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清原县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研究

时间:2022-09-18 08:21:02

基于清原县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研究

摘要:论述了小城镇特色建设必要性。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产业方面对清原县的特色进行了分析,针对清原县在特色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清原县特色发展的策略。小城镇建设应该把自然、人文和建筑景观充分融合恰到好处,其个性和特色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构建起来。

关键词: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时代的来临,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进程呈现出快速发展。小城镇在城市化过程中是城乡交互作用的缓冲带,而且对于区域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纽带作用,并对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缓减城市就业压力方面起到了蓄水池作用。但很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令人堪忧的问题,起点低,盲目跟风效仿大城市,缺乏有个性的城镇形态,传统的风貌与特色逐渐消失,小城镇形态的可感知性和可识别性也已经逐渐被削弱。

一 小城镇特色建设的必要性

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发展城镇特色,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根据自身条件,挖掘自身的不同特色,来形成地域形象特色和强烈认知感。作为一具体的小城镇,其品牌形象特色如同一张醒目的名片。如何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来构建起小城镇特色是其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小城镇的特色是它区别于其他小城镇的个性特征。小城镇因其小,相对来说更容易突出特色,特色发展是小城镇发展走出困境的出路。发展特色城镇就可以错开各城镇之间对相同资源的竞争,使各城镇错位发展。特色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灵魂,协调统一是基础。营造小城镇特色,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而且可以给小城镇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增强它的发展能力。

二 清原特色分析

1 清原简介

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抚顺市北端,东与吉林省梅河口市相邻,北与开原县毗邻,南与新宾县相连,西同抚顺县、铁岭县相接。清原县地处辽东山地丘陵区,全县山地面积较大,丘陵较多,耕地相对较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有汉、满、蒙、回、朝鲜等13个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清原是浑、清、柴、柳四大河流的发源地,水文条件较为优越。清原县是辽宁中药材生产大县;野生资源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全境内山峦重叠,旅游资源丰富。

2 清原特色要素构成

(1)自然环境特色。清原县河流、水库众多,是浑河、清河、柴河与柳河发源地,全国九大重点水源地之一。全县森林覆被率72.3%,境内地下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品种多,分布广,开发潜力较大。清原县属长白植物区系,山多林密,野生资源种类繁多,是辽宁东部的绿色明珠。清原特产名贵中药材有山参、牛黄、鹿茸、林蛙、五味子等560种,资源量达17万吨。其产“辽五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历史文化特色。英额门(现清原境内)是女真族的发祥地, 清源满族自治县历史文化悠久,满族渊源古老深厚。要进一步挖掘、整理满族文化,恢复满族文化的建筑景观,营造浓郁的满族文化氛围,特别是清源境内的清代柳条边和英额边门建筑,马前寨、中寨、下寨子三处努尔哈赤兵寨建筑等,都是清朝历史发展在清源的重要性建筑,清代皇帝曾几次到此。

(3)经济产业特色。清原县以生态旅游为主。主要旅游景点有红河峡谷漂流、红河风景区、夏湖风景区、浑河源风景区。夏湖风景区内山水相映,气候宜人。游人可以在此进行射击、钓鱼、赛马等多种活动。位于弯甸子的森林公园林木种类繁多,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三 清原所面临的困境

1自然因素

近年来,清原县面临很多问题: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土壤的生产率较低,光热不足导致时常发生一些低温冷害和水旱灾害,在大面积的林地中可利用的森林资源非常少等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全县经济增速缓慢,产业整体素质仍较低。通常,以某区域超大或者大城市作为核心城市,通过一定的信息和技术的交流来推动周边城镇发展,清原县缺乏这样的外部环境支持,建设发展缺少这样的依托。另外,全县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因此城镇的发展动力不足。第一产业一直是清原县的主要产业,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追赶上来。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3其他因素

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决定了对本城镇特色的认识素质,规划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和城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很重要。小城镇对自己特色的宣传和传播决定了城镇特色的影响范围。清原县面临科技人员不足,还有专业人员短缺以及居民对特色的认知程度不高等问题。城镇建设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更何谈特色发展。

四 清原县特色建设发展的策略

1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发展特色经济

清原县基础设施落后,政府限制工业的发展,但清原生态环境特别好,资源丰富,山林资源尤为丰富,珍稀动植物众多,因此,清原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富裕资源,发挥自己独特优势,优先发展特色产业,以此推动特色经济。政府应该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以此来发展特色产业。只有扩大龙头企业发展的规模,才能更好地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也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更好地带动经济的发展。利用自然,融入自然,构建生态和谐清原。

2挖掘历史文化,展现地方特色

文化是历史的基点,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小城镇中丰富的历史遗迹传承着小城镇的历史,弘扬着小城镇的文化。历史的积淀的人文传统也是构成小城镇特色的精神内核,使得小城镇成为富有情趣的生活空间。小城镇的地方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决定其人文特色。城镇的人文特色是否突出是城镇发展旅游业的主体优势。清原是满族自治县,应在充分挖掘历史遗产基础上,尽量恢复一些历史建筑景观,将其与集镇集合起来,打造出独特的满族文化旅游环境。

3塑造景观特色,形成独特标志

精品景观的点缀能增加居民生活情趣,且优秀的景观雕塑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穷回味。这里所说的雕塑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更不能是简单的抄袭和模仿,应该是在对当地的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后而量身定做的。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色,加上民族风格,形成自己标志特色。

4优化环境,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吸引更多资金硬性要素

放宽市场准入环境下,完善服务体系。集中统一使用支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正确引导项目的发展,吸引社会投资,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林业等产业的发展,调动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清原县规划出别具特色的景观,创造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五 结语

小城镇特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特色与文化紧密相连。小城镇的特色建设应该是包含物质形式和精神状态两方面的,要深入有内涵。小城镇建设应该把自然、人文和建筑景观充分融合恰到好处,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构建起来。全国有很多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小城镇,清原县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希望清原县在建设发展同时,能够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饶晖,洪杰,卢波.江南水乡小城镇形象特色规划――以苏州同里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

[2]陈新锋.小城镇建设中的“特色危机”与城镇形象建设[J].经济师,2004.

[3]黄亚平, 汪进. 论小城镇特色的塑造[J]. 城市问题, 2006.

[4]李志民,周宝同,张玫.小城镇的特色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

[5]肖彬.浅议地域文化与城镇特色[J].城市开发,2004.

上一篇: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分析与解决方法 下一篇:黄金王者归来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