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南的名片

时间:2022-09-18 10:17:53

从地形地貌来说,海南岛四面是海,沙滩并不稀奇,而地处万泉河入海口的博鳌却是江河湖海,沙滩海浪村舍皆有,这里还有海南最好的温泉,水温最高,水量最大,在一个狭小的区域里,能够具备这样多的自然元素,在中国地图上没有第二个,在整个亚洲也再难找到。与博鳌较为相似的自然景观,世界上仅有美国的佛罗里达、墨西哥的坎昆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

提高国际知名度

有人说,在博鳌,无论走到哪里,随便按一下镜头,就是一张明信片。此话不假,丽日当头的中午,沿着万泉河的入海口,乘车御风走了一圈,阳光在不远处的海面上泛着金光,路面一尘不染,整个小城素雅淡静,那情景,好像只在新加坡才邂逅过。

在当地人的口述中,当年的博鳌原本只有一条不足百米的街道、1万多人口,甚至连胶卷都买不到。那时的博鳌,只是一个小渔村,五六月间,云集着外地来此捕鱼的人,一些商船将山货、花椒等货物运到这里,再从这里转运到湛江、澳门。

200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彻底改变了博鳌“藏诸深山”的日子,使它一跃成为中国现代化程度和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论坛放在这里,博鳌的名声一下就大了。”63岁的博鳌人莫泽禹说。“虽然论坛的信息对于小镇来说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论坛放在这里,这本身就是影响。”

确实,每年论坛期间,各国政要、专家、企业家、新闻媒体及工作人员1000多人云集博鳌。为了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源,小镇建起了30多家家庭旅馆,过去,博鳌人出门以船代步,论坛成立后,博鳌修建了4座大桥,人们出门骑摩托、开车、乘公交,各取所需,有了“大城市的待遇。”

论坛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过去,博鳌人经营的是渔业、种田,现在则经营旅游、运输及房地产。当地渔民甚至专门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招徕游客。依托论坛的后劲,在博鳌建房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南洋华侨专程回来置办产业。

“来过、来过。”这是当地人引以为荣的谈资。他们有时会很自豪地反问外地人:你们那里有没有国家领导人住过3个晚上?对方瞠目之际,他们会说:我们有。

在博鳌,所有人都知道,论坛召开时,“来的人档次高,正的不来副的来。”

“不要小看小小一个博鳌,这里交警、消防警、武警、边防军样样都有。”莫泽禹呵呵笑着说。

张中旺今年66岁,过去在码头上卖渔民出海用的小食品,现在则搬到镇中心开了一家杂货店,生意好到无暇与笔者交谈。

“过去游客来了,转一下就走,呆长了也没得看,现在则是来长期度假,临走前,椰子糖、咖啡、芒果一箱一箱买,当地人不讲普通话,生意都难做好。”

博鳌是“无中生有”

有人说,博鳌是“狂想家和实干家的杰作”,对其他人来说,博鳌是一个度假休闲的地方,而对于“博鳌之父”蒋晓松来说,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岗位”。

蒋晓松一手创建的东方文化苑是博鳌的人文标志。坐在“南海大士”、“士善之乡”的牌匾下,谈到博鳌的今天,蒋晓松感慨系之:“人的能力有限,很感谢上天。”

“博鳌并不是选出来的,这里的一切是从无到有。如果当时我在文昌的话,可能就是文昌论坛。”那一段经历,蒋晓松说起来颇有诗意:“就像黄昏的时候,一条船出海,在海上行驶了一个晚上,次日清晨才发现,这个海原来这么大,自己这么小。天亮以后,吓一大跳。”

从2007年开始,博鳌进入发展的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蒋晓松的晓奥公司创立,第二阶段是晓奥、中远、金海岸三家联手,第三阶段则是中信集团接手博鳌股份。

蒋晓松称,博鳌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父母把孩子生下来,把他交给保姆、交给幼儿园、交给寄宿学校,交给另一个人,这都无妨,只要孩子好。”“有那么些年,这个棒,必须我来跑,可是跑到一定阶段,要交出去,谁跑得好谁来跑,再跑一段,还要交。”

现在来博鳌,蒋晓松则是“打打高尔夫、谈谈公司里的事、见见老领导老朋友”,心情相对放松释然。

对博鳌的今天,他的作用和贡献很大,但蒋晓松坦言:“它不是一个人能做的,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因为海南远离大陆的特性,因为蒋晓松的民间身份,博鳌的一切成了可能。

“博鳌不是一个一年开一次会的地方,它是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其作用若能发挥得当,对海南、对国家,都会影响深远。” 对博鳌而言,蒋晓松的作用更侧重于“软件”方面。

1980年代即在中国的权威文学杂志《收获》发表电影剧本的蒋晓松,对文化有一份格外的关注,目前,他正在创意一个文化上的小博鳌――“乐城”,一个更能体现个人品位的东西,一两年内将初见规模,乐城的建设将提高整个博鳌的文化底蕴。

今年是海南建省20周年。在蒋晓松看来,20年,在时间长河中并不算长,在他眼里,海南20年的改革开放,有过很多曲折,但是,现在,“终于摸到了脉”。

上一篇:无私的爱心奉献 下一篇:中国魅力之都――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