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旅行与“大陆游学”之比较

时间:2022-09-18 01:22:31

科举考试旅行与“大陆游学”之比较

【摘要】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清朝科举与同时期英国的“大陆游学”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指出二者在出行动机、人员构成及旅游形式等方面均有异同。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对研究当代修学旅游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更好地阐明教育对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清代 科举考试 英国 大陆游学

清代科举多沿明制,由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构成,层层选拔的考试制度引发了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考生在赴考及回程途中无形中为清代旅游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作用。同时期,英国贵族青年中亦出现了前往欧洲“大陆游学”(the Grand Tour)的现象,这种以修学求知为目的的漫游式旅行是当时欧洲特有的现象。文章通过对比两者的异同,阐明教育对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

清代科考旅行与“大陆游学”的相似之处

清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们凭借前往县、府、省城或京城的机会,多会在路途中或考试地风景名胜处逗留。考生赶考途中行程匆忙、思想压力较大,一般只是进行走马观花式地游览。如道光十三年广东人陈澧北上参加会试,途中经苏杭二州时“游览西湖,爬上苏州虎丘塔及短薄祠”。①参加乡试、会试的考生在考试结束后,为了放松身心,就会选择在省城、京城游玩。如嘉庆十四年,包世臣京城会试完毕后,“访檀柘大觉之胜景。”②考生在考试结束返回家乡的途中,闲暇时间较多,因此转道他乡游玩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洪亮吉在乾隆四十九年,“四月出门,由山西到陕,五月中旬抵潼关,听闻毕公祈雨大白山,于是至仙游寺相见,第二天同游楼观。”③此外,那些由朝廷钦点出京监考的考官,大都会普遍利用公差之便游览沿途名胜古迹。清朝时期,朝廷监考官由于被严格限制抵达时限,因此赴任途中鲜有停留游览活动,待监考结束后,则开始出现游山玩水的现象。

英国的“大陆游学”情形与此相似。游子在路途中边游边学,直至到达目的地。尽管旅行者的社会阶级随着时间而改变,但旅行的路线基本保持不变:首先观光巴黎和凡尔赛的宫殿,然后去古老的罗纳河谷,接下来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包括都灵、米兰和威尼斯;到了佛罗伦萨、罗马和那不勒斯就达到了整个旅行的高潮;最后通过德国,顺着莱茵河向下经过低地国家回到英国。同时人们也容易受到旅游作品的影响,被作家所描述的路途景观所吸引,游学中他们也会模仿前人的路线,如很多学子采用英国作家约翰・伊芙林的游学路线:乘船经加莱、布伦和圣丹尼斯抵达巴黎;随后经博格斯、里昂至阿维尼翁;转骑骡子至戛纳,再渡船过海前往热那亚,沿海岸线前往比萨、佛罗伦萨与锡耶纳;随后向南继续旅行到威尼斯、罗马、帕多瓦、米兰,最后经巴黎回到英国。④英国贵族青年途经这些风景秀美的旅游地时,会根据个人兴趣、季节等因素停留不等时间,学习当地的社会文化。

清代科举考试中乡试和会试的地点分别在省城和京城,虽然朝廷明文规定补助考生一定金额的赴考路费,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仍有部分家贫考生无以成行或自筹路费。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英国。18世纪,欧洲的交通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旅游相关产业也迅速发展,但旅途还是比较艰辛的。一位大陆游学者曾说:“路途中的旅馆是我住过的旅馆中最脏的,最糟糕的,甚至房间整个屋顶都爬满了蜘蛛。”⑤

清代科举考试期间,沿途的衣食住行开销剧增。大试之年,科举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不仅带动了房屋租赁业的发展,而且还繁荣了百货业。满族人震钧说:“每考试年的春秋二季,离棘围最近的各巷,西边的观音寺、水磨胡同、福建寺营、顶银胡同,南边的表背胡同,东则牌坊胡同,北则总捕胡同,家家出租考生公寓,并称之为状元吉寓,每间房三、五金或十金,男主人则带上妻子和孩子到宁静的地方以避之。东单牌楼市场,百货齐全,其价格比平日贵百分之三十。来来往往的人,二十四小时都不歇。当此时,人数增至数万。市侩行商,个个脸上露出喜色,因为可以通过此时的收入来弥补原来的亏欠。”⑥虽然各级政府给了一定的补贴,但这远远不够支出。据诸联所记:“金陵之行,盘费日益增加,见过来人的旧账,所用只需三、四金罢了。而初试时,只加其半,但是今天如果没有二、三十金,就不能出行。”⑦

英国“大陆游学”也需要巨额花费,当时很多报刊杂志对此曾进行批判。研究者对游学进行了估算,在1786年,旅居巴黎的英国人每年花费超过一百万英镑。⑧巴黎和罗马这类娱乐设施齐全、引导欧洲时尚的城市,消费高昂。同时贵族青年们为了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就不得不将大量钱财用于消遣,例如上流社会热衷的纸牌,推骨牌与下棋等活动都具有赌博性质。⑨此外,游学期间游子携带仆人的数量是社会地位与财富的象征,而陪同的私人教师的报酬也是比较高的,这笔花销远远超过了旅行中的花费。在欧洲大陆各地很多人都知道只有富有的英国贵族才能外出游学,所以店主、房东、车夫等都会提高价格,游学者很少会遇到物美价廉的情形。富有的游学者们会引起当地物价的上涨,如18世纪60年代,蒙彼利埃的物价就非常昂贵。价格也随旅游季节而变化,如在罗马,复活节后,物价会跌落一半。在比萨,冬季是旅游旺季,其物价是一年中最贵的。

无论是清代科考还是英国“大陆游学”,考生或是学子奔赴的目的地一般比较固定。清代童试地点通常设在县、府或院。童试三年两考,赶考人员虽多,但流动距离不大;乡试主要在各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同样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则是在京城举行,集各省举人参加考试,最初在15省举行,也称15围,光绪元年将甘肃、陕西省分为两围,共计17围。级别最高的殿试亦称“廷试”,参加者是会试考中的贡士,由皇帝在宫廷殿堂中亲自对其面试。

英国“大陆游学”与之相仿,由于受文化、交通、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英国学子的游学线路及目的地相对而言比较固定:法国、意大利、尼德兰、德意志是英国人游学的主要目的地,从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汉堡、维也纳、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等中心城市辐射出来的路线则是主要路线。在英国“大陆游学”300多年的时间里,后期游学目的地也发生了些变化,其间瑞士作为游学目的地而崛起,传统的意大利的游学路线则由亚得里亚海沿岸转移到了温布利亚。⑩

清代科考与英国大陆游学在时间上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清代科举考试有规定的时间,清世祖颁诏曰:“会试,定于辰戌丑未年,各直省乡试,定于子午卯酉年,凡举人不系行止黜革者,仍准会试。”顺治二年,范文程奏请:“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宜广其途以搜之,请于丙戌会试后,八月再行乡试,丁亥二月再行会试。”因此清代乡试在八月、会试在二月(乾隆十年后定为三月)。人们常常以二月娇美的杏花、八月芬芳的桂花的动人形象来形容科举考试的吸引力。

英国“大陆游学”则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从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游学者通常在春夏之交的4、5月和夏秋之交的8、9月开始出行,夏季和冬季极少出行,这主要是受气候、伦敦时尚社交季节以及罗马、巴黎等地一些节日庆典的影响。旅行家理查德曾在《意大利之旅》中建议英国人前往意大利旅行的最佳季节是秋季。游学者抵达巴黎、佛罗伦萨等主要游学地时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大陆游学者们必须在阿尔卑斯山降雪期(10月中旬至转年6月)前穿过山脉,否则雪山封路,影响行程。如果要在10月初穿过山脉,就必须在秋天离开英国。如果选择在4月出行,接下来即将是个愉悦的旅程。宗教节日也影响着旅行的季节性。如罗马成为游学中心主要是在圣诞节、复活节和3~4月的狂欢节期间,特别是复活节期间,接待游学者约占全年接待游客总数的50%。威尼斯作为游学中心主要是耶稣遇难日的4~6月期间。

清代科考旅行与“大陆游学”的不同之处

清代科考旅行与英国“大陆游学”虽在本质上都同属于游学行为,但二者兴起的原因却不尽相同。隋代开始对选官制度改革,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形成。隋文帝开皇三年在正月里招纳贤士,隋炀帝大业一年,便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考试选拔人才,标志着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正式形成。清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制度,《清史稿・选举志》中曾谈到:“清以科举为抡才大典,虽初期的制度多沿明朝的旧制度,而严防作弊,并立法以惩之,得人之盛,远轶前代。”可见,清代科举考试虽沿用明制,但重视程度远超明朝,同时清代统治阶层也根据自身需要不断调整科考制度。

英国“大陆游学”与清科举考试不同,英国人前往欧洲大陆游学是一种历史传统,它是英国贵族青年必经的教育阶段,即贵族子弟以一种修学求知为目的的漫游式旅行。如果当时的英国贵族青年不这样做就会被人看作乡巴佬,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早期游学主要是出于宗教和政治目的,中世纪之后游学风气的盛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受文艺复兴腹地意大利的影响,人们向往古典艺术,纷纷前往学习人文主义的思想。其次是逐步增强的英国经济实力为游学提供了物质基础。据格里高利金统计,1688年,英国国民收入是4400万磅,而至1803年,英国国民收入达到20900万磅。再次是英国贵族的经济实力增强。“大陆游学”的主体是贵族,在16世纪中期英国贵族的土地平均年收入0.22万磅,但是在1640年这一数字则上升至0.5万磅,并且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相对稳定,到18世纪又开始上升。最后是完善的交通条件,英国国内交通开始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国内掀起运河、铁路修筑热潮。欧洲大陆的交通也得到了发展,水路及陆路交通都得到了改善。这种以增长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是当时欧洲特有的现象。

清代科考旅行与英国“大陆游学”的目标完全不同。清代科举考试是以教育考试为手段,其最终目标是选拔官员。在清代,普通民众若想进入社会上层,就必须接受文、史、儒学等文化知识教育和写作技能的培训,而且还要参加科举考试。一旦金榜题名,就会带来显赫的社会地位与财富,这种发迹之路是其他途径所不能比拟的。中国传统的“训子以耕读为本,力田为养命之基,勤读乃显扬之径”的思想因科举而强化。

受欧洲大陆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人们向往古典艺术,纷纷前往学习人文主义的思想。英国“大陆游学”的动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职业发展、教育、文化、文学素养、健康状况、科学技术、贸易、经济以及其他。同时人们旅行的目标也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断发生改变,这主要与英国的文化环境以及旅行者社会构成的改变有关。

清代科考旅行与英国“大陆游学”的组成人员有所差异。清代科举考试,考生资格是相对平等的,录取时相对公平。科考自实行以来,就确定了公开招考的形式,科考自实行以来,就确定了公开招考的形式,只要符合要求的考生,不论其家庭情况,只要德行无缺,都可报考,不需要地方官府的举荐。只要身家清白,一般均可在户籍所在地报名。科举考试抛开了家世、出身、血缘等先天因素的限制。

英国“大陆游学”的主要客源来自特定的社会阶层。贵族是主要客源,直至18世纪后期,越来越多富有商人的子弟加入进来,他们跟风炫富,希望能跟贵族青年一样。贵族青年出游时年龄偏小,且主要为男性。由于旅途艰辛且危险,因此很少有妇女参加。随着交通等旅游设施的改善,一些妇女也加入进来。尽管如此,到18世纪末期,女性出游的数量还是明显低于男性。出游的主体除了贵族青年外,还包括其家庭教师和仆人,因为知识渊博的教师对贵族青年的学习是大有帮助的。1547~1603年间,旅行者的平均年龄是23岁,到1831~1840年逐渐增长到42岁。因为大陆游学的早期,来自贵族的学生一般和家庭教师一起出游,他们的年龄在14到23岁之间。而后期中产阶级的增加,社会上层人士的旅行者平均年龄为29岁,工薪阶层平均年龄为39岁。随着工薪阶层旅行者人数的增加,旅行者平均年龄也就升高。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清代科举考试和英国的大陆游学作为中英两国完成教育的两种方式,几乎是出现在同一历史时期,同样都造成了社会成员的大量流动,旅游形式也非常相似,但是两者的差异也很明显,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者在兴起原因、出行动机和人员构成等方面均有不同。

通过分析对比两者的异同,对促进当代修学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按照我们现在对旅游者的定义,除去商贾小贩,在该时间段内,没有任何一个阶层的人员的流动性能与科举考试的赶考者和大陆游学者相比。众所周知,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没有旅游者就不会有旅游业。在现代旅游业产生以前,因为缺少完全意义上的旅游主体,所以清代数以万计的考生因赶考而漫游,英国同期贵族青年人游学欧洲大陆,理所当然的充当了近代以前的旅游活动,并对两国旅游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汪宗衍:《陈东塾(沣)先生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第135页。

②胡韫玉:《包慎伯(世臣)先生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第53页。

③吕培:《洪北江(亮吉)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第56页。

④Shackleton,Robert, The Grand Tour in the Eighteenth-Century. In L.T.Milic(ed.) Studies in Eighteenth-Century Culture, 1971,p131.

⑤Mead,William Edward. The Grand Tour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oston,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14,p143-151.

⑥震钧:《天咫偶闻・卷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

⑦诸联:《考试盘费明斋小识》,台北:新兴书局,1981年,第3328页。

⑧Black, Jeremy. The British and The Grand Tour. Croom Helm Ltd, 1985,p135.

⑨[法]布罗代尔:《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2卷),顾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97页。

⑩付有强:“17~19世纪英国人‘大旅行’的特征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124页。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9・顺治元年甲申冬十月乙卯》,台北:华文书局,1964年,第110页。

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9353页。

杨静:《科举考试兴亡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8页。

姜得福:“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的富裕程度分析”,《世界历史》,2004年第2期,第88页。

陶军:《18世纪英国大陆游学及其原因和影响》,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6页。

责编/韩露(实习)

上一篇:广东省普通高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真心陪孩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