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生体育教育问题探究

时间:2022-10-28 06:32:32

高校女生体育教育问题探究

【摘要】高校女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到自身的事业和祖国的未来。通过分析高校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规律,构建高校女生体育教育基本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兴趣,高校女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女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2012年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普通高校女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已达到51.35%。对高校女生健康问题的关注,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本是提高女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阵地,然而,现行体育教学,存在着对高校女生体育教育认识不足,对她们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不够的问题,造成高校女生不爱参加体育活动,导致体质下降或身体肥胖。这不仅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达成,而且也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

一、影响高校女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分析

1、身体因素。进入大学的女生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女大学生其机体代谢能力逐步完善,身体发育基本成熟。其主要的生理特征为:女生的体型为躯干较长、肩胸较窄,上肢较细而骨盆较宽;女生皮下脂肪丰满,心脏重量和心脏容量都比男生小;女生的肌肉组织不如男生发达,速度与耐力也不如男生,但女生的柔韧性好且四肢活动范围广。

2、心理因素。由于多年来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中学阶段学校普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认识不足,在对待学习科目的时间安排实行区别对待,忽视学生体育教育和进行课外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对体育学科贴上了“无所谓”的标签。加之,进入大学的女生心理上正处于不稳定时期,静多动少,身体的各项基本素质大多不如男生,易出现疲劳、缺乏自信和胆怯;由于月经这一特殊的生理现象,使许多高校女生怕脏、怕累、怕动,有羞涩感;对周围同学的评价(特别是男生的评价)十分敏感,易产生自卑和烦躁情绪;另外她们爱美,十分注重外表,怕弄脏衣服和弄乱头发;她们兴趣集中,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愿意参加,不喜欢的活动则选择逃避。

3、家庭和学校因素。现在在校的高校女生都是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她们在家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女孩子没有运动天赋,不愿把精力投入到体育运动上。高校体育在教学内容上过于重复和单一,基本上沿用了中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开设锻炼身体素质为主的运动项目,如:田径、球类等,这些项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过高,教学形式上仍存在以竞技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教法过于简单,从而忽略了体育课“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使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女生产生厌学、畏惧的心理。

二、高校女生体育教学基本策略

1、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学习目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体质对自己一生的影响。通过讲事实和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益处,使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长远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真正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从而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使身体和心理都得到良好发展。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她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因素,是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技能、发展体能的基础。在体育课上,学生优先注意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当学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总是在心理或生理上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从而产生愉快、喜悦、兴奋等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便有了乐趣。第一,激励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教学中,教师应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多采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尝试,使学生增强客服困难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信心。第二,课堂上要严格要求。每堂课都应从实际出发,提出明确要求,使体质好的同学有更高的要求,体质差的学生也有自己的方向,大家目标明确才有兴趣。第三,教师要为人师表,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学生第一感知的对象,教师的知识竞技水平,指挥艺术,教学方法,示范能力等都能够在心理上影响学生。

3、符合身心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教材内容既要使女生感兴趣,又要适合女生的生理特点和爱美的心理,还能增强其弹跳力和身体协调性。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女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使女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高校女生喜爱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如:韵律操、健身健美操、艺术操、普拉提等。因此,教师可将这些运动项目引入课堂,充分利用音乐舞蹈的魅力,积极提高学生的情趣,这样不仅对学生的身心有良好的影响,而且能增加练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是运动量较小,比较普及的运动项目。

4、改革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要经常革新,课堂上要不断有新的“招数”。高校现行的体育课“三段式”结构有其科学性,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课可以改为“四段式”结构,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选择部分、结束部分”。

准备部分可以选用课前游戏、韵律操、徒手操等项目,但要经常调换,避免连续使用,影响学生的兴趣;基本部分教学,当练习的动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时,可采用比赛法、循环练习法、或改编成游戏等方法增加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结束部分可以选用优美的舞蹈和快乐舒缓的游戏,不仅使学生身体上得到放松,而且从心理上也得到愉快、轻松和谐的情感体验。在选择部分以掌握锻炼方法,培养继续锻炼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的,将有利于加强学生间的横向联系,发挥互助,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学方法上,要改革“讲解—示范—练习” 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

5、突出美育,迎合女生爱美心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生,她们对美的追求远胜于男生,她们理解美、追求美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增强。同时,她们也希望自己在完成动作时做得协调、娴熟、美观,也想通过体育锻炼,使自己的身体更匀称、苗条。教师应抓住女生的这个心理特点,结合教材的实际,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和培养女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6、合理安排女生经期体育锻炼。高校女生从青春发育期起,每月一次月经的生理特点,可能使一些女生对锻炼产生不正确的思想。为此,对经期卫生及经期锻炼,教师要给予积极指导。由于女生害羞的心理,课前不愿向老师讲明。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课堂上的外部特征,及时发现问题,主动批准她们见习或参加轻量的活动,这样既保证了女生的身心健康,又可充分凋动她们上课的积极性。

上一篇:家校配合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下一篇:解析对当下素描艺术认知的缺失及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