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贵在参与,重在建设

时间:2022-09-18 07:04:29

精品课程,贵在参与,重在建设

【摘要】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7年,结合“质量工程”项目,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在此宏大背景之下,文章采用回顾的视角,总结了清华大学外语系申报国家精品课程“英语写作”(1-4级水平)的情况,介绍了在建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旨在加强互相交流,体现“人文关怀”视角下的“技术精巧”路线,促进写作课程的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英语写作,人文关怀,技术精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85―04

一 发展过程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形成了校级、市级、省部级、国家级“四级递进”的建设模式,而且也的确成为了反映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标杆。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1 第一阶段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有两个明显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教育部提出了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成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一阶段,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英语类有27门。

2 第二阶段

2007年新春,国家启动了高等院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计划在五年时间里(2006-2010),再建3000门精品课程。第二阶段,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英语类有45门。

通过两个阶段的建设,截至2009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的英语类课程共有72门。

3 新的机遇

2010年,“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接近尾声。第二期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也是最后一年。值此紧要关头,又迎来了新的机遇。新春伊始,教育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针对高等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

《规划纲要》内容,主要是政策层面上的宏观性指导,不可能具体到精品课程建设下一步如何推进的具体问题。但是,有理由相信,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仍然将是全面推动、有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 申报感受

自2004年起,清华大学外语系“英语写作”(1-4级水平)课程,就参加了精品课程的申报;连续三年申报,2006年获得成功。 回想起来,整个申报过程值得总结,目的在于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1 平常心

精品课程申报,有申报资格审查、专家网上初评、会议终审通过、网上公示阶段,好似过五关斩六将,环节诸多,周期漫长,因素良多,聊无定数。感受之一,一要做精心准备,二要有平常之心。评得上,不见得是唯一最好的;评不上,不一定不是若干最好的。

2 差异性

精品课程建设,重在差异性表现,强调“充满理性的与众不同”(Reasonable Differences Being Encouraged and Emphasized)。感受之二,“英语写作”(1-4级水平)胜出,课程差异性功不可没,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

a. 课程体系的创新性;

b. 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c. 课程设置的平台性;

d. 课程结构的贯通性;

e. 课堂组织的生动性;

f. 教学资源的多元性;

g. 材料组织的真实性;

h. 课程建设的技术性。

3 操作性

精品课程申报,贵在体现操作性原则,充分了解不同级别(校级、市级、省部级、国家级)、不同评审体系(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与差别,求得操作层面上的有力支撑。感受之三,“英语写作”(1-4级水平)的申报,在操作层面上,淡化了传统的“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的二元化分,在更高层面上形成了辐射性的平台课程,为解决教学过程中“量大面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资源共享的可能,最终获得了专家的认可。

4 程序性

精品课程申报与评审,最讲程序性,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要求,切忌“想当然”行事。感受之四,事先充分了解程序、期间保持动态跟进、全程注重游戏规则。评审期间,定时异地(局网、外网)查看,网络课件是否能够正常打开、浏览。

5 艰巨性

第一期项目,计划建成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第二期项目,计划再建3000门精品课程。2010年,是国家精品课程(第二期)评审的最后一年,估计竞争更加激烈。感受之五,精品课评审, 难度逐年提升。赶乘末班车,理应直面挑战,准备充分。要有长远眼光,紧紧抓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这个永恒主题,迎接可能出现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项目的申报。

6 数字化

2007年新年伊始,国家启动了高等院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这项总投入为25个亿的教学改革项目,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要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建,解决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面对这种新形势,如何通过“技术精巧”(Technological Delicacy)手段,实现创新教学(Innovation Teaching)目标,是新时期每个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团队,都需要认真思考的“宏大叙事”(Grand Discussion)问题。感受之六,“网上冲浪学习半日,胜过实验室里半旬”(“Half day on the Web saves you half month in the lab”)(李喜先,2005: 622)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信息化、数字化、资源化、区域化、共享化的网络教学与研究,必将成为下一步精品课程建设的规范性、特色化要求。

这些理念,同时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发展方向。《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一是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二是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7 针对性

截至目前,确立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中,英语类的已有72门。感受之七,参加申请的教学团队,有必要认真研究已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了解英语圈内已经获得精品课的课程类型与特色,有针对性地突出自己的创新之点,避免重复雷同,才有胜算的可能。教育部在2010年的申报指南中,明确指出几个重复建设的课程类别,不再接受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

8 好运气

科学的发现,有时候靠运气;项目评审的结果,也有运气的成分。感受之八,申报成功,认真准备很必要,机缘巧合不可少。一条重要的原则是――锲而不舍,不断完善,不断进取, 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三 建设成果

1 优质教学,重在资源

高水平的教学,离不开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资源的建设,有必要注重信息化、优质化、数字化、多元化、区域化、共享化的特色。显而易见,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满足这些要求。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是保证海量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根本出路。这些特色,不但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

基于这种认识,结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经过8年的努力,我们建成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Teaching Resource Program,简称TRP)。这个平台规模大,内容多,功能强。以下,结合英语写作教学中作文的评改问题,介绍“技术精巧”对于创新教学的反拨作用。

英语写作教学,难度最大,问题最多。作文评分和作业批改,就是其中的两大难点。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开发了“写作评语生成软件”(杨永林、丁韬,2010)和“写作多元评分软件”(杨永林、李鸣,2010),旨在强调“人文关怀”与“技术精巧”的有机结合。

2 作文评语,自动生成

没有充分的教师反馈,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过程,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一样,始终不得要领。另一方面,作文批改这个环节,又是最能体现“个性化教学”(Individualized Teaching)、“学生为中心”(Student-oriented Teaching)、“任务性学习”(Task-based Learning)这样一些教学新理念的。

中国语境中,要解决作文评改中反馈信息不足的问题,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难。首先,大班教学中,作文批改,费时费力。写作教师,往往是心有愿而力不及。其次,作文评改,需要有经验,有责任,高水平的教师,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之下,师资准备不够,不易找到合适的人选。

众所周知,“文末评议”,是文章批改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给予整体评价;聚焦主要问题;提供修改信息。这个环节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反馈信息(Faculty Feedback)不足(Connors & Lunsford 1993;Stern & Solomon 2006),评议话语英语表达单调(杨永林、董玉真,2010)。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结合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我们开发了“写作评语生成软件”,通过“三级评议”模式,可以在降低工作强度的条件下,提供充分有效的教师反馈,培养作文修改的能力,提高英语写作的水平。使用这个软件最大的好处是:作文评改的内容与质量,得到了提高;作文评改的压力与强度,得到了缓解。有了评语生成系统这个“文章利器”,不但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迎刃而解了,整个评议过程,如图1-图2内容所示,评阅者只需根据印象,设定参数,轻点鼠标,即可完成。

3 写作评分,软件辅助

写作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分数判定,学生无法了解自己的进步,不易发现存在的差距,很难找到解决的方法。但是,客观、准确、及时的分数评定,是大班写作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个矛盾,我们开发了“多元写作评分软件”,使得原本需要耗费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评分工作,现在只要轻点鼠标,即可准确完成。为创新写作,提供了一条“技术精巧”的出路。这个软件基本的设计理念,如图3-图6内容所示,是通过“初始评分”、“结构评分”、“主题评分”、“综合评分”四个层面的操作实现的。

四 结语---希望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体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有力举措。规划高等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除了强调教育质量的提升之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还提出了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加强社会服务,优化教育结构等多项具体目标。

根据《规划纲要》精神,“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张力,2010)。由此推下,特色化、区域化、优质化、应用型的教学资源建设,为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是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1] Connors, R. J. & A. A. Lunsford. Teachers’ rhetorical comments on student papers [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93, 44: 200-223.

[2] Stern, L. A. & A. Solomon. Effective faculty feedback: the road less traveled [J]. Assessing Writing, 2006, (11):22-41.

[3] 李喜先.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4] 杨永林,丁韬.写作评语生成软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5] 杨永林, 董玉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体验英语”视角下的教学模式新探[J].中国外语, 2010, (1): 13-21.

[6] 杨永林,李鸣.写作多元评分软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7] 张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等教育解读 [OL].

[8]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OL].

< www.省略/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上一篇:新一代视频编码在教育视频资源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NET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