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玩家王建民

时间:2022-09-18 03:14:21

创意玩家王建民

他是乐器的“创意玩家”,诸多金奖杂技的道具大师,更是舞美设计师,演奏“杂家”。但他却总自称是“老糊涂”,有“老年痴呆”,因为啥呢?原来,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他都相当“大智若愚”,见过的人总是认不得,只好一再嘱咐人:“以后见面一定要主动跟我打招呼。”正是因为如此,老人家才自嘲:发明就是为了挑战我的老年痴呆症。

他就是中国杂技团的“宝贝疙瘩”――总工程师王建民。

这是一位看来相当“普通”的老者,年过半百,留着花白络腮胡,戴着一顶牛仔帽,十分谦虚。不过这可是个装满创意的脑袋瓜。

王建民从小就喜欢鼓捣点花样儿,用竹管和筷子组合发出鸟叫声,拆装家里的钟表门锁之类,再不就是拿些小零件自己造出个半导体、电视机来。总之,他天生就长了一双巧手。十几岁时,王建民插队到哈尔滨肇源县,任职县文工团。

在1988年前后,王建民来到肇源县杂技团,开始了奇异的发明之旅。短短3年,他就先后发明了50项“新东西”,其中“可折叠三高度跳板”、“滑稽怪车”等十余项机械装置在全国杂技界引起了轰动,并获了很多奖项。1994年,他被中国杂技团的演员孙力力发现后力荐,时任中国杂技团团长林峰如获至宝,把他请到了北京。

几十年来,王建民已经获得了四百多项科研专利,著名的《十三人顶碗》、《俏花旦・集体空竹》、《探梦・蹦拐顶技》等节目中都少不了他的作品。2002年第十七届巴黎国际杂技节上,中国杂技团小演员张帆使用他创造的“遥控旋转软钢丝架”道具表演的节目荣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2005年,他更是以“道具器械创新推动杂技艺术发展”项目获得了首届文化创新奖。

除了各式神奇道具,这位发明达人还打起了乐器的主意,在他的创新乐器音乐会上,他用十余种创新乐器演奏了15支经典曲目。他用小军鼓做的大提琴、胡琴演奏了《二泉映月》,用呼啦圈做的笛子演奏《梁祝》,用注射器做的活塞笛演奏《枉凝眉》,用双音排箫演奏了《山楂树》,用环状埙笛演奏了《敖包相会》,又用脚踏风铃奏出了“一个人的乐队”。对王建民来说,每一件乐器他都能给出充分的理论依据,他说:“如何固定乐器的音高音准是要通过精密的数学计算确定的,运用很多律动关系,再通过结算方程式,这样成功的效率就很高,大大减少了试验定音的时间和材料的浪费,并且填补了我国民族乐队中低音的空白。”

这位发明达人隐约透露了他成功背后的“难处”,“其实每一个科研项目都需要很多经费,幸亏有上级领导对我的肯定和支持。”老王还提起了自己的老伴儿,总结语很另类:“这么多年我就在她的反对声中茁壮成长起来的。”原来每发明一样道具或乐器,王建民都要投入很多时间,常常半夜都不睡,这惹得老伴儿很不高兴,担心他身体熬坏。

如此痴迷于发明创造,王建民很“骄傲”:“这就是我的主业,我百分之九十五的精力都放在了设计杂技道具上,创新乐器只是我全部精力的百分之五。”他开玩笑地说:“我这也是在不断挑战我的老年痴呆症。”

(责编:田茵)

上一篇:住宅照明及插座的合理分配 下一篇:关于中职会计实训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