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工商部门“打假”的思考

时间:2022-09-18 07:11:15

对新时期工商部门“打假”的思考

停征“两费”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责任愈来愈大,特别是食品、药品、农资、家电商品等流通领域的各类打假更是工商部门的“重头戏”。近年来,湖北省监利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拳出击,治假打劣,使不法分子有所收敛。市场秩序有所好转,但制假售假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破坏了市场公平交易秩序,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笔者结合近年来查处的各类假冒伪劣案件,就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一、现阶段假冒伪劣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新时期假冒伪劣商品已经改头换面,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从早期原始、粗放、低级的向现代、精细化、高智能化转变;二是从一般的生产资料领域发展到主要的生活资料领域,并且开始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宣传虚假化。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追逐高额利润,绞尽脑汁,大打虚假宣传牌,未经工商部门许可擅自在自己店堂门前挂起“大放血”、“跳楼价”并配以高音喇叭反复叫喊;或克隆“某某连锁店”的招牌,并通过富丽堂皇的装饰以假乱真,“挂羊头,卖狗肉”,蒙骗坑害消费者。

2、应对游击化。随着工商部门对市场打假力度和频率的增加,许多不法商贩采取了“游击战术”,和执法人员进行迂回周旋。安置“眼线”,一旦发现有打假行动,马上对假货进行转移。往往执法人员什么也查不到。有的售假者还改变交易地点,不在自己的门店交易。有的在交易时,将假货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化整为零,以打的、骑摩托车、自行车或拉板车等方式悄悄送货到指定地点。

3、制售地下化。为逃避打击,减少被查获后的经济损失,不法商贩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时全面转入地下。一般都有几个制假售假窝点。大多选择在城乡结合部或人烟稀少等偏僻地段。有的还高薪聘请“打手”看家护院。

4、组织集团化。由于假冒伪劣商品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不法分子投巨资进行规模化生产,以谋取巨额利润。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不法分子往往采取“一条龙”的生产、销售方式,有基本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制假售假产业链。形成了“产、供、销”团伙化,“订、配、送”一体化的模式运作,给工商部门识假、打假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二、产生假冒伪劣的原因分析

假冒伪劣之所以如此猖獗,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初期的自由竞争,竞争者对社会财富不停的追逐和占有,在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扩张过程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能够迅速带来巨额利润,这是主要诱因之一。另外,社会消费环境、消费心理、管理机制等因素也使假冒伪劣有可乘之机。归纳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因素:

1、市场消费需求量过大。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层次呈多元化。质量合格产品产量不能满足市场的普遍需求,假冒伪劣产品便乘机钻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空子。

2、低收入消费群体购买力偏低。消费群体中有许多低收入者。有些正宗质量合格产品令那些低收入者望而却步。某些假冒产品价格低廉,在短期内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对人身没有伤害,也能达到仿真的效果,有的消费者明知是冒牌货。但经过价格比较后,还是情愿花少量的钱去购假冒产品。

3、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目前,有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来源于地方税收,由于税源的不足,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吃饭等问题,采取“先发展,后规范”的做法,以求扩充税源,实际上是默许其生产,客观上为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温床”。

4、执法不严。对于打假。目前国家行政执法机关有许多。由于有的执法部门执法经费没有纳入国家财政保障体系,出现了部门执利益法现象。有的执法部门在打假的问题上,和工商部门争打假权。有利争着打,麻烦“推皮球”。有的打假就是罚款,对那些老奸巨猾的制假售假者没有杀伤力。个别工商执法人员,为蝇头小利所惑,经不起当事人的“吃请”。个别领导的“打招呼”,丧失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5、监管机制缺失。一是源头打假机制不健全,有的产品缺乏生产资质的严格审查把关。导致一些不合格的产品,以及“三无”产品流入市场。增加了工商部门流通领域打假的压力。二是联合执法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有的联合是流于形式。联而不合,有的甚至还出现“内讧”。

6、执法手段滞后。主要是缺乏刚性的监管手段。工商部门在查假时。缺乏必要的、过硬的检测仪器,有的乡镇打假。仅凭经验或感官检测,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假货根本难以甄别。在执法办案时,经常遇到取证难。调查难,执行难。

7、执法社会环境差。现在有些地方黑恶势力非常猖狂,有的制假售假者寻求黑恶势力的保护,公然对抗工商执法人员的检查,有的本身就是黑恶势力。近些年来,我县工商干部在打假查案时,经常受到人身攻击、殴打、报复,伤害执法者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工商干部在打假执法中甚至致残。

三、对新形势下打假工作的建议

新形势下,假冒伪劣商品已经开始威胁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打假形势愈来愈严峻,仅凭工商部门的力量难以支撑,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人命关天。不能有丝毫懈怠。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共同参与,尤其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加强领导,研究对策,齐抓共管。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争取政府领导重视。工商部门要摒弃狭隘的垂管理念,一如既往的主动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打假的重视和支持。争取政府领导将工商打假列于政府的议事日程,像抓经济工作那样重视打假,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打假。

2、加快打假的立法进程。要把打假作为工商部门依法履行市场监管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来抓。建立完善的打假法律体系。对制售假冒伪劣者有明确的法律约束,依法打假。杜绝打假的随意性,堵塞打假漏洞。

3、优化打假管理模式。现阶段,要进一步明确相关打假部门职责,既各司其职,又要相互协作。建立长效打假监管机制。特别是要加强源头打假,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做好打防结合,以防为主。把日常打假与专项整治有机结合起来。

4、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工商部门的打假问责制,坚决杜绝执法不严的现象,加强打假的风险防控管理。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二是制假售假者。特别是对危害到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不能一罚了事,涉及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绝不手软。

5、改善基层执法环境。一是要加大打假执法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专业的打假队伍。二是要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公住房环境,改善执法装备,建立一套专业检测设备。

6、强化普法宣传教育。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特别是要加强对行业自律、识假、打假的宣传力度,使生产经营者明白制假售假的害处,增强诚信经营意识:使消费者增强自我维权意识;使执法者懂得打假监管的重任,增强使命意识,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上一篇:积极开展互动式廉政教育 有效提升廉洁从政水平 下一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基层建设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