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运动变化”化难为易

时间:2022-09-17 10:55:2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运动变化”化难为易

摘 要:小学生年龄较小,理解力差,面对数学课本中行色各异的数字通常不知所措,但是数学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让复杂的数学变得简单呢?运用“运动变化”这一教学思想,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复杂的数学变得简单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动变化;数形结合

“运动变化”这一教学思想应用到小学数学中实际上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把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数学符号和实际生活的一些图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运动变化”教学的方法。

一、运动变化,化“抽象”为“直观”

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善于采用数形结合,用图形来分析问题,从而整理出各个条件直接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例如,应用题:“一块长方形的水稻田,如果把水稻田长度增加6米或者把水稻田的宽增加4米,那么它的面积就会扩大48平方米,请计算出水稻田原来的面积。”首先我们根据题目画出一块水稻田,然后分别画出增加了长的水稻田和增加了宽的水稻田,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我们很快就可以根据增加的宽4米求出原水稻田的长,又根据增加的长6米求出原水稻田的宽,长和宽都有,原来水稻田的面积很容易就算出来了。

二、运动变化,化“复杂”为“简单”

运动变化,化“复杂”为“简单”。例如,小学数学中有这样一道题:“如果把行使的速度提高20%,则可以比原计划的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目的地,如果按照原来的速度行驶120 km,再把速度提高25%,就可以提前40分钟到达,求两地之间的距离。”乍一看到这么烦琐的赘述是不是很头痛呢?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动画模拟这道题的情景,让学生对这道题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黑板上画出图形长方形,宽是时间,长是速度,长方形是总路程,总路程是不变的,变化的是速度和时间,减少的面积就等于增加的面积,两阴影部分相等,问题就简单明了了。

综上所述,“运动变化”这一教学思想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应用“运动变化”这一思想,从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淑莉.浅谈对中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D].河南大学,2011.

[2]孙红梅.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8).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几点拙见 下一篇: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必不可少的科学探究能...