都能够参与对话,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在公开场合大胆表达意见的学生来说,小组交流更能让他们抛开对外界环境的担忧,展现自我。通过组内的对话交流,形成小组共同的意见,然后各组再推选一名学生作为代表,参与全班的交流讨论。

三、师生对话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教学的本质意义就是交往与对话。教学就其实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师生对话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生本对话,生生对话,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与学生对话,把握学生的思维状况,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正比例的意义》一课,在学生认识了正比例的意义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练习,师生在层层对话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实质,把握正比例的本质特征。

【深化练习】

一辆汽车在山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让学生判断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生1:不成正比例,因为它们不是相关联的量。

生2:不对,我认为时间和路程是相关联的量。

师: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生3:我认为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因为时间在增加,行驶的路程也在增加。

师:看来,行驶的路程变多,是因为时间的变化。同意吗?

生:同意。

师:既然它们是相关联的量,那么它们成正比例吗?

生4:不成正比例,因为它们的比值不等。

师:是这样吗?请大家算一算。

学生口算后交流:速度不一样,开始的速度是55,后面的速度有时比55快,有时比55慢……

师:虽然路程和时间是相关联的量,由于它们的比值不一定,所以这里的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例。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教师要合理把控对话的进程,及时捕捉有效对话的最佳时机,从而发挥有效对话的作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市小学)

上一篇:兴趣――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法宝 下一篇:美术活动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