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发展对策

时间:2022-09-17 11:15:56

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发展对策

摘 要: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同,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由于物流业同国际贸易关系紧密,从而也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为此,从介绍现代物流的发展情况出发,探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物流;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5201

1 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业是将运输、仓储、信息及其它功能事项整合在一起的新兴行业。该行业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物流产业实际上是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改造于传统运输业。物流业发展程度的高低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第三利润这一概念出现后,控制物流成本成为每一个相关者所关注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业甚至成为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例如,2010年,美丽物流产业的总产值占其GDP7%,达到2300美元,并且仍以每年16%的速度在增长。美国早在2001年构建的“大运输部”理念就很好的表明了人们对现代物流发展的信心与预期,也进一步说明了现代运输业对部门间融合的要求与促进作用,并凭借信息流进行运作。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大力整合其所拥有的物流资料,希望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物流供应体系。所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成为今后各国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2 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众所周知,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的基础与前提,国际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国际物流的进步。具体而言,在国际贸易当中,现代物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促进影响。

第一,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成本以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大繁荣。区域之间的贸易只要跨越一国就会存在着交易环境的差别,这种差别就会造成各种交易麻烦及交易成本的上升。而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标准的逐步融合与统一,如统一的条形验证码、统一集装箱规格等等,从而解决了由于交易环境的不同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了贸易效率。

第二,多样化的运输方式对于促进国际贸易有着重要作用。在物流体系构建当中运输是其核心,运输质量的高低对于物流系统有着极大影响。现代运输方式主要是国际联运下的分段运输,这种方式的特征是便捷及安全。特别是以标准化集装箱的多式联运成为国际运输的标杆,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

第三,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让世界物流联成一片,从而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中坚作用。西方国家要求有更为完善与高效率的物流网与之匹配,强烈的需求使物流发展迅速,并对信息系统的构建赶到了重要作用,使物流服务更为精细化与批量化。有了信息系统的运用,大大缩减了货物运输的时间,提高了配送速度,从而加强了各国间的贸易关系。

第四,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生产型企业可以将它们的精力放在其业务上,将其生产当中产生的物流事务交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打理。近些年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断促进现代物流向着专业化与精细化方面运转。第三方物流的专业与高效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成交量的持续上升。

3 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对策

3.1 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1)我国物流业发展缺少政策支持,特别是税收支持。就物流业的营业税来说,仓储业营业税可能达到其营业收入的5%。且我国土地价格偏高,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物流企业需要高价买进土地来建设仓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其运作成本,使我国物流企业发展面临不利影响。

(2)当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规模不大,水平不高,发展模式存在重大问题。根据相关报道,当前我国的物流企业有近30万家,而这些企业当中有不少仅有不到10名员工和几间办公室而已,它们往往不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实力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

(3)我国物流行业的管理体制及水平存在着很大问题。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突破传统地区及行业规则限制,构建一个统一、开放与高效的物流体系。当前物流管理仅仅强调某一或几个环节,缺乏整体规划与通盘考虑,发展前景不明朗,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4)我国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金融行业往往不太喜欢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即使支持也是小额支持,且条件要求较高,利息也不低。

3.2 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1)促进我国物流业与国际接轨。从而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改造传统物流业,引领企业落后管理方式的转变,从而缩减物流成本及提高服务质量,重新促进企业业务发展,优化供应链及提升效率。同时不断完善物流体系与网络,扩大经营领域,提高综合供给能力。

(2)国家应当支持物流业的发展。国家应该对物流业进行深入调研,对物流业的税收、杂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进行相对应的优惠支持。比如说,将优惠物流企业的税费,对于一些需要进口的设备进行关税减免等等。

(3)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我国物流业发展较晚,人才培养较为落后。因此,应该鼓励我国教育体系完善相关专业的设置,开通如物流商务等专业。多多引进发达国家物流体系发展理论与实务,成立专门的物流研究机构,从而培养起一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4)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物流业的高科技装备。应大力推广准用车辆、先进的装卸和仓储技术等,加快建立高水准的现代物流中心,即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物流服务体系,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经营效益。

(5)要改善物流管理技术,提高行业管理水平。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物流管理技术和经验,用高效理论武装我国物流行业。不断完善我国在仓储、货运和信息化方面的管理,特别是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要建立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用信息化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严鸿和.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铁道运输与经济出版社,2006.

[2]崔杰,沈辉.国际物流的现状[J].价值工程,2003,(6).

[3]吴正芳.论发展国际物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增长[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11).

[4]王长琼.绿色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其战略价值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4,(3).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探究 下一篇:大连房交会营销现状及其策略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