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宋科举考试制度的新特点

时间:2022-10-04 01:55:26

论两宋科举考试制度的新特点

[摘 要]宋朝的统治者强调中央集权,重文轻武,这对当时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科举考试制度。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宋朝的科举制度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宋朝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试的性质由资格考试变为任用考试;取消应试人员的种种限制,鼓励全民参与考试;科举取士数量暴增;士子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防止考试作弊工作更加完善;在科举考试制度中强调中央集权制。

[关键词]两宋科举制度;防止作弊;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发掘人才、选拔人才为朝廷所用的选贤制度,起源于隋朝大业年间,在唐展成型。在两宋时代,科举选拔制度更加完备。宋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实力;经济上施行租佃制,使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在文教事业方面,宋朝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并大力倡导发展文教工作;由于这个时期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科举制度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也使得宋朝的科举制度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而本文也重点讨论探究宋朝科举考试制度的新特点。

1.以任用考试代替资格考试

早在隋唐年间,当时的科举制度只是资格考试,士子中榜后仅仅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并不会直接授予官职。如果想做官必须在国子监深造之后再由吏部考核任用。考核不合格者需再等三年才有资格再次参加吏部考核。实际上吏部考核的限制名类繁多,大多数寒门弟子都无法通过吏部考核,因而常年不能做官。比如唐宋家之一的韩愈,因多次参加吏部考核不过而沦为一介布衣数年之久。

两宋时期科举考试取消了吏部考核,士子只要中榜就能获得御赐的名衔,之后便可顺利步入仕途。宋太宗赵光义称帝时期,士子通过殿试取得进士称谓,以三甲放榜;宋真宗年间再细分成三甲五等,但凡及第以上,无需参加吏部组织的考核,就可以授予官职。随着历史的发展,及第被授予的官职越来越高。当初太祖时期授予官职的等级相对较低。如开宝八年仅仅授予当年新科状元王嗣宗司理参军的官职,主要是管理地方的狱讼勘鞠事务。而到了太宗兴国年间,当时的一、二等进士和九经通常能取得将作监丞、大理寺评事或者各州通判之类的官职(1)。这些进士步入仕途几年之后最高能官居一品宰相的高位。通过史书查证:两宋时期共有133位宰相,其中通过科举制度入官的竟有123位之多。总之,宋朝将科举考试以任用考试代替资格考试,可以为皇帝笼络一大批士子,囤积人力资源,达到人尽其才,这一特点也被后世沿用。

2.限制士族子弟与庶族子弟竞争,取消针对门第出身的限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荐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意味着选拔官员的权利始终被当时的门阀士族所掌握。他们在政治上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因此庶族地主家的弟子很难步入仕途。到了隋唐时期,门阀士族阶级已经衰落,实施科举考试制度,使得寒门弟子也有了做官的机会,这无疑是进步的。但是这个制度很不完善,存在一些弊端漏洞,士族阶级仍然有权力去左右科举考试的公平性。通过史料查证,唐朝共有宰相369人,有98人属于名门大族。(2)这说明唐朝仍然有将近三成的宰相出身于士族地主。他们把持朝野,控制仕途,这使得科举考试制度仍然被控制在士族手中。

宋朝的统治者采取多种措施来限制士族与庶族的竞争。雍熙二年的科举考试,宰相李之子宗谔参加考试并中榜,太宗赵光义在殿试时义正言辞的喝斥道:“此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有私也!皆罢之。”(3)并且多次告戒主考官,要求选贤任能,“当务选擢寒俊”(4),不能屈于权贵,行私舞弊。以至于士族大家“各以所亲为请”,真宗时期,科举考试“无得以下第亲族宾客求赐科名。”(5)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大量的庶族弟子凭借自身的能力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

除此之外,宋朝的君王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取消了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太宗时期,朝廷诏书明确规定各行各业均可参加科举考试。(6)这使得前朝前代一直与仕途无缘的工商杂类子弟以及边关各地的士子也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南宋时期,甚至有屠夫参加科举考试的奇闻,只要有能力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被授予官职。这意味着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基本上没有了出身门第的限制。据此可知,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面向整个地主阶级、甚至面向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以及工商杂类人员,这结束了士族大家长期把持仕途的局面,也就削弱了社会各领域中血统门第关系的作用,这也会激励大众百姓读书应举,改变人生,彰显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

选官范围扩大,取消门第限制,使得科举考试向所有人开放。这种变化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经历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两宋时期的士族地主势力完全没落。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租佃制盛行,土地自由买卖,使得庶族地主势力快速发展,工商业者的地位极大提高。他们想通过科举考试以提高自己政治地位的政治愿望愈来愈强烈。2、宋朝的统治者希望通过科考来笼络大量庶族子弟参与朝政,这样可以遏制世族势力的肆意发展,加强中央集权,为宋王朝的世袭统治打下结实的基础。

3.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急速增长

唐代科举取士名额很有限,每年至多有六七十人中榜,高宗咸亨四年录取人数最多,也仅仅有79人。到了两宋时期,情况却大不同,据史料记载,两宋科举取士人数十分庞大:北宋的科举考试,开科考试达81榜,取士人数方面,有史可考的正奏名进士大一万九千五百九十五人,诸科一万六千三百六十六人,共计三万五千九百六十一人;特奏名(7)人员有一万陆仟零叁拾伍人;正、特奏名人员共计五万一千九百九十六人。南宋科举考试开科49榜,取士人数方面,有史可考的正奏名进士两万三千一百九十八人(其中明法科两人);特奏名进士一万九千零八十七人,正、特奏名人员共计四万两千两百八十五人。通过其他途径,譬如武举、童子举等科目选为进士的人数也有好几千人。也就是说,两宋时期参加科举考试取士约十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七人,年平均中榜人数约为三百六十一人,这个人数几乎是唐代取士人数的五倍,是元朝的三十倍,而明代取士人数每年也平均不足百人,清朝则每年取士人数仅仅将近百人(8)。

两宋科举取士人数迅速增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原因:客观方面,北宋建国之初,疆域骤然广大,行政机构增多,各地官员相对匮乏。开宝年间,“诸道幕职,州、县官阙八百余员”(9)。直到宋真宗时期“州县多阙员”。所以只能依靠扩大科举考试取士人数,收罗大量人才,才能填补各级行政机构的人员空缺。主观方面,唐末之后五代十国社会混乱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朝廷由武人掌控,武人缺乏封建伦理纲常教育,经常出现专断篡位之事,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武人出身,因篡位而夺权,故不信任武将,重文轻武,也就依赖增加科举考试取士人数来选拔文官参与朝政。

4.士子的综合素质大幅提高

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相对比较完善,这样不仅为统治阶层笼络了大量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综合素质较前代大幅提高,其中有些士子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有道是“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10)纵观我国整个历史,两宋人才济济名副其实。北宋人才从真宗至神宗几朝最为强盛。仅仅宋仁宗一朝就有千古风流人物几十人,他们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浓厚的一笔。如晏殊、范仲淹、包拯、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曾巩、苏氏三父子等,既包括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的政治家,也包括满腹经纶,见多识广,留名百世的文学家、思想家。仁宗在位的40年,各行各业涌现出如此之多的人才,这都与当时相对完善的科举考试制度密不可分。这些历史人物虽然出身不同,贫富贵贱也有差异,但是他们都是通过参加科举中榜而步入仕途的。南宋时期的人才数量与北宋相比虽然略逊一筹,但相比其他各朝各代亦是人才汇集,他们同样都是通过科举而步入仕途的,如岳飞、韩世忠、朱熹、陆游、辛弃疾等,民族英雄文天祥更是状元出生,他们都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

5.考试的防止工作更为严密

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并不完善,尤其是现象更为严重,几乎达到作弊泛滥的程度。如果继续放任这种行为任意发生而不加以严惩,科举考试将失去其选贤任能的最根本意义。鉴于此,两宋时期的统治者都很重视科举考试的防止工作,并实施了很多防止作弊的措施。

宋代防止考官与士子作弊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锁院制度。隋唐五代时期,考官接到监考命令后,不需即刻入闱锁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收取贿赂,接受请托,这使得科举考试丧失公平,民怨载道。宋太宗时期下诏明确规定,参与科举考试的官员一经任命立即锁宿,以防舞弊。真宗时期两次下诏,扩大了适用锁院制度的官员范围,要求所有参与考试的大小官员都适用锁院制度。(11)第二,封弥制度。封弥制度也称为糊名制,早在唐代已经运用。宋朝的封弥制度更加完善,按照规定,考试士子的姓名,籍贯都要被糊住,甚至考官定的等第也要被糊住。根据史料查证,宋代最早在殿试实行封弥制度,然后逐步推广到省试糊名,最后才普及到州郡发解试糊名。第三,誊录制度。又称之为誊录法,主要是为了防止阅卷官员辨认出考生的字迹而影响考试的公平性。誊录法最早在真宗景德二年的殿试实行,景德四年颁布诏书,形成定制。祥符八年朝廷设置誊录院,专门负责誊录之事。后来普及到省试进而陆续推广到各级考试。

由于宋朝实施严格的防止作弊制度,相对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保证了科举取士人才的质量,这种严格的制度同样是宋朝科举的一个鲜明特点,并被后世所沿用发展。直到今日,宋代的封弥制度依然被广泛运用在全国各行各业的考试中,这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于选拔人才的公平性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6.强调中央集权制对于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

南北两宋统治者都在政治上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着重强调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在封建制度中的地位。科举考试服务于政治,所以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或多或少都会渗透中央集权制度。具体的做法是限制缩小考官的权力,然后把最终的科举取士决定权掌握在统治者手中。早在隋唐时代,科举考试的考官们手中权力过大,甚至可以认为他们对未来官员的选拔具有决定权,这无疑会威胁到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不能有效地形成中央集权。而宋朝统治者必须去消除威胁,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

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以下几个做法,一是废除前朝的公荐制度。这使得封建时期官员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失去了基础。杜绝了士子做官一心二用,心中只有“恩师”没有朝廷的隐患。二是更改了殿试的定制。宋太祖于开宝五年首次举行宋代的殿试,之后几乎全部殿试都是有皇帝亲自参与决定。这样使得选拔官员的决定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里,这意味着所有的中榜士子都将成为皇帝的门生,扩大了皇帝的人事权。而这种定制被后世沿用数百年,直到清末废除科举,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注释:

(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五.

(2)(宋)欧阳修《新唐书》卷75.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9.

(7)所谓“特奏名”是一种特殊照顾的名额,应举士子如数举不中,经皇帝同意后,仍可赐给出身,与正奏名者享受同等待遇,以示对举子的恩宠和对其应试积极性的鼓励.

(8)(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

(9)(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之一五.

(10)(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3.见原《杭州大学学报》,981年第1期。

(11)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5期。

作者简介:董智然,男,出生于1989年7月,汉族,山西省怀仁县人,内蒙古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下一篇: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线路故障自动隔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