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生到课率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8 05:03:44

影响高职生到课率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职生到课率低,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某高职院校高职生到课率的情况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找到了影响高职生到课率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设计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通过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生;到课率;对策

一、引言

目前,各高校大兴土木,忙着修建校舍,扩大规模,高职院校犹为突出,整日算计着如何早日让学生突破一万或者两万,殊不知盲目扩张的背后带来的诸多隐患,如管理的缺失、师资的缺乏等等。他们忽视了搞好教学质量才是一个学校生存的根本,而要搞好教学,提高学生的到课率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到课率的现状,找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到课率的原因,是有效解决学生的到课率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需要。

二、高职生到课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高职生的到课率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紧密相关,它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到课率低是高职学生诸多问题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它将直接导致学业不良现象的产生。在对某高职院校抽查10个班进行到课率的调查,发现平均到课率只有88%。在对400名学生进行“影响到课率的原因”的抽样调查中,有351份认为“高职生学习的自觉性相对较差”,占总人数的87.75%;有26名学生认为“教师授课对学生吸引力较差”,占总人数的6.5%;有15份认为“教师和辅导员责任心较差”,占总人数的3.75%,有8份即2%认为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因此高职生到课率的影响因素按权重的大小依次排序为:一是高职生学习的自觉性相对较差;二是教师授课对学生吸引力较差,三是教师和辅导员责任心较差。

三、对影响高职生到课率因素的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影响高职生到课率的主要因素,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措施。

(一)帮助高职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提高高职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些高职生学习的自觉性相对较差。因此学校有关的部门和人员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课程培训、活动宣传帮助高职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提高高职生学习的自觉性,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通过专题讲座形式,转变高职生意识,使其不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和负担,而是出自兴趣和需要而学;二是提高高职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三是学校要保证高职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尽力排除外界干扰,抵制各种诱惑;四是学校要防止高职生惰性的侵扰。辅导员要多关注高职生的学习动向,对他们多给予监督和鼓励,要想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就必须克制其惰性的发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授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目前,由于部分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高职院校教书,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授课时理论和实践不能相结合,讲课内容空洞乏味,因此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另外,还有部分老教师知识结构老化,自己又不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授课时不能与最新的发展相联系,造成授课内容知识陈旧,缺乏对学生吸引力。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授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第一,教师要深入一线,提高自身技能,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授课时理论和实践不能相结合,已经成为推进高职发展的“短板”。教育部日前出台《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由此保证教师所掌握的是最新的实践知识。这也可以借鉴到高职学校中来,使学生掌握的实践知识不过时,能够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中。

第二,建立教师轮番进修制度,及时更新教师的理论水平。高职院校应按照学校教学需要,结合教师个人实际,有计划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课培训,或到对口高校进修,或选派教师到国外学习,或邀请知名院校的优秀教师到校讲学,及时更新教师的理论水平。

第三,建立“老带新”机制,提高新教师授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老带新”机制是指新教师到校任教时,由系主任制定一位富有教学经验、有威信、有教学思想的高素质老教师进行传帮带。由于新教师教学经验和方法欠缺,新教师授课对学生地吸引力较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和方法,促使新老师不断进步和提高,提高新教师授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加强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心教育和常规管理

部分教师上课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安排,赚取工资,对于学生来与不来、听与不听,上课是否配合等毫不关心,导致高职生的到课率不高。另外,由于缺乏对辅导员的奖惩机制,一些辅导员对学生不上课也听之任之,不予管理。针对这些情况,学校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心教育,另一方面要制定一些奖惩制度对他们予以引导和管理。比如要明确规定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并有相应的奖惩制度作为保证。授课教师要严格执行学校相关制度的规定,严格考勤,并及时公布学生的出勤情况,给予警示,报辅导员备案;同时辅导员也应加强对此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否则他们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以提高学生的到课率。

综上所述,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提高高职生的到课率。只有对高职生的到课率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影响高职生到课率的影响因素有一个深刻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本论文研究的人员几乎没有,具有一定开创性,同时通过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为其他高职院校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期.论高校大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3).

2、徐长斌,谢红燕.大学生“到课问题”四论[J].重庆科技学报,2009(6).

3、戈丽洁.浅谈高职生厌学心理归因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4).

4、孙影娟.大学生课堂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教书育人,2005(10).

(作者单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把握青年官兵心理 增强思想工作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析保险法教学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