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师累,学生苦”的文言文教学现状

时间:2022-09-18 01:05:41

转变“教师累,学生苦”的文言文教学现状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比较重视,学生也不敢怠慢。有老师说,有些现代文可以不讲,文言文则不能不讲,而且每篇都要讲,精讲精练。而学生也是,别的语文课可以不记笔记,唯有文言文课必须记笔记,而且必须背笔记。这道出了我们目前高中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这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有三个文言文单元,共收录了19篇文言文,再加上选修模块《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传记选读》《论语选读》《唐宋散文选读》等收录的古文,可谓繁华似锦,异彩纷呈。这么多篇目的文言文,如何进行教学才是有效的呢?

一、印发学案,自主学习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被动接受,记好笔记。这种包办式灌输式教学,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自己的学习过程,既感受不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也不可能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获得的只是一些僵死的知识和孤立的字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手让学生去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读。这就必须强化学生的课前预习。预习也不能杂乱无章,教师的引导是关键。教师写好学案并发给学生尤为重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同级组的教师按照高考考纲钻研教材,确定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精心编写学案,最好一课一学案。学案应包括课内的基本知识疏理,课外的拓展延伸,以及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试题,还应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案的使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实到位,学生充当主角,积极进行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归纳,并在自主学习的时候积极探究,主动思考。学生带着教学案将课文自学了一遍,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师课堂教学就没必要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可就学生的重点、难点组织教学,可讨论可点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这样课堂就会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强化诵读,培养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不仅可以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课文,更可以培养语感,提高鉴赏水平。文言文教学中可采取多种诵读形式: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小组读等。在读中解惑,可读全篇,可读某一段,还可读某一句或几句 ,故事性强而又有人物对话的可分角色读 。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进而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读去领悟文言文语言的美妙,品味情感。

有位特级教师在教学《谏太宗十思疏》这篇课文时,就以诵读课文贯穿全文。先是教师抑扬顿挫的范读,然后是学生的齐读、自由读。整堂课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教师鼓励学生边诵读边比较,看怎样读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在强化诵读过程中,老师及时地对学生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作出指导,引导学生读出感情,在诵读中理解文意。

三、营造氛围,活跃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的确,只有燃起学生浓烈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如此。语文课特别是上文言文的课,普遍反映很沉闷。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爱学乐学。

1. 重视导入

文言文涉及中国古代历史和著名人物的不在少数。导入课文时,如果能结合历史背景、人物故事、成语典故、思想情感去理解,则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报任安书》时先讲司马迁的故事,在讲故事的氛围中,学生对司马迁能在困境中站起来油然而生敬佩之情,这样学生就迅速进入了文本。例如我在教学《陈情表》时,先把苏轼的那段话提出来:“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 并提问:你读《陈情表》哭了吗?学生摇头。这是我预料当中的。我顺势就导入课文,古人读《陈情表》为什么会哭呢?让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那节课,学生学得比较投入,教学也就事半功倍。

2. 设计表演

其实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创设出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的情境。教师完全可以随机调控课堂,根据课堂需要进行一些文言文的实践活动,包括演讲、课本剧表演等。例如在分析《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的性格时,在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便可以布置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课本剧,学生在编排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对人物、性格、心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并形成一定的见解和看法。然后再通过辩论的形式求同存异,总结完善。

3. 创设情境

虽然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受人诟病,但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适当运用多媒体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有老师教学《鸿门宴》,在分析完整篇课文后分析人物形象时,随机播放了《霸王别姬》,学生看得如痴如醉 ,看后非常感动,在随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时,学生畅所欲言,气氛非常热烈。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

上一篇:手机丢失以后 下一篇:让吟唱之声联结童心与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