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造景观发展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18 01:21:08

城市人造景观发展策略分析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人造旅游景点建设迅猛兴起。新的人造景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对满足来势凶猛的国内旅游需求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部分人造景点在起初确实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绝大部分人造景点却是热闹一时,难以长久。据统计,去年全国80%以上的人造旅游景点都处于亏损状态。如北京大观园、深圳锦绣中华这些人造景点投资少则百万元,多则上亿元,目前经营惨淡,已成为旅游经营者沉重的包袱。

一、经分析,人造景观存在的问题如下

1.品位低,缺乏生命力。在修建人造景观时建造者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人造景观永远无法跟真正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相比。诸如民俗村、世界乐园、影视城等复制、缩微的历史遗迹或标志性建筑难以达到该景点的品位,缺乏丰厚的内涵,其功能仅限于留影留念。而人造的“自然景观”也无法模拟大自然造物的恢弘奇秀。难以达到旅游触摸历史,增长知识、怡情养性的效果。真正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因其高品位和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能吸引旅游者多次游览,而人造景观仅仅能给旅游者带来一时的新鲜感。此外,随着旅游经济迅猛发展,游客们见多识广日趋理性,他们的旅游品位越来越高,向往真山真水、生态旅游,对人造景点不感兴趣,人造景点门庭冷落车马稀、被淘汰出局亦属必然。

2.盲目跟风,走入误区。众所周知,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式服务对当地的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因此各地都把发展旅游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各地地方政府都在喊旅游,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因此人造景观“处处开花”。复制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大观园在华东就一下子冒出了7座,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游乐宫全国竟有近40座,各类民族文化村等主题公园更是数不胜数。据统计,目前人造景观投资少则数百万、数千万,多则数亿元人民币,超过亿元人民币的占75%以上;圈地少则几百亩,多则数千亩。就如西安的阿房宫,投资1.3亿,占地780亩;大唐芙蓉园投资13亿,占地1000亩。北京的人造景观平均投资预算在1亿元以上,其中1.5亿元以上的5 个,超过2亿元的4个。这还不包括未上马的二期或三期工程的预算。“锦绣中华”的轰动效应导致了后继者追求经济效益的偏向。如此巨大的投资,未作详细的论证和可行性就匆匆开工建设,其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

3.经营方式僵化,缺乏想象力。首先是人造景观规划设计的水平偏低(甚至缺乏规划设计)。由于设计人员对主题的理解肤浅导致了表现方式简单粗糙,不能充分展示主题的文化内涵。许多规划只是将一个个模拟或微缩景点进行排列组合。其次是以静态景观为主,缺少让游客能真正参与进来的体验性项目,难以激发游客的兴趣。尤为不足的是大部分“主题园”中科技的应用几乎为零,技术水准还不及一般的机械式游乐园,其结局只能是昙花一现。

二、重塑人造景观的对策

1.二次开发,使其重新焕发生机。首先应适时更新游客失去兴趣的娱乐设施和景观。国内的人造景点普遍表现为开业高峰之后客源逐年下降,迪斯尼乐园则常年保持上升趋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迪斯尼乐园对园内项目实施“三年评估制”,凡是不太受游客欢迎的项目就坚决拆掉,换成新的项目,游客每次重游都能发现景区内有了新内容,因而乐于重游。更新设施和主题,塑造新的形象。在以人造景点为主体的景区,要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体验性项目并随时更新。如民俗园每天表演的各民族舞蹈只能吸引游客一次,如何吸引二次和多次旅游者,形成稳定的客源呢?可按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举行节庆活动,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转山会、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在该节庆活动时组织游客参加该民族的节日游戏。除此以外,还可举行少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节。在组织该类节庆活动时须认真调研,精心设计组织节庆旅游产品,使人造景观重新焕发生命力。

2.明确市场定位,多元化发展。人造景观应是一个地区旅游形象的延伸,是该地旅游景观的补充。如西安、北京,本身就拥有大量高品位的历史遗迹,再建与之相关的大型历史文化园就显画蛇添足。秦皇岛依据自身优势,依托海滨度假为中心修建了海上运动中心、新澳海底世界和野生动物园、集发农业园等多个不同形式的人造景观,吸引了大量东北和俄罗斯游客,在当地逗留时间大大增加。人造景观不应盲目追求规模大,小巧玲珑也可,只要适应旅游者的需要。城市人造景观应将目标市场对准都市休闲旅游人群,可定位为周末休闲。可修建如一体验为主的农业园、花卉园、植物园,以拓展运动为主的水上乐园、拓展训练场等。

3.弥补儿童旅游市场的空白。迪士尼乐园主打的就是儿童旅游这张牌,它的经久不衰足以证明儿童旅游市场的稳定。儿童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在我国还未被完全开发,现有的儿童旅游产品仅仅是旅行社推出的“亲子游”,与成人旅游产品并无多大差别。而城市周边的儿童短途旅游、周末旅游还未被开发。很多家长周末只能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园,儿童只有“玩”,没有“游”,没有达到让儿童学习知识的目的。因此在人造景观这一块,可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开发农家体验游(种植蔬菜水果、喂养动物)、水族馆、益智游乐园(侧重儿童团队合作、拓展训练与开发智力)、儿童篝火基地、科技游乐园、体育公园等。可充分利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中小孩一般是中心地位的优势,实行“一拖三”的营销方式,在保证儿童旅游产品独特性的前提下,把家长引入到儿童旅游产品中,从而赢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人造景观应是城市原有历史和自然旅游景观的有力补充。要保持人造景观持久的生命力、强大的吸引力,开发者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后再三思而后行。如何形成稳定的客源市场,并获得良好的效益,最终达到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目的,才是人造景观永恒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北京部分新建人造旅游考察报告.国公网,2008-12-13.

[2]薛晨囡.秦皇岛市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深层开发的建议[J].财经纵横,2008-10-20.

[2]崔海波.少儿旅游市场的新特点及开发策略[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作者简介:文 斯(1981-),女,四川泸州,助教,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

上一篇:关于丽水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仙居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