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信息传播互联网论文

时间:2022-09-18 03:14:46

灾害信息传播互联网论文

一、个人传播在突发灾害事件中的作用

微传播是一种碎片化传播,不仅体现在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同时还有传播主体的碎片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公众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生产和新闻,这些分散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的实名或匿名的传播者称为公众个人传播主体。公众个人的传播天性得到了空前解放,其传播主体性也日渐觉醒,关注、转发、评论都是他们的传播实践。地震、海啸等属于突发性灾害事件,事先没有任何预警或预警时间极短,灾难突然降临时,职业新闻传播主体尚未抵达现场,非职业组织传播主体也没来得及开展工作,难以提供全面丰富的信息。灾区公众利用移动互联网灾情、自己的亲身感受,承担起突发灾害事件第一时间传播者的职能。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发生了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仅仅4分钟后,车厢内的乘客“袁小芫”就通过手机发出一条微博:“D301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了,有很强烈的撞击。还撞了两次!全部停电了!!!我在最后一节车厢。保佑没事!!现在太恐怖了!!”[2]这是事故突发后由现场的最早的信息,这条信息通过网友的转发迅速扩大范围,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事件中,职业新闻传播主体先是公民个人新闻传播的收受者,然后才是大众化的新闻传播者。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集电子邮件、网页、实时语音、实时影像等功能为一体,这些功能确保灾害信息以不同的形式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最广泛的传播。

(一)灾害信息的同步和时时更新

灾害事件初期阶段是救援的黄金时期,早一分钟信息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移动互联网传播区别于传统互联网传播的最主要特征是无线移动性,这种可随时随地随身进行传播的特性保证了灾害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地震灾害突发后,每一秒对于抗震避险、生命救援都是十分宝贵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芦山地震中可以说是同步发出了预警信息,地震后7秒,就了内容为“四川芦山6.4级地震,成都主城区烈度4.6,为成都市提供了28秒避险时间,为雅安市区提供了5秒避险时间”的预警。[3]这条预警信息,通过微博、计算机、手机实时,同时还通过汶川和北川电视台与学校专用接收终端进行同步,被网友称为“救命信息”,也代表我国地震预警工作的一大进步。2013年4月20日8时03分,也就是芦山地震发生仅仅一分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就根据地震台网自动测定的结果,在第一时间了消息:“#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附近(北纬30.1度,东经103.0度)发生5.9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这比2008年汶川地震时提前了十几分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强大技术支撑,使得灾害信息随灾害事件发生而同步,并能做到时时更新,为开展灾害救援提供了信息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受众对信息时效的要求。

(二)灾害信息专业全面,满足受众多种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全体社会成员既是共同传播主体,也是共同受众,更了解不同受众都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灾害信息的传播既要有专业灾情以满足政府抗灾救灾的需求,又要再现现场真相以满足全体受众的知情权,既要深入挖掘灾难背后存在的问题以引发大家的思考,又要直面感性事实以抚慰人们受伤的心灵,既要关注灾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又要展现后方人民的关注和支持。专业的、非专业的,专题的、综合的,理性的、感性的……灾害信息专业全面,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多种需求。以芦山地震为例,根据新浪微博的统计:从2013年4月20日8时03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出第一条与地震有关的微博开始,截至4月20日17时,新浪微博与四川芦山7.0级地震相关的微博总数是6400万条,其中有关寻人的微博共231万条,有关报平安的微博共1008万条。[4]震后不到60个小时,新浪微公益平台就为灾区筹款1亿多元。我们可以通过职业新闻传播主体从宏观、国家的层面去关注地震灾情,通过非职业组织传播主体了解民间救灾和公益筹款的进展,也可以通过公众个人传播主体去感受身边发生的点滴,让每一个灾民都受到关爱和祝福,每一条求助信息都得到及时的回应和反馈。共同传播主体传递的这些灾害信息,同时满足了共同受众的多种需求。

三、灾害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信息到达率的提高

公众通过移动终端,可以实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相互叠加和有机结合,可以通过手机微博、微信、微录客,来传递现场的文字和图片,传递语音和的视频,只要用户在线,就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接收和反馈,这些都将信息传播的快速、互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一)缩小传播时滞,及时引导舆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成为信息的集散地,信息时时更新,即时互动,实时反馈,真正实现了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双向互动和身份转换,在舆论引导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北京7•21暴雨事件中,北京市相关政府微博积极介入民间舆论,了解舆情、公布灾情、破解谣言、回复质疑、政府救援措施和进展,将有关“北京人精神”的话题引向高潮,微博成为成功引导舆论走向的重要工具。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公众通过微博求救信息。“@北京消防”及时回应已经调派消防攻坚组前往现场紧急救援。7月22日,有公众在微博中反映,交通协管员在雨中熄火的车辆贴罚款单,引起公众的极大不满。“@北京”及时“北京交管局贴条回复”,公布三项处理措施,及时化解了民怨。7月23日,网友“@史会元”质疑政府责任的微博,“@北京”及时多条有关政府救援活动的微博,回应了公众的质疑。从2012年7月21日中午12点到7月26日24点这段时间“@北京消防”、“@北京”、“@平安北京”这三个账号共232条微博,其中与暴雨事故相关的微博共223条。[5]政府部门通过一条条微博与公众沟通互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信息,在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角色之间不停转换,最大限度地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传播效果极好。

(二)新闻推送提高受众到达率

目前我国微博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3亿,中国的新媒体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个人和企业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与特定群体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微信公众平台被认为是新闻传播变革的一个新机遇。微信的新功能在灾害事件新闻报道中更是展现了其强大的功能和效果。芦山地震发生后,央视新闻频道公众帐号是媒体微信账号中最快向订阅用户推送地震相关信息的。“央视新闻”官方微博8时09分发出了与地震相关的第一条微博;8时16分向所有订户推送了第一条微信文字信息“四川雅安发生5.9级地震”;9时09分,推送了一条信息量丰富的微信信息,其中有最新的震况、灾情、地震现场的图片集、一段地震的网络视频;10时22分,推送一条图文征集微信,“请大家微信告诉我们现场情况”。[6]腾讯、新浪等多家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开通了芦山地震救助的专题微博、微信平台来传递信息。仅4月20日一天时间,“央视新闻”公众账号的订户就增加了10万,微信消息在推送的同时就能被订户接收,几乎可以达到100%的受众到达率,在灾害事件新闻传播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刘伟 刘晓岚 单位: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上一篇:移动图书馆互联网论文 下一篇:国际大巴扎标识系统设计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