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栏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18 01:06:59

影响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栏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分析

【摘要】男子400米栏作为田径比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与欧美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北京体育大学作为我国体育类的最高学府拥有实力相对雄厚的跨栏专业队伍。为促进我国男子400米栏成绩的提高,本文对影响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栏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采用分组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充分运用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深刻剖析得出平跑速度、过栏技术以及栏间节奏是制约和影响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栏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达到提高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栏运动员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栏,运动成绩,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男子400米栏的发展相对滞后,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应由多种原因构成。作为田径比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分析这些影响男子400米栏运动成绩的因素,对于提高我国男子400米栏的运动成绩,近而推动我国田径运动项目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北京体育大学是我国体育专业类的最高学府,下属的竞技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校均设有专门培养跨栏运动员的专业。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保证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栏运动员与全国其他地方同一专业的运动员相比,在技术方面占据明显优势。从大量研究中发现,影响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栏运动员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但本文只就以下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其分别为平跑速度、过栏技术和栏间节奏。意在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和相关资料的分析,揭示上述三个主要因素与男子400米栏成绩的内在联系,选择最佳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从而最优地控制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栏的训练,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运动员成绩。

1 平跑速度对成绩的影响

根据表3,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抽样的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跨栏专项运动员的成绩都进入了55秒5以内;他们的400米成绩均在 51 秒以内。显然随着400米成绩的提高400米栏成绩也相应的有所提高。为进一步分析平跑速度对400米栏成绩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以平跑名次和400米栏名次为变量的坐标图。观察图1可以明显得知:其一、抽样的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跨栏专项运动员的成绩受平跑速度的影响较大;其二、抽样的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跨栏专项运动员的平跑名次和400米栏名次成正比率关系,即平跑速度与400米栏成绩整体基本上成正相关关系。(图形基本为一条直线)

注:根据论文撰写规则要求,本文将运动员姓名用代码表示,其中两位数字中“01”表示竞技体校运动员;“02”表示竞技体育学院运动员(下同)

众所周知,400米栏成绩是反应10个跨栏步耗时、9个栏间跑和前后段跑用时构成的,而后两者一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总耗时的70%左右,因此平跑速度是400m跨栏跑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加之400m跨栏跑是周期性极限强度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跑完400m距离的基础上,还要连续跨跃10个规定高度的栏架,因此优秀运动员既要有很高的绝对速度,又要有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400m栏运动员有较好的速度储备,前半程就能跑出相当水平而又较少消耗能能录,后半程也继续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百米成绩平均在10. 30秒左右。因此,最高速度可以作为衡量运动员训练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平跑速度影响400米栏成绩也就成为必然。

2 过栏技术对成绩的影响

男子400米栏栏架不高,运动员身高腿长,过栏也不十分困难,但是如果忽视了对跨栏技术动作的掌握,仍会造成栏上腾空时间长,进而导致下栏停顿或身体失去平衡甚至是摔倒等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多半是云动员的跨栏技术水平还处于波动状态而未到成熟态。跨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动作的流畅性。通过观察抽样400米栏运动员的比赛:动作标准,技术细化程度越高的运动员,其成绩发挥更为稳定。分别以起跨点、身体重心和着地点与栏架的距离测算对比发现,这三个方面的技术要领在攻栏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准确性上,每次找准这些点,对于稳定成绩十分重要。跨栏步长由于运动员身高的差异而存在不同,没有标准的长度,但就发挥较好的运动员来看,每一次的步长都趋于相等。另一方面是跨栏技术的巩固能力,技术要领掌握的快,并不代表每一次都有好的成绩出现。从对比分析中发现,技术熟练程度较高,对新动作的巩固程度较好的运动员,优秀成绩出现的频率较高。根据观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结合运动员的成绩,我们应该意识到:过栏技术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跨栏专项运动员的成绩。

3 栏间节奏对成绩的影响

根据表4关于抽样运动员400米栏栏间步数与成绩情况的统计,我们不难看到:随着栏间总步数的减少,运动员400米栏的成绩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运动员栏间步数波动越小,即栏间节奏越稳定,其400米栏成绩相应越好。统计还表明[见图2],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跨栏专项运动员的栏间步数介于14—17步之间。在测试中进一步发现:在栏间总步数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栏间节奏越稳定的运动员,其取得较好成绩的概率越大;在栏间节奏趋于相近的情况下,栏间总步数越小的运动员,其取得较好成绩的概率越大。据此,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栏间节奏对北京体育大学男子400米跨栏专项运动员的成绩有很大影响。

注:此数据于2006年5月,采用电子计时的方法获得。

德国科隆体育学院田径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对世界优秀运动员而言,创造优异成绩400米栏栏间跑有相同节奏和混合节奏两种。相同节奏是指全程所有栏间跑都用相同的步数跑完。世界优秀运动员人多数均采用此种跑法,例如:400m栏王摩西用栏间13步一跨到底,曾四创世界纪录,获得过第21届和23届奥运会400米栏金牌。混合节奏是指前半程或者是不同段落采用不同的步数完成。有些运动员前5栏用13步,5- 8栏用14步,8- 10栏用15步;或者是前半程用13步,后半程用14步。例如男子400米栏世界纪录创造者,凯文.杨起跑至第一栏用21步,前2栏间跑用12步,后8栏13步,最后40米用15步。高水平的栏间跑速度是400m栏跑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而栏间跑的速度在步频相同的情况下又取决于跑的步数,而不同的栏间步数所获得的栏间速度是不同的,这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平跑速度及步长优秀运动员的步数男子在12- 15步。因此,运动员在确定步数时,应根据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平跑速度,选择适合自己身材、素质的栏间步数,切不可盲目的减少跑的步数而造成步频减慢,使平跑速度得不到最佳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徐勇于.影响我国男子400米栏运动训练成绩训练指标体系的模型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5:19.

[2]曹淼孙,周志雄.浅析影响跨栏跑技术的若干因素[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7:55.

[3]王西国,影响男子400米跨栏跑成绩的主要因素分析[J]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93.

[4]司鹏巧.史东林.400米栏节奏的掌握和控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6:11.

上一篇:解析对当下素描艺术认知的缺失及其思考 下一篇:日常生活诗性维度的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