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

时间:2022-09-18 12:41:06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

摘 要:本文以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为切入点,分别从财务活动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一、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

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社会资本的进一步集中,上市公司便是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上市公司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上市公司与传统公司相比,由于相关利益方的关系复杂多变,上市公司在各种财务活动中往来的资金规模日益扩大,方式日益多样,由此上市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更大。

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公司由于各种原因到期无法偿付债务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则是指公司在各项财务活动中, 由于各种影响使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产生的不确定性。更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公司所有的经营风险,因为公司所有经营风险都会引起、反映、形成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对于狭义财务风险的研究,更适用于传统的公司,因传统公司偿还债务是其主要的财务风险。对于更广义的财务风险的研究,则需要研究与公司经营所有相关的风险,例如法律风险等,涉及面过广。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广义的财务风险,即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筹资风险。上市公司筹资风险是指因筹资而引起的不能还本付息以及收益不确定性的风险。上市公司的资产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因此筹资渠道也有两种,一种是负债,另一种是所有者投资。负债需要明确金额、期限、还款方式,借款筹资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能否足额、及时地按照规定的方式还本付息。所有者投资涉及上市公司是否被市场认可,上市公司的股份是否可以及时、足额地被认购。(2)投资风险。上市公司投资风险是指由投资引起的不能收回投资资金,并获取预期收益的风险。公司投资的目标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和公司经营的不断变化,投资风险不可避免地伴随投资行为。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把资金直接投资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以便获取利润的投资。间接投资是指把资金投放于金融性资产以预期获取一定收益的投资。(3)营运风险。上市公司营运风险是指在营运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在营运过程中,公司在将产品及服务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再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这两个转化过程中的面临风险。在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过程中,公司面临产品或服务能否适应市场要求,消费者认可的风险,也面临着存货积压,营运资金效率较低的风险。在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过程中,公司为开拓市场,有时会采取较为宽松的销售信用政策, 忽视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信状况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引起货款不能及时回收或全额回收的风险。公司虽然账面盈利,但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和坏账损失同时也在不断增加。(4)收益分配风险。上市公司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行为而引起的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包括收益的确认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风险。收益的确认风险是指由于主观会计方法不当或客观影响,造成收益确认的不确定性。收益的分配风险是指公司对所有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不恰当而导致的财务风险。收益的分配需要确定公司留存资金与分配给所有者的份额。公司留存资金是公司扩大再生产的重要资金来源。分配给所有者的资金是维护其权益的重要体现。收益分配的不恰当,必然会引起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

(1)合理的资产规模及结构是根本。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是建立在合理的资产规模及结构这一基础上的。现代公司经营中,通过负债进行投资、生产经营是重要途径。公司负债较少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壮大和获利能力,但负债的规模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财务风险。负债的总体规模,一是受制于公司的获利能力,它是偿还负债的来源;二是受制于公司所有者权益多少,它是偿还负债的最后保障。债务结构不仅包括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例,也包括不同的举债方式及成本。合理的负债结构,需要上市公司不断根据经营情况、获利能力、到期负债情况等因素不断进行调整,同时拓展融资渠道,分散风险。(2)必要的资产流动性是保障。市场经济具有较大波动性,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不可预计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来临时,受制于资产的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的时间限制,各方相对于更加认可现金、银行存款等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以偿还债务为例,公司是根据生产经营情况确定负债总额的,在正常情况下,公司并不会借新债还旧债,公司能够进行有效偿债的资产往往是货币资金及部分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专利等资产,虽然是公司获利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其变现性较差,并不被大多数利益相关方所认可。(3)建立财务风险防范系统是重要手段。首先是建立健全各种财务风险的规章制度,避免公司内部不规范行为造成财务风险,在应对财务风险时也力争做到有规可循。其次,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建立测算财务风险的临界点,通过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分析,及时调整财务活动以控制偏差,将风险降到可控范围。第三,加强对重大财务决策的可行性研究,在考虑获得收益的同时,要研究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上一篇:浅析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