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国际货代转型升级新路径

时间:2022-09-18 10:58:41

现代物流:国际货代转型升级新路径

目前我国国际货代物流业存在规模较小、服务功能分散、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专业服务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才是促进国际货代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的发展,国际货运已渗透到国际贸易的每一个领域,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国际货运业已呈现出合资、独资、股份有限责任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从资产规模、经营规模角度来看,大型、集团型国际货运企业数量较少,中小型国际货运企业占70%以上。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国际货代企业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中国货代物流百强榜上榜企业总营业额3664.53亿元,民营货代企业榜单50强平均营业额12.6亿元,正成为中国国际货运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强军。更重要的是,在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我国的国际货代企业综合榜百强分布区域,正在朝着对外贸易表现活跃的中西部地区崛起。

但是,由于我国的地缘经济发展程度与货代业发展程度关联度较高,国际货运业发展重点目前更多地仍在东部沿海各省市。其实,分析东部沿海各省市国际货运业,其发展情况也亟需转型升级,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货代业发展虽然迅速,但总体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规模较小、服务功能分散、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专业服务能力较弱、行业缺乏创新和同质化竞争严重等诸多问题。

外资公司成为主要竞争对手

当今,我国正日渐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中心,市场的开放使国内海陆空交通设施及投资环境日趋完善,物流需求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释放,吸引了很多外资跨国公司竞相涌入,外资企业加紧了在我国的业务扩张和市场渗透,外资物流企业正成为我国国际货运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更关键的是,大部分外资物流企业都承担客户的国际物流业务,开展多种方式联运,并向中国内陆扩展网络。因此,我国的国际货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由于国外物流市场起步较早,集中程度较高,已经形成主导市场的大型骨干企业。而我国的物流市场极度分散,前50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5%,缺乏骨干型物流企业,货代业的情况也极为类似。所以,唯有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才能快速推动国际货运市场的转型升级,形成与外资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皆知,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促使国际货代业开始重新定位和洗牌。基于此,我国货代企业在中国货代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之际,应抓住机遇,重新整合,通过转型升级,借现代物流业的崛起,在强手林立的国际大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而这种趋势,也是摆在每一个国内传统货代企业面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所以,面对世界物流业强手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形势,国内货代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综合看来有这么几条选择:一是放弃企业的独立性,谋求跨国公司的兼并,成为跨国公司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和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的过程中保全自己并谋求不断发展与壮大;二是以独立企业的身份成为跨国物流企业价值链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若干环节中的一环,从而在跨国公司外部实现与其共存;三是有潜力的货代企业,在长远发展方向上向第三方物流发展;四是组建国内物流联盟,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络组织,共同抗御跨国公司的竞争。

多渠道融合才能适应未来

今年10月27日,像亚马逊中国便推出了“亚马逊物流+”服务,向中国企业提供亚马逊的仓储和物流解决方案,非亚马逊中国客户也可用亚马逊的物流来从事跨境电商。这一方案,可以说便为我国货代企业及电商企业提供了合作机遇。据悉,亚马逊针对中国企业需求提供的仓储物流解决方案,主要包括5个部分:仓储物流整合方案、仓储运营方案、运输配送方案、跨境物流服务和定制化物流服务。其中,仓储物流整合方案可帮助企业管理整个仓储物流体系,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和终端客户服务。仓储运营方案帮助企业实现高效仓储管理,并保证库存准确性。运输配送方案提供货运、包裹运输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跨境物流服务则是针对跨境电商业务对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帮助企业管理进出口物流。定制化物流服务可基于企业的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和独立、灵活的仓储物流服务。

此外,亚马逊中国方面称,针对跨境物流服务,其进口业务时效平均6到8天,最快仅需3个工作日,远低于行业15天的平均水平。而出口业务的时效平均为5天。其实早在2012年底,京东就开电商之先河,把物流设施向外开放。但由于客观上物流网络具有很大局限性,开放规模有限;而且由于管理水平有限,成绩也一般。在2014年之后,转型互联网的苏宁也将物流的开放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按照原计划,苏宁的物流要在今年年底前开放,目前还没有看到具体动作。对于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中国商家而言,亚马逊的物流体系无疑具有很大吸引力。分析认为,“亚马逊物流+”会倒逼国内电商加快物流开放的进程,同时也会促使国内电商更快地走出国门。

随着物流电商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去年中海集团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以及后者在美国的上市,使数量众多的中国小型货代企业神经高度紧张,航运电商这种直接将营销渠道下沉到客户终端的方式,宣告了此前货代企业吃差价盈利模式的终结。而对大中型货代企业而言,用互联网思维方式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因为,现在货代电商化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带宽和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不但广泛普及而且采购成本低廉,PC+智能手机更是年轻人工作生活的标配,年轻人不管做什么都喜欢酷炫,所以说,10年内电商占有10%的货代市场份额轻而易举。为此,货代企业必须转变原有的生意模式,接入互联网,与多渠道多终端融合才能适应未来趋势,在转型升级中发展壮大自己。

据调查,目前除了以船东为主导的船东系物流电商平台外,还有一些货代系的第三方物流电商平台。一些实力雄厚的货代企业,已纷纷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或以打造国际物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目标,打通和整合物流行业资源,开创“互联网+数据+金融”的全新模式;或货代企业自身搭建O2O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线上线下双重体验服务。这些自行开发软件在客户的手机和电脑上,大多具备查询报价、订舱、船期、货物状态等功能,目的是加强船东、货主、货代之间的沟通能力,提升服务体验度。

“互联网+”重构货代业

生态圈

今年11月3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其中在“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中提出,要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在未来的发展机遇中,可能还会出现由控制外贸端的企业发起的物流电商平台,它们拥有丰富的外贸订单资源,控制着物流的源头;或由港务局牵头发起的物流电商平台,整合码头、内河、船代、货代资源;也可能由中小型货代企业联合发起物流电商平台,整合其细分航线的价格、舱位、服务资源。这样,整个货代业将是完全互联网化的,全民营销、人人皆媒体、企业管理扁平化、企业间互动将成为常态。

国际货代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的确存在变革可能,尤其互联网巨头的参与,使原先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孕育着巨大机会。虽然目前还没有成功案例,但航运电商平台模式一旦实验成功,会被快速复制到其他非标准物流产品的电商化运作中。我们知道,以往由于信息化投入成本高,货代企业大多停留在传统的作业模式,没有建立系统的业务信息平台,使业务信息散落各处,货代企业只能凭印象做决策。未来,通过转型升级,电商平台化运营后,包括与上下游客户的业务往来和企业内部流程都将标准化到电商平台,每一个环节出现疑点都可追溯到问题根源,通过综合各个侧面数据,可以准确判断客户动态、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等。

随着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电商使所有行业都在发生重大变革,互联网之于传统货代,首先是作为更加高效的工具淘汰落后的工具,其次还带来全新的思维,也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会让货代业回归本质,重构货代业生态圈。因此,货代企业要顺势而为,利用新技术手段立足供应链,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在文化学视角下审视散打的二元对立性 下一篇:在生存面前,任何的价值观都软弱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