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阶段本校学生体质测试标准的制定

时间:2022-09-18 10:21:59

简析初中阶段本校学生体质测试标准的制定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37-02

南京市现行对于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最为科学和重要的莫过于《国家学生体质评分标准》和《体育中考评分标准》,两个标准都是对学生体质的测试。《国家学生评分标准》每年的开学测试,测试的项目多,及格标准较低,只能对学生综合体质有个基本的了解。《体育中考标准》又是对初三将要毕业学生制定的标准,它的目的性强,实质上各项的满分才是及格标准,它又把学生及格标准拉的太高。所以采用这个两个标准的长处,制定适合各学期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才能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测试中成长,在测试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1.《国家学生评分标准》不足之处

2014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2014年标准》)开始在全国正式推行,笔者在实施测试过程发现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与一些标准相差甚远,我们只能说制定者初衷是好的,想通过制定高标准让学生努力练习达到要求,可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练习积极性是有所影响的,标准主要在以下几点有所欠缺。

1.1 部分标准太高。笔者所在学校是所普通农村中学,是举重传统学校。一些男生的上肢力量比较好,但是从引体向上测试的情况来看成绩很不理想。初二四个班级中,共86名男生,引体向上做到5个以上的仅3人,有41人一个也没有做起来。初二及格为5个的标准难度较大,优秀是不可思议的12个到14个。我想不是因为我们学生的上肢力量差了,我们就要制定高的标准强化他们去练习,而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来增加他们的练习兴趣,再从一些练习方式方法上,引导他们增强上肢力量,才能找到一条好的出路。学生如果不感兴趣,就会走进越难越不想练习,越不想练成绩越差的怪圈。单杠项目和球类等其他项目相比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小,更是要注重引导。

1.2 不分学期。《2014年标准》沿用以前的评分标准,是对学生每一学年制定的评分标准,这种形式导致学生第二学期无标准可依。 初中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半个学期无论从身高、力量上都有明显的变化,第一学期的标准已不太适合。

1.3 及格标准太低。初中学生由于长期受文化课考试的影响,对于及格分数线较为敏感。许多学生一听到要考试,总是第一时间问老师及格分数线是多少。而《2014年标准》可能考虑到面向全国各地的学生其差异性较大,考虑到现实中小胖墩越来越多,考虑到严格实施的话有些学生不及格不能拿到毕业证书。(《2014年标准》其中提到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种种考虑下及格分数制定上就显得标准较低,比如在受测初二年级77名女生中,50米只有3人未达到及格标准。

1.4 评分标准过于繁琐,分值评价直观性不强。《2014年标准》评分标准以权重的形式分为好几部分:以初中生测试内容权重为例,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各项权重为:体重指数(BMI)肺活量各占15%,50米20%。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各占10%,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各占20%。初中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这套繁琐的计算方法使每项考完后你是不能马上知道学生到底总成绩及格与否。学生对自己成绩也较为模糊,造成每项测试态度的懈怠,不利于以考代练,增强学生体质。

2.《体育中考评分标准》不足之处

南京市体育中考为每年4月份进行,总分为40分,男女生在六个项目里面选三个项目考试,其中要在规定的两个项目中选一个项目考试。由于它是对初三学生进行的升学考试,在制定时不免要考虑到各种社会影响,所以会有一些不进如人意的地方。

2.1 《体育中考评分标准》缺乏连贯性。《体育中考评分标准》是对于初三下学期学生升学考试制定的,缺乏初中三年的一贯性。《体育中考评分标准》为初三学生学业测试,分数加入到中考总分,只是对初三学生进行制定的,它没有从初一到初三的标准。

2.2 《体育中考评分标准》各项满分难度较大。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体育中考评分标准》满分才是及格标准,因为满分了才不会被扣分。其中男女实心球满分标准到达了8.6米和6.9米,50米男女的标准分别达到了7.4秒和8.5秒,只有很少学生能每项都拿到满分。

2.3 《体育中考评分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冲突。初三中考跳绳为3分钟跳绳,考察的是耐力素质,而《2014年标准》测试的是1分钟跳绳,考察的是速度素质。两个标准测试在考察侧重点上有所区别。《2014年标准》没有实心球这项,而体育中考实心球是选测项目之一。《2014年标准》规定项目都要测试,而体育中考为男女各6个项目,选测3项。

3.利用这两个评分标准,制定符合本校学校学生的体育测试标准

3.1 要利用两个标准的优点,做到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比如利用《体育中考评分标准》三分钟跳绳标准来制定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各年级各学期的标准。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没有三分钟跳神的标准,在制定时可以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随着学生年级递升难度增大的模式进行制定。

3.2 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为目的。所定制定的标准如果大多数学生难以达到,将使学生练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学生觉得反正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能够过关,自己过不了也属正常现象,高的标准难达到,也使学生产生练习的惰性。所以在制定标准时一定要符合学生本阶段的身体素质状况,比如在制定引体向上时,规定初一及格为1个,初二上学期及格为2个,初二下学期及格为3,初三上学及格为4个,初三下学期及格为5个,5个的标准也正好是初三体育中考满分的标准。这个标准多数同学经过练习,是可以达到的,他们也乐意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上进行练习。

3.3 及格标准要有一定难度。制定及格标准时主要要考虑几点:一,要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标准,这就需要对本校学生身体素质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在初步测试完学生各项成绩后综合考虑制定标准,另外也需留存学生每年测试成绩,综合考虑几届学生的成绩制定标准。二,几个项目及格标准统一公布,比如8个项目的及格标准同时公布,要求4个项目到达及格标准了,则体育成绩为合格。这样会使学生的选择面更加广泛,同时又使学生每项都重视起来,做到全面发展。

3.4 增加技能项目。《体育中考评分标准》和《国家学生评分标准》缺少技能测试项目,所有测试项目都为体能测试,缺少技能的考核,对于体育学习认真而因身体素质低不能拿高分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在制定标准时应增加技能项目,如篮球的定点投篮、运球过障碍物,足球的运球射准等技能考核项目。

3.5 考核方法。考核应让学生简单明白各项有无合格,优秀标准是多少,在制定时应以等级评价为主,达到多少成绩为合格、良好、优秀,而不是告诉学生考了多少分,再来换算。

上一篇:如何使小学生写得一手规范字 下一篇:论词素层翻译在中医名词术语翻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